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晃縣第一中學(新晃一中)

新晃縣第一中學

新晃一中一般指本詞條

新晃縣第一中學是懷化市示範性全日制高級中學,也是新晃縣唯一一所公辦高中。已有70餘年的辦學歷史,其前身為“晃縣縣立初級中學”(1939年)。學校先後更名為湖南省晃縣初級中學、新晃侗族自治縣初級中學、新晃縣第一中學、縣直屬中學、新晃縣民族中學。1958年增設高中部,1996年恢復新晃一中校名。為便於與外界交流,1999年建校60周年,學校又恢復“新晃縣第一中學”校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晃縣第一中學
  • 簡稱:新晃一中
  • 校訓:誠、敬、勤、勇
  • 創辦時間:1939年
  • 現任校長:楊永旭
  • 知名校友:舒潤、王建偉、謝輝、吳大華
  • 所屬地區:湖南省懷化市
  • 主要獎項:全國“十五”課題研究實驗學校
    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先進單位
    省綠色學校
學校簡介,校徽校歌校訓,校徽,校歌,校訓,辦學規模,學校現狀,校名變遷,辦學成就,教學理念,所獲榮譽,創始人,相關新聞事件,學校地址,

學校簡介

1999年建校六十周年慶典時,省、市領導和專家組成員親臨指導工作。目睹學校欣欣向榮之景象,省民委主任奮筆疾書“堅持教書育人,提高民族素質,勤奮耕耘十載,功不可沒;發揚求實精神,振興侗鄉教育,健步跨入新世紀,再創輝煌。”省政協主席劉夫生題詞“實施素質教育,培養跨世紀人才”,其厚望之深之切溢於言表!現如今,學校正致力於探索素質教育和民族教育新途徑!
新晃一中 教學區新晃一中 教學區
學校位於神奇的古夜郎國,這裡不僅地理位置優越,更是有著悠久文明史和極具誘惑力的寶地。湘黔鐵路、320國道、上瑞高速公路橫貫全境,具有得天獨厚的綜合區域優勢,是大西南重要的物資集散地和商貿重鎮。稻作文化、儺文化代代相承,遺風猶在。境內遍布著迷人的自然和人文景觀。仙人橋、鎮江閣、石涼亭等晃州八景馳名瀟湘,侗家油茶,苗寨苦酒聞名遐爾。一年一度的情人坳會,令人留連忘返。其交通咽喉位置和積澱數千年的神秘、古樸的夜郎文化賦予新晃一中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開拓創新、勤勞進取的品質。
一中視角一中視角

校徽校歌校訓

校徽

校徽由“新晃”的拼音首寫字母“X”、數字“1”和漢字“中”組成。數字“1”寓意一流學校,一流教師,一流教學,培養一流人才的內涵。數字“1”又像一支出鞘的飛箭,象徵新晃一中超越自我,開拓創新,奮發向上的精神。圖案還包含抽象飛翔的鳥兒,象徵學子不畏艱險,探索真知,立志成才的崇高理想。圖案“X”構成星星,表示最好、最優秀的含意,象徵優秀人才。圖案還融入“教育”英文字母“e”突出現代教育特徵,體現學校是教育培養人才的地方。圖案中的一筆採用中國傳統書法的筆處,突出新晃一中悠久辦學歷史和文化底蘊。圖中“1939”為新晃一中建校時間,“誠敬勤勇”四字為新晃一中校訓。
校徽校徽

校歌

《晃山明媚》
晃山明媚,舞水悠長。
莘莘學子,共敘一堂。
朝斯夕斯,日就月將。
修藏游息,勿怠勿荒。
養成行己,有恥之德性,抱定博學於文之決心。
奠立高深,學術之基礎,完成人生服務之使命。

