斧鉞

斧鉞

斧鉞,漢語辭彙。

拼音:fǔ yuè

釋義:斧與鉞。泛指兵器。亦泛指刑罰、殺戮。

斧鉞,是古代酷刑中的一種,意思是用斧鉞劈開頭顱,使人致死。

另外,斧鉞在上古代還是用於作戰的兵器,而且是軍權和國家統治權的象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斧鉞
  • 拼音:fǔ yuè
  • 釋義:泛指兵器。亦泛指刑罰、殺戮。
  • 意思:用斧鉞劈開頭顱,使人致死
詞目,拼音,引證解釋,簡介,類型,“假黃鉞”,歷史,

詞目

斧鉞

拼音

fǔ yuè

引證解釋

亦作“ 斧戉 ”。 斧與鉞。泛指兵器。亦泛指刑罰、殺戮。
《左傳·昭公四年》:“王弗聽,負之斧鉞,以徇於諸侯。”
《國語.魯語》:「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鉞。」
《漢書·天文志》:“ 梁王 恐懼,布車入 關 ,伏斧戉謝罪,然後得免。”
宋 岳飛 《乞褒贈張所札子》:“ 張所 以忠許國,義不顧身,雖斧鉞在前,凜然不易其色。”
清 沈受宏 《衢州書事》詩:“已見降王歸斧鉞,徒聞戰鬼逐弓刀。”
清 魏源 《擬進呈序》:“古聖人以紱冕當天之喜,斧鉞當天之怒。”
謝覺哉 《哭凌波同志》:“勞苦、飢餓、金錢、斧鉞,在他看來,若無其事。”

簡介

在《蘇武牧羊》中提到“今得殺身自效,雖蒙斧鉞湯鑊,誠甘樂之”。長柄的武器,頭部沉重,自有一股威猛剛烈之勢,力量與霸主的最好象徵。
青銅斧鉞青銅斧鉞
它出現於春秋時期,在戰國時期大量使用。至於斧鉞,由於其殺傷力不如戈矛,在春秋時期實戰中的地位已大大降低,已多用於儀仗、裝飾之需,以作為軍權的象徵。
的形成與的形成屬相同的時代,鉞的式樣與斧相同,惟較斧為大。鉞比斧頭大三分之一,桿長一尺半。鉞桿末端有鑽。鉞在斧頭之上加有突出之短矛,長約六寸。使鉞之法合斧、矛、槍三者為一體。其用法除有斧、矛和槍之外,還有刺、撥、點、追四法。鉞有長桿之鉞和短桿之鉞,如八卦掌拳派所用的子午鴛鴦鉞,就是一種短雙器械
銊為斧之由來,以時代論則為同時,以形式論亦正仿佛;書曰:「王左杖為銊,注銊大斧也。」按此可見斧銊本無甚巨大之分當,惟銊與斧,如完全相同,何不徑名之曰大斧,而必名之為銊,此顯見其相似而不能相混也。銊頭較斧大三之一,桿端比斧多一矛頭,長約一尺六寸,故銊桿長於斧桿者亦尺六七寸;斧桿末端無鑽,故三十六法中無點逗各法也;銊則亦如槍桿,末端有三尖之鑽,以備匆忙時作點格之用;至其餘之搆造,則完全與斧相同,重量亦仿佛。斧之與銊,亦猶槍之與矛,之與,形式之不同者,僅毫釐問耳;至其功能,亦不甚判別,故能得三十六法之精髓者,銊斧可並用也。

類型

斧、鉞(yuè)通常被聯稱,二者的形制相似都是用來劈砍的長兵器。區別在於鉞是一種大斧,刃部寬闊,呈半月形,更多地用作禮兵器;斧則是一種用途極廣的實用工具。據《六韜》記載,周武王軍中有大柄斧,刃寬八寸,重八斤,柄長五尺以上,名曰“天鉞”。 鉞是由原始社會的勞動工具——石斧演化而來的。石斧的歷史大約可追溯到幾十萬年以前。那時人們用磨製粗糙的石斧,砍斫器物、捕獵禽獸,是不可缺少的勞動工具之一。古漢字中“斤”就是砍木頭的斧字,所以後來從斤字旁的漢字多有斬截、折取的意思。在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中,曾發現過一種磨製非常精細的石鉞,鉞體扁平,刃部寬闊,弧曲度大,兩角微微上翹。這種精心製作的石鉞顯然不適宜砍伐林木或用於農作。據推測很可能是古人專門製造的原始兵器。

