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潮音樂

新潮音樂

“新潮音樂”是指20 世紀80 年代以來中國專業音樂創作領域中出現的作曲家及其作品,這種音樂形式是在改革開放巨觀背景下所產生的一種音樂思潮。這種創作思潮主動借鑑和運用西方20 世紀現代音樂創作觀念和創作技法,在新的層面和角度理解中國傳統文化,在音樂創作中主動將西方現代音樂創作技法和中國傳統文化精神融合,在音樂作品的內涵和意境方面具有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 “新潮音樂”是作為“一段特定的歷史文化過程”的新生事物而出現的。在當時特定的歷史條件下,新潮作曲家們通過“出國學習”、“再回國創作”兩個階段的磨練和提高,使其音樂創作具有了新的變化和顯著特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新潮音樂
  • 特點:中西相通
  • 出現和成潮:三步
  • 呈現:中國與世界的複雜關係
  • 代表人物鐘子林
  • 代表歌曲:《第二交響曲》
介紹
三步到位與三代樂人
新潮音樂在改革開放後的出現和成潮似可分為三步,一是散在全國各地音樂家對現代音樂的探索,這是現代音樂的涌動;二是1982年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四年級學生的“作品音樂會”,這是現代音樂集體性初浪;三是1985年4月中央音樂學院舉行的“譚盾民族器樂作品音樂會”和同年12月在武漢召開的“青年作曲家新作交流會”,這是現代音樂的蔚成大潮。在現代音樂初涌時,是老中青三代音樂家自身探索,這裡有羅忠鎔、朱踐耳、陳志銘這樣的老一代,也有鐘信民、王西麟、陳鋼這樣的中年一代,當然還有即將要嶄露頭角的年青一代。
中西相通
關於新潮音樂的評論,一直有著西方現代音樂與中國古代音樂或中國民間音樂相能的言說,1984年蔣一民寫了《現代派,民族魂——聽朱踐耳交響組曲〈黔嶺素描〉》說:“現代派技法的美學基礎之一代表了在音樂方面人類在新的高度向自然回歸的願望。也許在這一點上,現代派與東方民族的自然天性——根本無需‘返樸歸真’——不謀而合。”鐘子林寫了《1945年以來的西方現代音樂與我國音樂創作的關係》,在西方現代音樂與中國傳統音樂有相通之處的基礎上,認為借鑑西方或許更能表現中國傳統音樂的“民族特點”。1986年,周晉民寫了《風格框圖中傳統與現代的關係探索》,認為中國傳統與西方現代異曲同工。汪三立寫了《新潮與老根》從標題就顯了二者的相通,具體來說,該文認為,西方現代與中國傳統都具有“單音內涵的豐富性”,“音體系的多樣性”,“樂思發展的散文性”,因此,中國傳統與西方現代可以且應該結合。1987年,樊祖蔭寫了《我國民間多聲部與西方近現代音樂》,認為中國民間音樂多聲部與西方現代音樂在“調式、調性、和聲與多聲結構形式”四個方面存在相通。1989年,高鴻祥發表《威伯恩的點描技術與我國古琴音樂中的單色性手法》,論述的同一思想,可見從1985左右到1989的整個新潮音樂運行之中,有關西方現代音樂與中國傳統音樂的相能的話語一以貫之。
在80年代的地位
在大的基本模式上,新潮音樂顯示了三個體系:中國傳統音樂、西方現代音樂、自學堂樂歌和五四新音樂到文革的受西方古典音樂影響的中國現代音樂之間的互動,而新潮音樂是重回中國傳統和追求西方現代,對“定型”在文革中國現代音樂進行一種衝擊和突破。這樣,在一種現代與前現代的衝突中,前現代分為兩種:中國古代與中國現代。對於突破中國現代音樂,新潮音樂與新潮美術是一致的,而對傳統的態度上,音樂與戲劇和美術是不同的,音樂肯定而後者否定。只有理解了新潮音樂的這一特點,可以理解為什麼呂勝中在美術上進入現代美術的複雜意義,也可以理解後來美術和音樂與世界對話中形成的不同維度。
在尋根與前衛之間
在新潮音樂中,尋根藝術是與前衛藝術是完全絞纏在一起的,從超越時代來看,新潮音樂呈現了中國與世界的複雜關係。這正是新潮音樂的複雜之處和值得尋味之處,新潮音樂是有兩面的,既有中國古代中追求空靈的一面,也有西方現代中社會批判的一面。後一面從朱踐耳的《第一交響曲》(1986)《第二交響曲》(1987)等,王西麟《為女高音與交響樂隊而作的音樂》(1986)《第三交響曲》(1991)等,郭文景獨幕歌曲《狂人日記》(1994)等,都可以感受到前衛性的批判精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