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諾墓

斯諾墓

斯諾墓在海淀區北京大學未名湖畔。坐落在原花神廟遺址上。墓碑為一長方形的白色大理石,碑上鐫刻著葉劍英題詞"中國人民的美國朋友埃德加·斯諾之墓",下注英文。墓旁松柏環繞,綠草如茵。迎面一湖碧水,更覺幽靜肅穆。 斯諾(Edgar Snow,1905一1972),美國著名作家和記者。1928年首次來華,1936年訪問陝北根據地,次年著《西 行漫記》一書。1960一1970年曾三次來中國訪問,著《大河彼岸》等書。對增進中美兩國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誼作出了貢獻。1972年在日內瓦逝世,按 照他生前遺願,將其骨灰的一部分運來北京,於1973年10月19日安葬在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斯諾墓
  • 外文名:Snow
  • 地點:原花神廟遺址
  • 位於:北京大學的未名湖南岸
埃德加·斯諾(Edgar Snow),美國新聞記者。1905年,埃德加·斯諾出生在密蘇里州堪薩斯市,年輕時當過農民、鐵路工人和印刷學徒。大學畢業後,從事新聞工作。1928年,到中國上海,擔任《密勒氏評論報》助理編輯,以後兼任紐約《太陽報》和倫敦《每日先驅報》特約通訊員。後在北平燕京大學(今北京大學)擔任新聞系教授兩年,同時學習了中國語文。
1936年6月,在宋慶齡的聯繫與幫助下,斯諾與在上海行醫的馬海德醫生,冒著生命危險,經西安前往陝北蘇區訪問。他和毛澤東同志進行長談,蒐集了關於二萬五千里長征的第一手資料。然後長途跋涉,到邊區各地採訪。次年寫成馳名全球的傑作《紅星照耀中國》(中譯本題名為《西行漫記》)。斯諾是在紅色區域進行採訪的第一個西方記者。他熱誠支持中國人民解放事業,長期向全世界宣傳和介紹中國人民革命和建設事業的情況,增進西方各國人民對中國的了解。
斯諾墓
抗日戰爭爆發後,斯諾擔任英美報紙的駐華戰場記者。1939年,他又一次到了延安,同毛澤東進行了談話,並詳細調查了根據地的政權組織等各方面情況,又一次向全世界作了報導。1941年,他對皖南事變作了如實的報導,受到國民黨反動派的打擊,被迫離開中國。斯諾在舊中國度過了整整13年,做了許多有益於中國革命和中國人民的事情。他曾多次冒著極大的風險,營救我黨領導人、地下工作者和革命學生,並宣傳中國共產黨的抗日主張。其主要著作有《遠東前線》、《被燒焦的大地》、《為亞洲而戰》、《中國在抵抗》、《復始之旅》、《大河彼岸》、《漫長的革命》等。
新中國成立後,斯諾曾先後三次來華進行訪問。1970年10月,斯諾偕夫人一同訪華,參加了我國國慶觀禮,在天安門上受到毛澤東和周恩來的接見。毛澤東與他進行了談話,對後來的中美兩個大國的接近產生了重要影響。斯諾於1972年2月在日內瓦病逝。按照其遺囑,斯諾的一部分骨灰安葬在北京大學校園內一個小花園中。他在遺囑中寫道:“我愛中國,我願在死後把我的一部分留在那裡,就像我活著時那樣。”
斯諾墓
2009年9月10日,在中央宣傳部、中央組織部、中央統戰部、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黨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解放軍總政治部等11個部門聯合組織的“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和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評選活動中,埃德加·斯諾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