“假黃鉞”

商朝出現了用青銅鑄造的鉞。這時的青銅鉞仍保留了石鉞的特點:刃部弧曲寬闊,兩角略微上翹,但鉞身較薄、青銅鉞的裝柄方式為內安柲。鉞身多飾有雷紋,並且花紋非常精緻美觀。商周時代斧鉞類型很多,且質料優良。如《考工記》所載的同代青銅斧內含錫量約20%。周代有一種空頭斧,大多是管形銎,上有孔,以安裝斧柄。斧頭中含有天然銅、鉛、鐵、錫、金等多種金屬,質地堅韌,做工精良。但由於斧鉞形體笨重,殺傷力遠不如戈、刀、矛,所以漸漸脫離戰場,成為一種禮兵器。曾在河南安陽殷墟發現的婦好墓中,出土了兩件大型青銅鉞。其刃部寬約375~385毫米,重8. 5~9公斤,上面鑄有銘文:“婦好”。婦好是殷王武丁的妻子,她生前是一位驍勇善戰的著名女統帥,曾多次率兵出征。這兩件大鉞正是她權威的象徵。斧鉞作為禮兵器在商周時有著重要的地位。在古代,大將接受斧鉞就等於被授予軍權帥印。這在歷史上稱為“假黃鉞”。
此外,斧鉞還被用作刑具。據《史記·周本紀》記載,武王攻克商王王宮後,用黃鉞斬了紂王的頭顱,懸於太白旗上。直到漢代仍以斧鉞為斬首的刑具。由於斧鉞是一種斬殺罪人的刑器,所以歷史上有“斧鉞之誅”的說法。

歷史

公元前十一世紀,周武王姬發率戎車300乘,虎賁3,000人,甲士45,000人伐紂,在孟津會合八百諸侯,北渡黃河,陳師商郊牧野。誓師後,武王“左杖黃鋮,右秉白旗”,指揮戰鬥。激戰中,殷軍“前徒倒戈”,武王乘機揮兵追擊,紂王“反入、登於鹿台之上,蒙衣其姝玉,自燔於火而死”。於是,武王“以黃鋮斬約頭,懸大白之旗”,紂之嬖妾二女自殺,武王又”斬以玄鋮,懸其頭小白之旗”,以示眾。勝利後的第二天,武王進駐商宮,“除道、修社”,完成接管商王朝政權的典禮。這時,“周公旦把大鋮,召公把小錢以夾武王”。從這段歷史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出,上古時代的斧鋮,不僅是用於戰陣的白刃兵器,也是軍隊、指揮權和國家統治權的象徵。
三國時,斧鉞的製作受到兵家重視。據說諸葛亮親自督造戰斧100把,質地優良。他還寫下一篇《作斧教》告誡諸將,戰斧質量好壞,“非小事也,若臨敵,敗人軍事矣!”視斧與刀同等重要。晉代以後,斧鉞的形制有了新變化,其刃部加寬,相減短,便於操持,砍殺能力有所提高。依式樣不同有長柄斧、鳳頭斧等。唐宋時期,斧鉞流行軍中,成千的軍士持長斧作戰。唐天寶年間,大將李嗣業安祿山廝戰於香積寺,李嗣業率步卒三千持長柄斧、陌刀阻擊敵軍,打敗了安祿山統率的鏢悍的北方騎兵。宋朝軍隊的主要敵手是西夏、契丹、女真的騎兵,而宋軍在騎戰中常處於劣勢,主要靠步戰取勝。所以宋兵多持斧鉞抗擊遼金鐵騎的衝擊,以臨敵制勝。南宋大將王德在一次對兀朮的戰鬥中,兀朮以鐵騎排成強大陣營,王德說,賊兵右面陣營堅固,我們先打右面,行近敵陣時,一金將橫刀躍馬而去,王德引弓射箭,一發斃敵。王德乘勝指揮兵馬手持長斧排山倒海沖向金兵,金兵大敗,從以上戰例足以看出長斧在對抗敵騎兵隊的戰鬥中曾顯示出巨大威力。在古代戰場上,斧作為一種實戰工具一直在城市防禦戰、水戰中發揮作用,用它來砍斫敵人的攻城器具,斬截敵艦帆纜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