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蘭卡歷史

斯里蘭卡歷史

斯里蘭卡全稱斯里蘭卡民主社會主義共和國,古稱“蘭卡”(漢語音譯楞伽)。中國古書稱之為師子國、僧伽羅國、僧訶羅國等。僧伽羅系梵語 Simhala一詞的音譯,意為獅子。古代阿拉伯航海家稱其為“塞倫底伯”,意為“寶島”,“錫蘭”一稱即由此演變而來。1972年改稱“斯里蘭卡”,“斯里”為尊稱,無詞義,當前“錫蘭”一稱仍通用。

歷史,影響,

歷史

斯里蘭卡是印度半島南端印度洋中的一個島國,北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為印度洋東西方海上交通必經之地。面積65610平方公里。人口1580萬(1985)。僧伽羅人占72%,泰米爾人占20.5%,摩爾人占 6.7%,柏格人和馬來人占 0.8%。僧伽羅語為官方語言,泰米爾語為民族語言,社會上層通用英語。居民67.3%信奉佛教,17.6%信奉印度教,7.9%信奉基督教,7.1%信奉伊斯蘭教。首都科倫坡。
早期移民斯里蘭卡有兩千多年文字記載的歷史。來自南亞次大陸北部的雅利安移民約在公元前 6世紀來到蘭卡島,先在沿海地區落腳,然後沿河流向內地遷移,建立若干沿河村落並種植水稻。移民中最強大的是僧伽羅人。這一名稱後來成了所有移民的共同名稱。雅利安移民的政治制度是婆羅門式的。在南印度種姓制度影響下,逐漸形成斯里蘭卡獨特的種姓制度,構成了僧伽羅村社制度的基礎。

影響

僧伽羅王朝時期約在公元前5世紀,維闍耶建立僧伽羅王朝(又稱維闍耶王朝)。公元前377年,維闍耶的曾外孫槃陀迦阿巴耶奪得王位,建都阿努拉達普拉。他修建水庫池塘,開創了僧伽羅水利文明。公元前250年前後,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派其子來島上弘揚佛教,受到王家的歡迎。至公元前 2世紀左右僧伽羅人放棄原有的婆羅門教信仰,接受了佛教。(見彩圖)
斯里蘭卡歷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