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館(撫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位於樂安縣牛田鎮流坑村北陌蘭洲大宗詞之西,始建於明初。是至今流坑村保存最大、最完好、最古老的一座書院,為撫州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文館
  • 地理位置樂安縣牛田鎮流坑村北陌蘭洲大宗詞之西
  • 景點級別撫州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 建於:明代晚期
地理位置,文館歷史,庭院分布,

地理位置

文館又稱“桂嚴祠”,、“江都書院”,坐北朝南,為前帶小型庭院的三進硬山式建築,是流坑村保存至今最大的一座書院,又是該村祀孔和文人聚會的場所,與相鄰的大宗祠遺址構成村中最為重要的建築和遺址景點。2001至2003年政府投入資金110萬元對其進行維修,現主體維修工程已經完成,並於2004年對外開放,供遊人參觀。
千古第一村-流坑-文館千古第一村-流坑-文館
流坑村距縣城38公里,五代南唐升元年間(937-942年)開始建村,至今已一千多年的歷史。全村大都姓董,尊西漢儒學家董仲舒為始祖,實際可考的開基祖為南唐時的董合,是一個擁有相當多土地的庶族地主。其第三代董文廣興教辦學,培育子弟,因而在明代科舉昌盛,人才輩出。全村共有進士33名,文武狀元各一。全村獲舉人與相當於舉人功名的約100人,任知縣以上官員的超過50人,最高的官員為參知政事。至明代中葉,村子經其二十二代刑部郎中董燧的改建治理,規範整齊,井然有序,至今仍大體保持原貌。
全村現有明清住宅260餘棟,祠堂50座,宮觀廟宇8處,文館、戲台各1座。它們清一色的青磚灰瓦,樸實素雅。高峻的馬頭牆,仰天昂起。雕刻、彩繪,都很精緻細膩,令人賞心悅目。數以百計的屋宇,堂上有匾,門旁有聯。聯匾皆有來歷,內涵豐富,意境深遠,且多出自名家之手,宋代朱熹,明代楊士奇、金幼孜、羅洪先、曾同亨,清代董士標、劉繹等,均有聯匾留傳。

文館歷史

文館又稱江都書院,建於明代晚期,為流坑董氏一族所立,清代前期經大修,以後也有修葺。文館位於環境幽雅、地域開闊的流坑村北陌蘭洲,其東側緊靠大宗祠,背江面村而建。為前帶庭院,西連藏書樓,主體為三進式磚木結構的建築。它集讀書、講學、祀祖、敬賢、藏書多種功能於一體。

庭院分布

文館的庭院於前牆正中門,上有“儒林發藻”四個行書大字。院內以花崗岩條石鋪地,在其東、西兩側石砌對稱的長方形泮池,中間有一單拱縱向石構步橋跨池而過,登三級台階至主體建築的門廊。首進包括下堂和前天井。下堂兩側各置一房,瓶式門,據說是供先生課間休息的地方。前天井以條石砌鋪成“回”字形,其兩側面對天井,分別以木質隔扇欄成三間耳室,做學子們的書房。第二進包括中堂和後天井。中堂為先生講壇,後天井的西側辟有一門與藏書樓相通。第三進為面積較大的上堂,是供奉西漢大儒董仲舒等祖先、名臣、鄉賢的神聖之地,莊嚴肅穆。上堂頂上,建有敕書樓。文館重工裝修在上堂,其頂部、檐宇、梁枋等處均為精美的雕刻、彩繪與黑書裝飾。頂棚天花以冷色海藻紋為底,以紅、綠彩勾填出花卉、八寶,並相間作出石榴形、扇面形的開光,中為山水、花鳥及書寫的名人詩句;藻井周邊為透雕窗花圖案,頂部分六區,透雕成變形的荷葉寶瓶紋,均為暖色基調,鮮艷華麗。神奇的是多少年來藻井從未打掃,仍清爽無塵,色澤明朗。對此有如下說法:其一,製作藻井的材料能散發出特殊的氣味,加上圖形色彩斑讕,使蟲、鳥聞(望)而卻步,不敢光顧。故而,既無蜘蛛結網、飛蟲停歇,也無燕雀築巢;其二,藻井的南向有略低於藻井的天井檐宇,南低北高兩檐形成了一個正對藻井的風口,這樣,南風吹來,風流直至藻井北圍,並在藻井中迴旋,有如清掃一般。
文館自下堂至上堂,地而逐漸升高,入其內須曲折迂迴而進,這種平面設定,據說寓有學子們學業循序漸進,逐級登高之意。沿著後天井行至西側端,穿門而過即至藏書樓。樓上為“文昌閣”,上懸“日進高明”匾。“文昌閣”是文人覽閱與雅會之所,其東側辟門設梯與敕書樓(藏書處)相通。藏書樓的下層為一小廳堂,其前置一小花園,園前牆兩側辟有漏窗,中有“瞻之在前”四個草書字,園中栽花植桂(寓“蟾宮折桂”之意),暗香四溢,環境雅潔清新,是文人小憩、漫談的好場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