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一師三團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一師三團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一師三團地處塔克拉瑪乾大沙漠西北邊緣,位於阿克蘇至喀什、阿瓦提至金銀川、阿拉爾至圖木舒克市的交通樞紐上,是農一師的西大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一師三團
  • 創建時間:1956年3月12日
  • 位置:塔克拉瑪乾大沙漠西北邊緣
  • 總規劃面積:77萬畝
兵團簡介,兵團建設,兵團發展狀況,

兵團簡介

創建於1956年3月12日。1955年10月,農一師在喀拉庫勒設立“建場指揮部”,調1660人到喀拉庫勒開荒。1955年11月又從農一團、前進農場各調來兩個連參加建場生產勞動。1956年3月12日,正式成立“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一師勝利二場”。1959年1月,奉命更名為“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一師第一總場勝利七場”。1969年7月奉命更名為“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一師第三團”。1975年6月改番號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農墾三團”。1982年6月恢復農一師建制,改稱“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一師三團”。
三團團部鳥瞰圖三團團部鳥瞰圖
全團總規劃面積77萬畝,擁有耕地面積25萬畝,其中:種植棉花11.6萬畝,林果面積8萬畝,其它種植作物5.4萬畝。各類牲畜存欄2.3萬頭(只),年產肉1400噸,產奶1900噸。果品總產2.5萬噸。總人口1.8萬人,職工4549名,在職幹部554名,離休幹部56名,退休幹部467名,黨員790名,其中:在職黨員540名,離退休黨員246名,其他4名。有黨支部25個,其中:黨總支1個,黨支部24個。共有基層單位25個,其中:農業單位17個,文教衛生、工交建商單位8個。

兵團建設

建場初期,部隊在天山支脈喀拉鐵克山南麓,洪積平原及葉兒羌河與喀什噶爾河沖積三角洲下游喀拉庫勒開荒建場。軍墾戰士戰勝各種困難、風餐露宿,憑著一把砍土鏝、一條扁擔和兩隻紅柳筐,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開荒造田、修渠引水、築路修房。1956年底,全場總人口3427人,組建基層單位16個,開荒造田59061畝,播種面積24810.4畝,國民生產總值114萬元,財務利潤0.5萬元,當年開荒、當年生產、當年盈利。1956年至1966年,三團按照客觀實際實施農、林、牧、副業全面發展,團場經濟快速提升:糧食總產量每年平均遞增11.3%,棉花總產量每年平均遞增12.4%。從1959年到1964年,連續六年獲兵團“先進農場”稱號。1966年職工總數7512人,播種總面積達到79411畝,國民生產總值527萬元。11年間財務累計盈利562.18萬元,農機總動力1764.85千瓦,固定資產總投資426.81萬元。團場各行各業的建設已初具規模,為以後的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兵團發展狀況

“文化大革命”時期,農場政治、經濟、社會秩序遭到破壞,生產水平直線下降,經濟效益不佳,有五年吃國家返銷糧,使發展中的農墾事業遭到嚴重損失。1967年至1976年間,累計虧損達1391.7萬元,糧食單產徘徊在70公斤左右,棉花籽棉單產在150公斤左右。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團場經濟逐步從徘徊中走向發展。1982年開始扭虧為盈。
三團位置三團位置
從1982年開始,團場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逐步調整產業結構,開始推行家庭聯產承包經濟責任制,加強農田基本建設,平整改建耕地,實施以治理沙漠為主的農業綜合開發、擴大耕地面積,全面推廣地膜植棉、化學除草等農業新技術,大力發展商品經濟,扶持職工開辦家庭農場,發展庭院經濟,開展精神文明建設活動等,使團場經濟不斷得到發展。同時,三團還進行人事制度、用工制度、收入分配製度的改革以及社會保險統籌、醫療衛生、住房等制度的改革,加快了企業發展的步伐。至“九五”期末,播種總面積達150495畝,固定資產達3.2億元,擁有大中型拖拉機213台,各類農機總動力17924千瓦,林業面積達7.3萬畝,年末牲畜存欄數30110頭(只),職均收入13450元,自營經濟有較大發展,形成了農、林、牧的新格局。
“十五”期間,三團第十屆黨代會確立了“棉花穩團、科技強團、結構調整富團”的戰略目標、以加快發展為主題、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改革開放和科技進步為動力、以提高職工生活水平為根本的出發點,緊緊抓住西部大開發的機遇,強化農業基礎地位、引進高新科技技術、引進項目、引進人才、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快小城鎮建設、深化體制改革,落實兵、師“1+3”、“1+8”檔案精神,貫徹落實退耕還林政策,加強森林、草原保護為主的生態建設,向集水產、養殖、生態觀光、飲食服務為一體的觀光綠色農業轉移,實現團場經濟超常規、跨越式持續發展。
2010年,三團棉花在繼續退棉2萬畝的前提下,籽棉總產達5300萬公斤。實現國內生產總值68002萬元,其中:第一產業完成54076萬元,第二產業完成6888萬元,第三產業完成7038萬元。實現利潤8650萬元,全團固定資產投資1.16億元,職均收入5.2萬元。
三團的開發與建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走過了51年的歷程,這51年的歷史是實踐“屯墾戍邊”戰略、充分發揮“三個隊”、“四個力量”作用的歷史;是繼承和發揚“南泥灣”精神,克服困難、艱苦創業的歷史;是挑戰自然、征服自然、戰天鬥地的奮鬥史;是與阿克蘇各族人民攜手奮鬥,共同發展的歷史;也是深化改革、擴大開放、開拓進取、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的歷史。一代又一代農墾人以百折不撓的奮鬥精神,把自己的青春、自己的終身、甚至自己的子女都獻給了屯墾戍邊的偉大事業,書寫著歷史的新篇章,為後人留下了“特別能苦幹、特別能作戰、特別能奉獻、特別能發展”的三團精神。
“紅柳筐挑平千里沙,砍土曼甩出萬頃田”展現了三團創業時期三團人的豪情壯志。“改革開放謀發展,科技創新鑄輝煌”則是現在三團人的真實寫照。今天的三團人依靠黨的政策、堅持科技創新,正在一步一步地向富裕和諧的社會邁進。讓我們的子孫後代永遠記住那個創業年代的那種精神和那些為之苦戰、奮鬥的人們。繼續艱苦創業,再創三團更加美好的明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