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茶陽會館

新加坡茶陽會館

新加坡華人地緣社團。成立於1858年。發起人為蕭賢舞、鐘曾康、曹順興、張族昌、王三雲等。宗旨是:聯絡鄉情,共謀福利。1890年創立茶陽回春醫社。1906年創辦陽學堂、啟發學堂。下設茶陽回春醫社、啟發學校、啟發幼稚園、大學助學金委員會。1982-1983年度主席張惠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加坡茶陽會館
  • 成立於:1858年
  • 宗旨:聯絡鄉情,共謀福利
會館概況,館藏展品,創立意義,

會館概況

新加坡茶陽(大埔)會館日前撥出100萬新加坡元,在重建後的會館大廈內設立文物館,向人們介紹客家人的文化生活。 耗資280萬新加坡元的茶陽(大埔)會館重建工程日前完工。

館藏展品

大廈的7樓和8樓是文物館,這裡的展出重點內容之一是李光耀資政專欄。 李光耀祖籍廣東大埔,他也是茶陽(大埔)會館的永久榮譽顧問,因此會館特別設立了這個專欄,收藏以及展出有關李資政的資料,如:他親筆簽名的中、英文版個人回憶錄、他參與茶陽(大埔)會館會慶等活動的10多張老照片、李資政家族族譜的影印本等。同時,專欄也用20多張珍貴圖片從家庭、政治、社會、現況等方面反映李資政的工作和生活,並讓人們看到,他不但是一位優秀的政治人物,也是一位非常具有親和力的長者。 此外,文物館內還將展出李資政的祖居,也就是其曾祖父李沐文在1884年所建造的“中翰第”模型。 據了解,為盡力充實文物館的內容,該館的主任何炳彪等人曾5次到大埔縣拍攝照片,收集資料並請人製作了4座建築模型。除“中翰第”外,還有曾任清政府駐新加坡總領事張弼士的故居“光祿第”,和已被列為古蹟保存的客家圍樓“泰安樓”與“花萼樓”。

創立意義

這些都將讓人們更直觀地了解客家人的獨特建築風格。 文物館的另一主要內容是通過圖片、模型和實物介紹客家人的傳統行業、使用的工具、生活用品、傳統食品。除此,這裡的展出內容還包括客家人5次遷徙圖表,反映現今大埔縣21鎮的風光圖片等。所有這些展品都配有簡潔的中英文說明。 茶陽(大埔)會館設立這個文物館的目的是希望將會館創建以來的史料作系統的展示,這樣可以讓會員和其他族群的人士參觀,從而了解會館144年來的發展和對社會所作出的貢獻。同時,會館認為這也有助於讓年輕一代了解自己的根以及讓其他族群知道客家人的歷史文化、優良傳統,增強彼此間的團結與協作。 文物館主任何炳彪在受訪時說:“我們建這個文物館不是用來收集古董,讓老一輩懷舊,而是要讓年輕人了解歷史文化傳統,並將優良傳統傳承下去。文物館會先向1500多會員開放,從明年開始供所有學校、公眾參觀。” 除了文物館,重建後的茶陽(大埔)會館內還增設了客家文化研究室和圖書館。客家文化研究室內收集了有關客家人或文化的剪報、圖片、刊物、學術論文以及地方縣誌、族譜和客籍作家的著作等。現在這個研究室內收藏的書刊已近千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