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家庭與大美人生

新生家庭與大美人生

生命有始終,生死有循環,天圓地方,乾坤有道。

在原生家庭里,我們從父母那裡獲得愛,學習愛。新生家庭相對於原生家庭,就是自己與愛人共同組建的新家庭。在這個家庭里,我們給予愛,培養愛。

在陳公著作《原生家庭與幸福人生》姊妹篇《新生家庭與大美人生》一書中,通過一個個婚姻家庭的案例分析,一個個生活故事的思考感悟,幫助我們時刻保持對境覺察,找到“原生家庭”的模板在“新生家庭”各個關係模式上的延續和連線,重新組合和改良人格模式及其化合通道,將“原生家庭”的心理病毒在我們這裡加以識別、修正,從而有效地阻止、清除不良模板模式的延續,修煉愛的能力,共同創新最佳化“新生家庭”關係模式,開啟“新生家庭”心美自在的新篇章。

基本介紹

  • 書名:《新生家庭與大美人生》
  • 作者:陳公
  • ISBN:978-7-212-08553-7
  • 類別:社會學
  • 頁數:內文235頁
  • 定價:35.00元
  • 出版社:安徽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年3月第一版
  • 裝幀:精裝
  • 開本:1/32
作品目錄,編輯推薦,媒體報導,內容摘讀,作者介紹,

作品目錄

第一部分:新生家庭篇
第一章:丈夫有了外遇
第一節:人生AB劇
第二節:故事與思考
第三節:感悟與啟迪
第二章:與兒女們的戰爭
第一節:人生AB劇
第二節:故事與思考
第三節:感悟與啟迪
第三章:真是為錢爭吵嗎
第一節:人生AB劇
第二節:故事與思考
第四章:相愛為何變陌生
第一節:人生AB劇
第二節:故事與思考
第五章:家人的相處模式
第一節:人生悲喜劇
第二節:故事與思考
第三節:感悟與啟迪
第二部分:文化基因篇
第一章:同和不和的文化衝突
第一節:實現觀念上的自由
第二節:觀念的源頭在哪裡?
第二章:和而不同的文化環境
第一節:“禮”與社交文明
第二節:“禮”的異化
第三節:“禮儀”文化與文明之邦
第三章:“三合一”的文化語境
第一節:文化時空
第二節:道儒之道
第三節:佛心儒皮
第四章:“心物一如”的文化之道
第一節:文化的融合
第二節:文化里的道與術
第五章:文化基因的“自我救贖”
第一節:文化的積澱與傳承
第二節:文化的“自我救贖”
第三節:東西方科學的同與異
第三部分:大美人生篇
第一章:自然對應心美大美
第一節:天道自然的對應規律
第二節:心性化合的生滅無常
第二章:人格模式的化合規律
第一節:人格模式的化合通道
第二節:人格模式組合化合分析
第三章:有相無住人生大美
第一節:心在道上自然相應
第二節:內觀自在外顯圓融
詞釋

編輯推薦

《新生家庭與大美人生》以流暢的散文筆觸,通過案例感悟來告訴我們,“一個健康的關係,不是追逐,而是相吸,不是糾纏,而是珍惜,遠近相安間是自由的呼吸,可以恣意暢談也可以沉默不語,可以朝夕相對,也可以久而不見,尊重彼此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個體” 。
不可否認,“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各家有各家的難處。在面臨生活瑣事時,在世俗的生活中,要時刻謹記,“不要指望你掄起拳頭的時候,還有人對你微笑鞠躬。你的生活狀態能不能改變,與你的每一個起心動念息息相關。”身空心靜,雲淡風輕,生活大美!

媒體報導

時下的社會,物質與精神發展速度上的不平衡導致的各種社會問題越來越多,越來越明顯:如各種心理疾病暴增,憂鬱症、社交恐懼症等辭彙頻現報端;各種家庭問題如大齡剩女的不婚主義、年輕人之間的閃婚閃離等,更是不減反增……心理學家、著名學者陳公先生一直以來對這個領域十分關注,他結合自身的一線培訓教學經驗,收集了大量接診實例,繼《原生家庭與幸福人生》一書後,又出版了其姊妹篇《新生家庭與大美人生》一書。
心理學家弗洛姆說:愛是一種能力。但愛的能力並不是人類與生俱來。需要父母先在我們的心底撒下種子,然後不停地灌溉,施肥,最後還需要我們自己日復一日地修剪,管養。前面的過程是在我們的原生家庭中完成的,後面的過程則是在我們的新生家庭中完成的。在原生家庭里,我們從父母那裡獲得愛,學習愛;新生家庭就是自己與愛人共同組建的新家庭,在這個家庭里,我們給予愛,培養愛。在《新生家庭與大美人生》一書中,作者就通過運用“人格模式心理學”來剖析一個個婚姻家庭的案例,以流暢的散文筆觸來思考一個個生活故事的感悟,幫助我們找到“原生家庭”的模板在“新生家庭”各個關係模式上的延續和連線,重新組合和改良人格模式及其化合通道,將“原生家庭”的心理病毒在我們這裡加以識別、修正,從而有效地阻止、清除不良模板模式的延續,修煉愛的能力,使得一個個健康的關係,不是追逐,而是相吸,不是糾纏,而是珍惜,共同創新最佳化“新生家庭”身空心靜的關係,開啟“新生家庭”心美自在的新篇章。