校訓

誠、敬、勤、勇

辦學規模

學校由一個國中班、一個簡師班發展成40個教學班級,在籍學生近2000人;校園占地81081平方米,有標準的400米塑膠跑道;館藏圖書7萬餘冊,教學實驗設施達省頒I級標準。學校現有教職工168人,其中特級教師1人,中學高級教師58人,省市級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32人。學校辦學條件優越,教學區、生活區、運動區各成體系。教學樓、實驗樓、圖書館、青少年活動中心、師生食堂、師生宿舍一應俱全。擁有微機室、語音室、理化生實驗室、多媒體電教廳、校園網、圖書室、閱覽室、音樂室、美術室、舞蹈室、琴房、校史陳列室等教育教學服務場所及設施。校園廣播系統、電子監控系統設備先進。學校不僅環境優雅,而且人文氣息濃郁。校內綠樹成蔭,花木繁茂盡收眼底;群樓高聳,曲徑縱橫,植物園、荷花池點綴其間,又兼飛山半壁、翠微掩映,大有“風景這邊獨好”之妙,成一方求學勝地。
新晃縣第一中學
校園一角校園一角
學校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認真落實十一五學校發展規劃,堅持走“人本立校,教研興校,質量強校”的良性發展之路。
首先,著力實施教師素質提升工程。一是通過選苗子,壓擔子,促其“跳起來摘桃子”;二是積極推進教師隊伍的學歷教育、繼續教育、崗位教育;三是深化教研教改,積極推行校本教研。學校教研教改蔚然成風。據不完全統計,教師獲省市教學比武、教案、課件設計一等獎300餘人次,400餘篇教育教學論文獲國家、省、市一等獎或公開發表。
其次,在學生管理上力求突出兩個重點:一是狠抓養成教育。緊密圍繞“創文明校園 築和諧新晃”,以“少年團校”、“學生青年黨校”等為媒介,號召學生持之以恆做小事情,多渠道、多方位、多角度狠抓學生行為習慣,將傳統教育和現代教育有機結合,打造“德藝雙馨”人才,為學生一生髮展和打造“質量強校”夯基礎;二是大力開展素質教育,走特色強校之路。在尊重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個性人格的基礎上,提出“合格+特長”,狠抓藝體教育,全面提升學生素質。在日常工作中,我們倡導學生兼修人文素養和美育品格,努力做一個實踐能力好、創新意識強的新時代中學生。

學校現狀

學校正緊緊抓住西部大開發和國家對少數民族縣教育扶貧的機
遇,以創辦優質高中,爭創省重點高級中學為目標,同心同德、艱苦奮鬥,擴大教學規模,加大硬體建設,並於2005年6月24日與湖南省重點示範性高中--長沙長郡中學聯合辦學,加入了長郡中學的衛星遠程教學網,利用長郡中學優質的教學資源,和先進的教學理念,進一步提高新晃一中的教學水平。為新晃一中爭取早日實現省重點高中的奮鬥目標增加動力,力爭早日把我校辦成湖南西部邊陲改革、實驗、示範、有特色、現代化、高質量的重點名校。
新晃一中新晃一中

校名變遷

晃縣縣立初級中學(1939——1952)
晃縣初級中學(1952——1956)
新晃侗族自治縣初級中學(1956——1958)
新晃侗族自治縣第一中學(1958——1968)
新晃侗族自治縣革命委員會第一中學(1968——1969)
新晃侗族自治縣革命委員會直屬中學(1969——1980)
新晃侗族自治縣第一中學(1980——1984)
新晃侗族自治縣民族中學(1984——1996)
新晃侗族自治縣第一中學(1996——至今)

辦學成就

因藝體工作紮實推進,我校學生在各級比賽中均有不俗表現。如在省、市“三獨”比賽中,我校每年的獲獎人次都達十幾人次之多。其中,何貝貝同學還榮獲2005年省鋼琴獨奏一等獎,我校的舞蹈《狼圖騰》以其紮實的基本功和高超的演技,征服了省內高校的專家評審一舉奪魁,還代表湖南省最高水平送京展演。另外,在第十九屆省屬、第八屆市屬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田徑比賽中我們又包攬了三個第一:即獲男、女團體總分第一,學校團體總分第一。這充分體現了我校素質教育的開展,不僅是行之有效的,而且是卓有成效的。
經過一代又一代一中人的薪火相傳,學校砥礪出“誠敬勤勇 ”的校訓,孕育了“求實創新,多思進取”的優良校風,“以生為本、全面發展”的育人思想。改革開放以來,學校積極回響縣委、政府“繁榮新晃、輝耀湘邊”號召,堅持“為學生健康成長導航、為學生一生髮展奠基”的辦學理念,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全體師生員工的共同努力下,部分學生分別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復旦大學、南開大學、武漢大學、南京大學、四川大學、軍醫大學、中央美院等名校錄取。1995年高考,綜合排名列懷化市第三位,謝輝同學被北京大學錄取,首圓侗鄉幾十年來的北大夢;1999年高考,本科錄取達153人,楊瑩同學以檔分641分居全省文科考生第6名的優異成績被北京大學錄取;2001年高考,錄取率排懷化市前列,獲市教育局頒發的高考突出貢獻單位和優勝單位獎牌;2003年高考,蒲鴻同學以檔分650分高分被清華大學錄取;2005年高考,本科上線人數、音體美考生本科上線人數、本專科上線人數、上線率創歷年新高。2006、2007年高考均保持市中等水平。

