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腸梗阻

新生兒是指從臍帶結紮到生後28天內的嬰兒。新生兒腸梗阻(是指新生兒腸腔內容物的正常運送受阻,導致部分或完全不能通過,引起全身性生理功能紊亂。發病率高於1‰,是新生兒急腹症的主要原因,也是圍產期嬰兒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基本介紹

  • 就診科室:小兒內科
  • 常見病因:消化道畸形等。
  • 常見症狀:反覆發作或持續性,陣發性加劇的腸梗阻綜合徵。
  • 傳染性:無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治療,

病因

根據梗阻發生的原因,可以分為機械性腸梗阻和麻痹性腸梗阻兩類。前者臨床最常見。
1. 消化道畸形
胚胎髮育階段發育不全導致新生兒消化道畸形可造成機械性腸梗阻,如先天性腸閉鎖、先天性腸狹窄、十二指腸閉鎖、先天性巨結腸、先天性腸旋轉不良、腸粘連等。
2.動力性腸梗阻
新生兒還可因腸管神經功能異常引起腸管蠕動功能紊亂,產生動力性腸梗阻。梗阻可發生在腸管的任何部位,可由於腸腔病變,如腸管里的糞塊堵塞;腸壁本身病變如腸壁發炎、水腫導致狹窄、腸壁腫瘤、腸管套疊或腸管外的因素等。

臨床表現

主要表現為慢性,反覆發作或持續性,陣發性加劇的腸梗阻綜合徵,新生兒症狀較重,持續時間長。
1. 機械性腸梗阻
新生兒主要表現為哭鬧、嘔吐、肛門停止排便或排氣、腹脹拒碰觸、腹部包塊等典型消化道症狀。如果發生腸套疊,可排出紅色果醬樣便。
2.原發性動力性腸梗阻
主要表現為亞急性、慢性、反覆發作性,或呈持續性、陣發性加劇的腸梗阻綜合徵,嘔吐、腹脹、便秘為主要症狀,時輕時重,輕時嘔吐症狀減輕,少量排氣排便,但腹脹很難消失,患兒由於長期營養吸收不良,均較消瘦發育矮小,腹部外形膨隆,腸鳴微弱或消失。
3. 繼發性動力性腸梗阻
表現多較危重,以腹痛、腹脹、嘔吐及不排便為主,起病時的症狀則根據引起腸麻痹的病因而異,麻痹形成後就有全腹膨脹,腸鳴音稀少或消失,新生兒可因腹脹引起呼吸困難,早期多無嘔吐,腹脹加重後則出現嘔吐,內含大便樣物,排便次數減少,直至不能排氣排便。

檢查

1.實驗室檢查
常規檢查白細胞計數,血紅蛋白,血細胞比容,二氧化碳結合力,血清鉀、鈉、氯,尿常規、便常規等。梗阻早期一般無異常發現。
2. X線檢查
胃腸鋇餐透視是除外機械性腸梗阻的重要手段。動力性腸梗阻,可見近段腸管擴張及鋇劑停滯不前的現象,攝立位及臥位平片可見小腸及結腸均勻擴張充氣,有液平面,如果不能決定充氣腸袢是否為結腸,可用少量鋇劑低壓灌腸,如證實結腸充氣擴張,則腸麻痹的診斷可以確定。機械性腸梗阻在梗阻發生後的4~6小時,腹部X線平片上即可見脹氣的腸袢及多數高低不等的氣液平面,如立位腹部X線平片表現為一位置固定的咖啡豆樣腸積氣影,應警惕有腸絞窄的存在。

診斷

根據新生兒自出生後即開始有腸梗阻症狀、結合臨床表現及相關檢查,多可明確診斷。腸梗阻的診斷應判斷是否腸梗阻、是機械性腸梗阻還是動力學腸梗阻、是單純性腸梗阻還是絞窄性腸梗阻、是完全性腸梗阻還是不完全性腸梗阻、是什麼原因引起的腸梗阻等。

治療

1. 機械性腸梗阻多需外科手術治療,如新生兒因消化道畸形造成機械性腸梗阻,應手術修復畸形。
2. 動力性腸梗阻多行內科保守治療,針對原發病給予治療。一般均採用非手術療法如禁食、胃腸減壓;腎囊封閉可以預防嚴重腹脹。套用新斯的明促進腸蠕動。肛管排氣,小量2%肥皂水或小量3%氯化鈉溶液灌腸等刺激結腸活動,也有助於減輕腹脹。靜脈營養對各類動力性腸梗阻患兒非常重要。
3. 假性腸梗阻
胃腸道運動可以隨營養狀況的好轉而改善,隨著營養不良的發展而惡化。營養支持可使患兒能夠正常發育,減少併發症,儘可能緩解症狀。某些患兒需部分或全部胃腸外營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