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爵士

新爵士

時尚新爵士為現今流行的新爵士舞蹈,它的特色是身體的延展。NEW JAZZ的每個動作都有固定的角度跟擺的方式,新的爵士舞蹈把老一代的爵士舞步和以後各時代風靡一時的新舞步摻雜一起,吸收了芭蕾舞蹈、現代舞蹈、舞蹈表演、社交舞蹈、黑人舞蹈和印度民間舞蹈等元素。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和很強的可塑性,可以隨時吸收最流行的音樂和舞蹈的特性,時尚,動感十足,節奏鮮明,表現力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爵士
  • 外文名:New Jazz
  • 別名:新潮爵士等
  • 領域:音樂舞蹈
起源,體能要求,

起源

爵士一詞本來是舞蹈音樂,在音樂用語的 “Jazz” 是在一九零零年以後才被使用,在那以前似乎叫做 “Jass”,隨著一八八零年爵士樂的誕生,配合而生才有爵士舞一詞;又因爵士樂在演奏上,一向相當熱鬧,才會有喧鬧,狂躁、活潑之意的解釋。爵士舞動作的本質是一種自由而純樸的表現,直接把內心的感受用身體的顛、抖、扭表達出來。就像我們聽到喜歡的音樂,能從內心自然的流露出感情,身體就不由自主的隨著音樂節奏而活動,如彈響手指、擺首頓足、時而興奮激烈,時而緩慢優柔的溶入音樂之中。
新爵士
爵士舞是一種急促又富動感的節奏型舞蹈,是屬於一種外放性的舞蹈,不像古典芭蕾舞或現代舞所表現的一種內斂性的舞蹈。爵士舞主要是動作和旋律方面的表演,主要目的是為了娛樂別人也娛樂自己,可帶給自己與別人一段美好的時光,這也是為甚么它的表現一點都不虛飾,舞蹈時所散發出愉悅的氣氛和那種快樂的精神非常具感染力。雖然說必須具有非常好的技巧才能成為一位成功的爵士舞者,但是幾乎每個人都能掌握它的基礎舞步,而且爵士舞的表演空間很廣,個人的色彩和獨特的風格才是舞動時最令人注目的地方。
爵士舞主要是追求愉快、活潑、有生氣的一種舞蹈。它的特徵是可自由自在的跳,不必像傳統式的古典芭蕾必須局限於一種形式與遵守固有的姿態,但和的士高舞那種完全自我享受的舞蹈又不同,它在自由之中仍有一種現律的存在。例如它會配合爵士音樂表現感情,也藉助或仿效其他舞蹈技巧;如在步法和動作上,套用芭蕾舞的動作位置和原則、踢踏舞技巧的靈敏性、現代舞軀體的收縮與放鬆、拉丁舞的舞步與擺臀以及東方舞蹈上半身的挪動位置等等。

體能要求

1. 心肺耐力 – 一般爵士舞的一個動作組合之時間不是很長,但組合和組合之間的休息時間往往很短,所以如果學習者的心肺耐力較好時,一般在多次重覆動作組合後仍保持好的舞蹈技巧,不致有過早疲乏的現象。
2. 肌力和肌耐力 – 爵士舞中很多快速和講求瞬速發力的動作,所以基本的肌肉力量是必需的。 另外,因為學習舞蹈時往往需要把同一動作重覆練習多次,所以對肌肉耐力的要求是比較高。 尤其是下肢肌肉的耐力必須鍛鍊好,否則容易引致膝、踝和髖關節和附近的肌肉受創。爵士舞者也透過其他輔助鍛鍊法(如水中健體、瑜伽訓練等)來增強肌肉的能耐。
3. 柔軟度 – 不論跳甚麼舞,如果要跳得美,身體的柔軟度必須要好,否則不能發揮出應有的線條美感,爵士舞也不例外。在進行暖身的伸展動作必須留意,不適宜在身體肌肉未完全和暖前用彈振形式來做伸展,否則容易弄巧反拙,拉傷肌肉。用靜態方式伸展較安全,不過也較需要耐性。 柔軟度的練習動作之幅度更不應達到痛楚的地步,肌肉有拉緊的感覺即可,動作(角度)維持的時間可由10餘秒至30-40秒不等,時間愈長對肌肉及關節附近的連結組織之負荷也愈高。
4. 身體組合 – 絕大部份出色的爵士舞者都擁有強健的肌肉,但身體的脂肪量一般都比較少。這令他們的軀體呈現出很明顯的肌肉條紋,使他們舞動起來時的動作更覺有勁、有力。 較低的脂肪量也避免舞者負擔不必要的體重,使舞蹈動作來得更瀟灑輕盈。雖然學爵士舞也可以是一個減肥的途徑,但身體過重的初學者適宜透過其他模式先行減磅,不然對肌肉及關節的健康構成有一定的危機。
5. 協調性 – 協調性在爵士舞中非常重要,除了是手和腳的配合外,還有頭、軀幹和四肢的動作配合。再加上在爵士舞中,身體不同部位會同時以不同節奏舞動,對舞者的協調能力實在是個大考驗。 初學時適宜先把身體不同部位的動作分開練熟,才續步配合成所需動作,那樣的成功感會比較高。
6. 靈巧度 – 爵士舞中常利用不同方向和不同水平的動作來增加刺激和娛樂性,所以舞者的動作必須靈巧純熟,轉向的時候角度更需準確迅速。
7. 平衡力 – 動態平衡的能力在爵士舞中往往較靜態的平衡力之套用更廣,也就是說舞者對舞步法的重心轉移必須清晰,另外更要技巧地藉助目光去做定位(Spotting),協助轉身時得以平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