內容摘讀

第五章:文化基因的“自我救贖”
故事。
主人外出一年,給了三個僕人一些大洋。主人給第一個僕人的錢最多,第一個僕人用這錢做生意賺回一萬;第二個僕人把拿到的錢存進銀行,得了5千利息;第三個僕人拿到的錢最少,他擔心這筆錢丟了,就把錢放進缸里埋到地里。
主人回來,收回了第三個僕人的大洋,分給了另外兩人,並以所得到的條件雖然差,但這不是可以逃避不作為的理由罵走了第三個僕人。
思考啟示:
想一想:主人為什麼會這么做呢?你喜歡哪個僕人呢?這直接反應了你價值取向背後的文化觀念。
各種民族的意識著重點不同。西方民族鼓勵自我、鼓勵折騰;那些謹慎、保守、不適應生存者就會被剪除消滅。
如果把這個主人換成是中國主人回來,會如何?這個看起來保守不作為的第三個僕人,會不會被主人冠以自斂束縛、謹小慎微、聽話靠譜而可能更會受到重用?
生動活潑的大愛是人的自我和天性的解放與舒展,讓我自由放飛,我必心甘情願為你發光,這就是歸屬感的自然產生。一個家庭里防破壞、防盜,禁止自由說話,彼此對立對抗,一定是內部歸屬感出現了問題。大道相通,小家如此,大家也如此。
有人說了,為什麼要公平分配?怎么樣做到公平分配?我要是就不跟你公平分配,你能怎么樣?跟資本斗?那不是拿雞蛋撞石頭?你為啥不努力做個人上人?你為啥不在弱肉強食的規則里做個吃人的強者?而非要均衡分配?管別人均衡不均衡的,只要自己能吃人就行。這不是永衡不變的叢林法則嗎?是公平化的理想真理嗎?
實際上,西方人遵從的叢林法則的核心是弱肉強食,叢林法則的表現是強者為王,弱者為肉,叢林法則的最後是,沒有一個人能獨善其身,因為強者不能恆強,所以不管是誰,最後的下場不是被吃,就是餓死。所以叢林法則最血腥,也最沒有安全感,如海上波浪的傾覆,無休無止。
不謀一日謀一月;不謀一月謀一年;不謀一年謀一生,這就是東方思維的特點。西方思維是現時現報,馬上治理你。追求現實、真實的看到,所以西醫是有開膛破肚,看看怎么回事。治標。
西方人是你整我,我當時就整你;東方文化是韜光養晦,飲恨含笑,十年還要報仇。西方人是主動回響,東方人是被動應付。
這種文化積習的差異就是西方人積極表達感恩,有激情的擁抱。東方人含蓄的、默默的記得你的好。這種記得慢慢隨時間淡去。
西方思維是鼓勵個體的自由、天性的追求,所以不僅有了平民瓦特、還有了蒸汽機;不僅有成功的愛迪生,還有愛迪生無數的燈泡失敗。可以看出西方思維:只唯實,不為禮。
儒教浸染下的東方思維首先是束縛個體的自由,講究等級森嚴,傍團伙,有圈子;潛規則,有面子;其次,與西方相反,“只唯禮,不為實”,一個人不搬個什麼大人物、大學者、大美女充門面,就好像沒有存在感,沒有話語權了。
凡是創新者首先肯定是理想主義者。
隨著科技的進步,中國不得不面對西方的先進實力,中國思維背負的東西太多,很多糟粕也捨不得放下,最終被外夷欺凌,同時,又在混亂的鬥爭中分分合合,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誤人誤國。

作者介紹

陳公:獨立學者,全息心學首創者。
著作:《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0種心理智慧》、《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0個心理熱點》;《城市在傾聽》、《一花一世界》;《人格模式心理學》、《原生家庭與幸福人生》、《新生家庭與大美人生》;《一茶一如來》、《會心不遠》等著作。部分作品已翻譯傳播到海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