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報

新教育報

《新教育報》創刊於2001年,是國家教育部主管中國人生科學學會新教育發展研究中心指導,中國新教育發展論壇年會、中國新教育網、中國教育記者俱樂部的指定新聞發布平面媒體。全國公開發行,四開全彩印權威綜合教育報,是中國教育精英讀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新教育報
  • 語言:中文
  • 類別:教育報
  • 主管單位:國家教育部
  • 創刊時間:2001年
  • 出版周期:日刊
  • 規格:四開全彩印
被中國教育界譽為“中國教育第三報”,獨特視角報導中國教育,主要專欄,更注重服務基層,成為中國新教育傳媒的領軍力量,中國新教育發展論壇年會已經連開十一屆,新教育報的發行量穩步上升,報紙在全國的影響力與日俱增,

被中國教育界譽為“中國教育第三報”

自2001年創刊至今,深受全國教育界領導、教師以及廣大讀者喜愛。與新華社、中央電視台、人民日報、中國教育報等120家權威媒體密切合作,以版面大氣、文字鮮活、有深度、有思想、有活力,被中國教育界譽為“中國教育第三報”。本報擁有包括國家教育部、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中國教育學會、國家教育行政學院等在內的中國最高端的教育官員和專家資源。新聞中心設在首都北京的心臟地帶東城區,處在中國第一金街——王府井大街北首,在國家部委的辦公大樓內辦公。

獨特視角報導中國教育

本報獨特視角報導中國教育,引領口號是“用新創造未來”,讀者定位為“中國教育精英”,做“中國教育第三報”。印刷精美,便於閱覽,版面大氣,內容純潔,可讀性強,涉及面廣,既在教育之內,又在教育之外。創意策划水平居中國一流水平。挖掘推介典型經驗和教育人物是本報的兩大優勢,力求辦成一份鮮活、新銳、深度、實用、具有強大品牌影響力與號召力的中國教育一流媒體。

主要專欄

新教育報主要開設“新教育封面人物”“名校經驗聚焦”“特別推薦”“管理參考”“教師參考”“品牌新聞”“教育新聞”“校長智慧”“高效課堂“”課堂教學”“新課改”“教育論壇”“教學探索”“高等教育”“職業教育”“幼教園地”“書畫苑”“名校動態”“區域教育”等固定版面,其中“新教育封面人物”“名校經驗聚焦”版成為品牌,“特別推薦”“管理參考”“教師參考”“學校亮點系列報導”等專版、專欄影響了眾多學校。

更注重服務基層

本報放眼全國,在關注高層的同時,更注重服務基層,特別喜好深度耐品的文章,文章不論篇幅大小,力求每一篇文章都要對讀者有借鑑意義,把每一篇文章做成精品,報紙辦報質量一期比一期高,影響一批又一批有追求、有思想、有抱負的教育人。教育官員、專家、管理者、校長、優秀教師、通訊員等是本報的主要閱讀對象。報紙做到了11年免費刊登新聞,自覺抵制強權和金錢誘惑,在中國教育界獨樹一幟。

成為中國新教育傳媒的領軍力量

與新教育報結成緊密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的中國新教育網是經國家工業與信息化部審批備案的中國教育權威信息入口網站。國內二百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門、教科研部門以及兩千餘所全國知名大學、中學、國小、職業學校參與共同組建,立志打造成中國第一教育信息入口網站。目前,中國新教育網已經成為中國新教育傳媒架構(“一網一報一部一團兩會兩中心”)中的領軍力量。

