斬草除根

斬草除根

斬草除根是一個成語,拼音是zhǎn cǎo chú gēn,意思是除草時要連根除掉,使草不能再長。比喻除去禍根,以免後患。出自《左傳·隱公六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斬草除根
  • 外文名:cut the weeds and dig up the roots;cut dow...
  • 出處:《左傳·隱公六年》
  • 拼音: zhǎn cǎo chú gēn
  • 解釋:除草時要連根除掉,使草不能再長
  • 引申:比喻除去禍根,以免後患
  • 同義詞:釜底抽薪
  • 反義詞養癰遺患
解釋,出處,成語典故,原文,譯文,用法,

解釋

除草時要連根除掉,使草不能再長。比喻除去禍根,以免後患。

出處

1、《左傳·隱公六年》:“為國家者,見惡如農夫之務去草焉,芟夷薀崇之,絕其本根,勿使能殖,則善者信矣。”
2、北齊·魏收《為侯景叛移梁朝文》:“若抽薪止沸,剪草除根。”
3、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三十七:斬草除根,萌芽不發;斬草若不除根,春至萌芽再發。
4、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回《張翼德怒鞭督郵 何國舅謀誅宦豎》:若不斬草除根,必為喪身之本。
5、《東周列國志》第五回:‘’斬草留根,逢春再發。”

成語典故

原文

往歲,鄭伯請成於陳,陳侯不許。五父諫曰:“親仁善鄰,國之寶也。君其許鄭。”陳侯曰:“宋、衛實難,鄭何能為?”遂不許。
君子曰:“善不可失,惡不可長,其陳桓公之謂乎!長惡不悛,従自及也。雖欲救之,其將能乎?《商書》曰:‘惡之易也,如火之燎於原,不可鄉邇(ěr),其猶可撲滅?’周任有言曰:‘為國家者,見惡如農夫之務去草焉,芟夷蘊崇之,絕其本根,勿使能殖,則善者信矣。’”——《左傳》

譯文

往年,鄭莊公請求與陳國講和,陳桓公不答應。五父勸諫說:“親近仁義而和鄰國友好,這是國家可寶貴的措施,您還是答應鄭國的請求吧!”陳侯說:“宋國和衛國才是真正的禍患,鄭國能做什麼?”於是就沒有答應。
君子說:“善不可丟失,惡不可滋長,這說的就是陳桓公吧!滋長了惡而不悔改,馬上就得自取禍害。縱是挽救,何能辦得到!《商書》說:‘惡的蔓延,如同遍地大火,不可以靠攏,難道還能撲滅?’周任有話說:‘治理國和家的人,見到惡,就要像農夫急於除雜草一樣,鋤掉它聚積起來肥田,挖掉它的老根,不要使它再生長,那么善的事物就能發展了。’”

用法

作謂語、賓語;指徹底成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