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民族地區農村社會保障研究

新型民族地區農村社會保障研究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民族地區農村居民生存現狀與社會保障、民族地區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的新形勢與新理念、民族地區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設等。

基本介紹

  • 書名:新型民族地區農村社會保障研究
  • 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
  • 頁數:315頁
  • 開本:16
  • 品牌:湖北人民
  • 作者:朱合理
  • 出版日期:2013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216074636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朱合理教授、謝冰教授等的新著《新型民族地區農村社會保障研究》以民族地區為研究對象,從貧困背景這一視角出發,提出民族地區新型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戰略目標和發展模式,頗有新意。該書首先描述了民族地區農村居民生活狀況、面臨的風險及其對社會保障制度的需求;其次,分析了民族地區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的新形勢、新理念以及農村社會保障政策的新實踐;再次,分別對民族地區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農村養老保障制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運行狀況和實施效果進行評價,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最後,強調了各級政府在民族地區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建設過程中的作用以及法制建設的重要性

作者簡介

朱合理,回族,安徽壽縣人。1962年出生,1986年7月畢業於中南民族學院中文系留校工作。現任中南民族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黨委書記、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兼任湖北省伊斯蘭教協會副會長。主講《大學企業文化》、《領導科學》等課程,出版《大學生活導航》、《大學生活管理》等著作4部,發表論文30餘篇,主持和參與省部級課題多項。謝冰,1953年7月出生,籍貫山東省,中南民族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湖北省公共管理學會理事,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為:公共政策與社會保障;近年來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主持和參與省部級及以上各類社科基金項目共12項,出版學術著作2部,發表論文20餘篇。

圖書目錄

序/雷振揚
第一章 導論/001
第一節 推進中西部民族地區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特殊意義/002
一、我國中西部民族地區的概念及範圍/003
二、我國中西部民族地區農村居民的生存現狀與社會保障需求/003
三、推進我國中西部民族地區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的特殊意義/005
第二節 改革和完善民族地區農村社會保障的歷史機遇/020
一、黨的執政理念轉變與民族地區農村社會保障/020
二、新時期黨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地區農村社會保障/022
三、城鄉統籌發展與民族地區農村社會保障/023
第三節 中西部民族地區新型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戰略目標/025
一、我國中西部民族貧困地區社會保障制度的戰略目標/025
二、中兩部民族地區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發展模式/030
第二章 民族地區農村居民生存現狀與社會保障/034
第一節 中西部民族地區農村社會發展現狀/034
一、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歷程及現狀/034
二、城鄉二元社會結構/038
三、民族地區特殊情況/04l
第二節 當前民族地區農戶面對的風險及其保障需求/043
一、民族地區農戶面對的風險衝擊及其內涵/043
二、當前民族地區農戶面對的風險/045
三、當前民族地區農戶社會保障需求/058
第三節 民族地區農村社會保障發展成就及其主要問題/060
一、發展成就/060
二、存在問題/063
第四節 影響民族地區農村社會保障功能發揮的制約因素/067
一、體制因素/067
二、法律因素/068
三、經濟因素/069
四、人口與社會文化因素/072
第三章 民族地區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的新形勢與新理念/074
第一節 民族地區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的新形勢/074
一、西部大開發背景下的民族地區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建設/074
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與民族地區農村社會保障/088
三、扶貧開發與民族地區農村社會保障/116
第二節 民族地區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的新理念/126
一、關於貧困地區農村社會保障理論和實踐的新思考/126
二、理論界對於農村社會保障的新共識/130
第四章 改革與完善我國農村社會保障政策的新實踐/138
第一節 新時期我國農村地區社會保障政策的調整與完善/138
一、農村社會救濟制度的調整與完善/139
二、農村養老保障制度的調整與完善/142
三、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調整與完善/144
第二節 我國農村社會保障政策調整的影響因素/147
一、農業生產經營模式的變化及其風險的增加/147
二、城鄉社會經濟發展失衡與農民增收遇到了瓶頸/150
三、人口流動的加速與農村老齡化趨勢/151
四、公共財政實力的不斷壯大與農村社會保障資金供給的短缺/153
第三節 我國農村社會保障政策調整的內容與效果分析/155
一、關於農村合作醫療政策調整的內容與效果/155
二、關於農村養老保險政策調整的內容與效果/162
三、關於農村社會救濟政策調整的內容與效果/168
第五章 民族地區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設/179
第一節 民族地區農村貧困人口現狀及需求分析/179
一、貧困與貧閒標準的界定/179
二、當前我國民族地區農村貧困人口的現狀/182
三、中西部民族地區農村致貧誘因及保障需求分析/184
第二節 民族地區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運行效果評價/188
一、民族地區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與推廣/188
二、民族地區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基本內容/190
三、民族地區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實施成效/192
四、民族地區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運行中存在的問題/196
第三節 完善民族地區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路徑選擇/200
一、政策定位:對貧困者的人權尊重和人文關懷/200
二、目標瞄準:建立科學動態的“進人退出機制”/201
三、基金籌集:政府主導、集體為輔、社會互助的多元化籌資/203
四、救助內容:多管齊下的綜合保障/205
五、制度建設:實現農村低保法制化、規範化管理/207
第六章 民族地區新型農村養老保障制度建設/210
第一節 民族地區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210
一、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加深/210
二、農村人口老齡化程度快速強化/212
三、民族地區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213
第二節 農村傳統養老模式面臨的挑戰與困境/217
一、農村傳統家庭養老方式面臨巨大挑戰/217
二、農村傳統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缺陷和困境/221
三、我國農村養老保障體系構想/224
第三節 民族地區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實施狀況/227
一、我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創新/227
二、民族地區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實施狀況/229
第四節 民族地區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意願及其影響因素/233
一、農戶新農保參保意願及其影響因素述評/233
二、民族地區農戶新農保參保意願及其影響因素/234
三、穩步推進民族地區新農保的建議/240
第五節 民族地區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可持續發展/241
一、民族地區新農保制度模式設計的可持續性/241
二、民族地區新農保財務機制的可持續性/244
三、民族地區新農保工作網路設計的可持續性/248
四、促進民族地區新農保可持續發展的建議/249
第七章 民族地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制度建設/252
第一節 當前民族地區農村居民醫療需求與供給狀況/253
一、當前民族地區農村居民的醫療需求/253
二、當前民族地區農村居民醫療供給狀況/256
第二節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實施狀況與問題/259
一、農村合作醫療的發展/259
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政策支持/264
三、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成效與問題/266
第三節 關於進一步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思考/269
一、新農合的法制建設/271
二、定點醫院引入市場競爭機制/272
三、民族地區大力建設三級醫療衛生網/273
四、城鄉統籌、全民醫保/274
第八章 民族地區新型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建設與政府責任/275
第一節 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的多元主體與政府作用/275
一、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的多元主體/275
二、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建設巾的政府主導作用/279
第二節 最佳化中央與地方政府農村社會保障責任分擔機制/285
一、中西部民族地區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建設與政府責任——以“農低保”為例/286
二、中央與地方政府農村社會保障責任的合理厘定/290
第三節 完善農村社會保障的公共政策配套體系/294
一、民族地區農村社會保障與財政政策/295
二、民族地區農村社會保障的金融政策/298
三、民族地區農村社會保障的土地政策/300
第四節 加強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法制建設/303
一、農村社會保障法制建設的問題/303
二、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法制建設/303
三、農村醫療保險法制建設/304
四、農村社會最低生活保障法制建設/305
五、農村“五保”制度的法制建設/306
參考文獻/307
後記/朱合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