中國新教育發展論壇年會已經連開十一屆

指導方中國新教育發展論壇年會已經連開八屆。2006年,在北京大學召開的第四屆中國新教育發展論壇年會,標誌著年會正式進入中國教育高峰論壇行列。2007年,第五屆中國新教育發展論壇年會取得了“十七大”成績,全國十六個省市區的代表前來參加,同時舉行了盛大的頒獎晚會,隆重、實用、時尚,盛況空前。年會已經成為每年一度的中國教育精英人物峰會。2008年,在內蒙古召開的第六屆年會,成功打造為中國教育界的“博鰲論壇”。 會議接待上升為政府行為,郭振有、程方平、魏書生、程紅兵等中國教育界的風雲人物悉數關注並積極參加。長達四天的會議,從會議形式到實際效果,令人驚嘆,參會代表涉及26個省級區域。2009年,在河南召開的第七屆年會,中原影響成功突破,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等全國一流名校率先參會演講,全國各大品牌教育培訓機構和出國留學機構踴躍參會。2010年,成功揚帆青島,田慧生、郭永福等專家、領導、代表共1200人參會!2011年10月29日,著名教育論壇、有中國教育界“博鰲論壇”之稱的“淄博臨淄”第九屆中國新教育發展論壇年會暨全國中國小“高效課堂與名校創建”現場經驗交流會在山東淄博市臨淄區高陽中學舉行,同時成立中國課改名校聯盟,年會實現了新的重大突破,其一是:57位中國小名師同台授課,創造了中國教育會議名師講課數量之最。 近年來,國家教育部、中央教科所、中國教育學會、國家教育行政學院等權威機構的領導和專家多次到會演講,《中國教育報》多次在顯要位置進行報導,並予以重點支持。

新教育報的發行量穩步上升

目前,我們擁有一個以著名教育策劃家、中國新教育傳媒主席王永勝為核心的中國教育策劃精英團隊。新教育報的發行量穩步上升,2008年增長了一倍,且訂戶均為有效讀者。2009年,全國很多地方的學校實現了無縫覆蓋。很多縣市出現了從城鎮到鄉村每個學校都有我們的報紙的可喜景象。陝西、河北、山東、山西、福建、四川、浙江、貴州等幾百個區域教育版的成功開設,拉近了報紙與讀者的距離,服務性大大增強,對提升地方教育形象,展示地方教育經驗,振奮士氣,促進發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北京教育版的開設,引起了北京教育界和新聞界的高度關注和積極參與,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一批知名大學率先參與,順義教委、大興教委、平谷教委等教育部門率先支持,一大批知名中國小和社會培訓機構參與進來。
我們集中宣傳的教育典型,對促進教育界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很多學校索要我們報導的學校典型經驗電子稿件,掛到學校網站,或者組織學校全體老師學習。很多學校要求我們提供被報導學校的聯繫方式,請求安排典型學校安排接待參觀。有的學校領導要求我們陪同參觀典型學校。

報紙在全國的影響力與日俱增

報紙在全國的影響力與日俱增,已經設立1個總部,5個運營中心和30個工作站,目前正在穩步擴張中。先後被二百餘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和教科研部門列為首選教育媒體合作夥伴。新疆烏魯木齊晚報的領導看到報紙後,數次打來電話商談合作。內蒙古呼倫貝爾市阿榮旗,來自26個省份的參會代表每人一份最新的新教育報和一本《贏在奮鬥》書籍。雲南昆明市,報紙擺到了每一個新教育聯合實驗學校的面前。四川成都,某教育大報的記者站長數次與我們溝通商談合作。廣東東莞,很多學校訂閱了我們的報紙,並積極參加我們的活動。福建省龍巖市,報紙在眾多記者手中流傳。江蘇張家港,新教育報幾乎成了當地學校人人皆知,紛紛投稿的權威教育報。河南新密市,40位參加第六屆中國新教育發展論壇年會的局長、副局長、中國小以及幼稚園的校長每人擁有一份新教育報。安徽合肥的一個幼稚園訂了報紙後,多次發來稿件。在山東的學校幾乎家喻戶曉,很多學校每位教師人手一份新教育報,很多學校領導班子每人一份新教育報,很多學校每個辦公室或者教研組一份新教育報,有的學校每個教室都有新教育報。老師們的投稿處於狂熱狀態。有的教師一個郵件就包含著十幾篇文章,有的學校一個郵件就包含著二十多個圖片,有的學校一周之內老師的文章就達到五六十篇。現在報社積攢的文章數萬篇,但符合我們視角的好文章,會第一時間發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