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乾搖錢樹

新乾搖錢樹

新乾搖錢樹是江西省的地方曲藝曲種。始於宋形於明而盛於清的新乾“蓮花落”,又稱落離蓮或搖錢樹,當地稱瞎子戲,是當時盲人乞丐行討而唱的民間曲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乾搖錢樹
  • 地理位置:江西省
  • 性質:曲藝曲種
  • 形成時間:宋形
基本信息,曲藝概述,歷史溯源,藝術特點,傳承意義,

基本信息

文化遺產名稱:新乾搖錢樹
所屬地區: 江西 · 吉安 · 新幹縣
遺產編號:Ⅴ-2
遺產類別:曲藝
申報日期:2006
申報人/申報單位:吉安市新幹縣
遺產級別: 省

曲藝概述

其內容多為勸世文,以揚善懲惡,吉祥納福為主。用方言說唱,委婉動人,通俗易懂,生動風趣,具有寓教於樂,淳化民風之功能。因盲人拜佛從善,而蓮花又是佛教的象徵,盲人演唱時大都是兩人一伍,一唱一幫,各手執一常青樹枝,上綴許多紅色紙花,為“蓮花”狀,枝丫間用線串明錢,用於搖動,“嗦,嗦”作響,助打節拍,故名“蓮花落”,也稱落離蓮或搖錢樹。久而久之,人們只曉得瞎子戲而忘了曲種原名“蓮花落”。為忌諱瞎子,斯文一點的人就改稱為光子戲,因此,“蓮花落”又有“光子戲”之名。在廬陵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重點項目。並經省專家論證後上報文化部,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陳連添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新乾搖錢樹傳承人)

歷史溯源

新幹縣志記載了 “蓮花落”可上溯至宋朝,形於明盛於清。其實“蓮花落”自古就在全國流傳,北方的“二人傳”就是從“蓮花落”演變過來的。江西“蓮花落”在歷史上影響很大,主要分布在贛南、吉安、新乾、萬安、萍鄉、宜春、鄱陽、九江、鷹潭、景德鎮、撫州等地,尤以新乾為典型代表。
新乾“蓮花落”從清末開始廣為流傳,出現了專門從事唱戲文的敘事性“蓮花落”的職業盲藝人,演唱民間故事。其形式也在原來單曲清唱或兩人對唱的基礎上,變走唱為坐唱,由“耍花棍”發展成有胡琴、板鼓伴奏,兼容“說書”的一種演藝形式。這些盲藝人不僅走村穿巷,而且步入了縣城的茶樓、酒樓賣藝演唱,並逐步形成了盲人曲藝組織——“行會”。以“八仙掛圖”作為祖師供奉,訂規立矩,收徒傳藝,相繼出現了金川鎮水磨上朝村帥有輝、瓦橋翠湖村張道龍(小名張生根仔)、神政橋鄉羅家坊易坑村熊繼生和界埠鄉黃家村黃寶蓀等“名角”。此外,神政橋鄉松溪村陳連添(又名陳蠢子)等20多個主要盲藝人也十分活躍,演技甚佳。

藝術特點

新乾“蓮花落”以“曲藝本調”、“曲藝哭調”為主要曲牌,同時吸收了當地民間小調,採茶戲音樂,唱腔婉轉、流暢,善於敘事,宜於抒情,且用方言說唱,加之拍擊胸、肚、臂、腿,通俗易懂,生動風趣,引人入勝,特別受到廣大民眾的喜愛。其傳統曲目有《天寶圖》、《絲帶記》、《羅帕寶》等。建國後創作並演唱的主要曲目有《老虎村》、《劉二娃》、《血淚仇》等。

傳承意義

一、學術研究價值。作為民俗文化遺產的新乾蓮花落,它的豐富內容和基本特徵及其傳承歷史,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其獨特的地位,對它的搶救、發掘、傳承和保護,促進江西蓮花落曲藝文化的弘揚,這對研究江西省民俗、民風有著很高的價值。
二、構建和諧社會。蓮花落內容多為勸世文,以揚善貶惡、吉祥納福為主,唱腔通俗易懂,生動風趣,深受聽眾歡迎。這對構建和諧社會、精神文明建設、豐富廣大民眾的文化生活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三、豐富廬陵文化。新乾蓮花落是廬陵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發揚光大新乾蓮花落,進一步豐富充實其內涵,使之自成體系,獨具特色,進一步豐富廬陵文化寶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