教學理念

學校堅持“德育為首、素質為本、教學為主、全面發展”的辦學指導思想,以“青年黨校”和“青年團校”為陣地開展德育工作。向管理要質量,向教研要質量,向素質要質量,以德治校、素質興校、特色強校煥發出勃勃生機。學校先後獲得省教育工作先進單位、省學生軍訓工作先進單位、省園林式單位、省治安模範單位、省體育工作先進單位、省優秀考點、省招生工作先進單位、省現代化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市德育工作先進單位、市民族團結先進集體、市現代化教育技術裝備一級學校、市“十五”重點課題研究實驗學校、市高考突出貢獻單位和優勝單位、市防治“非典”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學校逐步形成了“團結、文明、求實、創新”的校風,“敬業、嚴謹、誘導、求真”的教風,“勤奮、守紀、多思、進取”的學風。建校60多年來,學校為祖國各條戰線輸送了2萬名人才。
校長 楊永旭校長 楊永旭

所獲榮譽

尤其建校70年來,為祖國各條戰線輸送了2萬多名建設人才,學校先後獲得全國“十五”課題研究實驗學校、省教育工作先進單位、省貫徹《學校體育工作條例評估》優秀學校、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先進單位、省綠色學校、省優秀考點、市德育工作先進單位、市民族團結先進集體、市現代教育技術裝備一級學校、市“十五”重點課題研究實驗學校、市高考突出貢獻單位和優勝單位等榮譽稱號。
“風雨磨礪七十載,繼往開來譜華章”。學校正搶抓西部大開發和國家對少數民族貧困縣教育扶持的機遇,以創辦優質高中,爭創省級示範性學校為目標,以發展民族教育、為國育才為己任,從嚴治校,開拓創新,沿著“開放的民族教育”之路繼續前行。

創始人

舒 潤:新晃一中創始人
舒潤(1874—1943年),字澤卿,號子溫,侗族,晃州平三里(今晏家鄉)港溪人。自幼聰慧,六歲入塾,八歲能文,十二歲入沅水校經堂,補博士弟子員,有神童之譽。1895年中舉,授職教諭。1897年隨巡防軍二十餘營至廣西桂林駐防,先襄辦文案,旋出任管帶。戊戌維新時赴日本北海道考察,為時半年歸國。後歷任廣西省農林試驗場場長、龍勝廳通判、中渡廳同知等職。辛亥革命後擔任巡防分統,率軍三營負責保衛省城桂林,不久返湘。1913年出任鳳凰猴子坪礦務局總辦,繼任辰沅永靖觀察使署實業科長、民政科長及代理麻陽知事。1916年任瀘溪知事,深得民心,大堂左右有邑紳贈送“萬民傘”各一,曾獲五等嘉禾獎章。兩年後,去職寄居長沙。1920年再次出任瀘溪知事。1924年調任乾城知事,不久因軍閥混戰而返回省城,從此告別官場。1930年率家歸里,投身地方教育事業。先在省立芷江第六職業學校、沅郡中學任中文講師,繼受熊希齡之託創辦雙陵國小及女子職校。從教八年復返晃縣,在縣城飛雲山腳修建一簡易木房為居室,讀書交友,關心國事。1939年經向省政府爭取,秋與晃縣鄉紳、學人們創立了縣立中學。1940年任縣中校長,治學嚴謹,曾提出“有才無德,如惡虎添翼,有德無才,菩薩耳,必須二者兼顧以符百年樹人之旨”的教育思想。1941年出任晃縣救濟院長,並被禮聘為省政府顧問。1943年冬因病逝世,省政府撥送喪費,縣政府舉行公葬,湖南大學校長李毓堯尊其為“校董”,為其撰寫墓誌。舒潤長於詩文,一生吟詠甚多,彙編成《琪花集》;樂與青年接觸,每聚,縱橫古今,名人逸士,綠林豪傑,地方掌故無所不及,若問立身處世之道,答曰:“孜孜不倦,敬業樂群”。

相關新聞事件

2019年6月20日零時,湖南新晃一中操場挖出一具骸骨,疑似該校16年前失蹤的職工鄧世平。新晃警方(6月20日)通報稱,犯罪嫌疑人杜少平承認曾殺害鄧世平,埋屍於學校操場。

學校地址

地址:湖南省懷化市新晃縣太陽坪路27號
新晃縣第一中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