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讀音

文讀音

文讀音,又有稱文言音。文白異讀是方言中普偏現象,所以許多方言都有白話音與文讀音兩種表達體系。文讀音便是讀書認字時所用的讀音,而白話音(說話音)則是日常生活生產廣泛使用的讀音。而在中國文白異讀的顯著語係為吳語與閩語,這也是當前研究的重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文讀音
  • 又稱:文言音
  • 內涵:讀書認字時所用的讀音
  • 套用:日常生活生產
讀音由來,基本分類,發展狀況,

讀音由來

文讀音是用方言的音系模擬標準音,白讀是方言土音。所以文白異讀最普遍的特點是,文讀一般比較接近官方標準語言。而更精確的說法是,一種「方言」之內的「白讀層」與「文讀層」通常代表該語言在歷史上的不同時期中接觸當時代某種漢語(通常來自北方)的讀音,從而像地層一樣有所積澱而並存。例如閩南語原本保留三國時代、魏晉南北朝時代的漢字讀音,成為該語言的「白讀層」;至唐代以後又引進新一套可能與當時官話類似的讀音,便形成該語言的「文讀層」。

基本分類

由於不同歷史時期漢字標準音不同,文讀大致分兩種情況:
一、古代以《廣韻》為標準音,方言模擬《廣韻》的發音作為文讀音,官話區的文白異讀多為此種情況,閩南語的文讀也是保留唐朝官話語音。
二、元代以來以北方官話作為通用音,南方方言模擬官話的發音作為文讀音,比如上海話中“大衣”的“大”念做 [da],是文讀,接近國語;“大人”的“大”念做 [du],是白讀。第二種情況導致了北方方言文白異讀的現象較少,而南方方言則較多。

發展狀況

文白異讀這種由於詞語使用所造成讀音層次差異,一經形成,就體現為一種相互的競爭關係。 而往往在語言發展過程中文讀音的競爭力要比白讀音大,不斷侵蝕著白讀音系統,甚至於取代。也有少數地方的方言系統的白讀層占了上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