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百川

文百川(1899—1965年),字宗海,四川江安縣人。早年畢業於成都高等師範學校(即四川大學前身),曾受業於蜀中碩儒林山腴龔道耕向楚門下。畢生致力於教育事業,在四川教育界享有盛譽,歷任成都石室中學等多所中學語文教師及四川大學教授。嫻於辭章,精於語文教學,與陶亮生同被稱為成都教育界“黑白二將軍”。編有《中國文學史概要講義》等。1957年劃為右派,1962年摘帽,1965年秋去世,遺《天山精舍叢稿》共24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文百川
  • 別名:文宗海
  • 出生日期:1899年
  • 逝世日期:1965年
  • 職業:學者、教授、教育家
  • 畢業院校:原成都高等師範學校(四川大學前身)
  • 主要成就:畢生致力於教育事業,在四川教育界享有盛譽
  • 代表作品:《天山精舍叢稿》共24本
生平事略,師從名儒,

生平事略

文百川(1899—1965年)名宗海,四川宜賓江安縣人。百川幼年聰穎過人,過目成誦,應對便捷。十三歲能詩文,有“神童”稱號。1921年,從省三中畢業後,考入成都高等師範學校文科專業(即四川大學中文系前身),受業於蜀中碩儒林山腴龔道耕向楚門下,以其才思敏捷,文筆縱橫,備受器重。
1925年,畢業於成都高等師範學校。
1926—1932年間,先後在成都西蜀公學、賓明公學、上南市高中、省立一中、省立一師、成都公學、成都師範、省一女師、建國中學、成城中學、成屬共立中學、川大附屬女高等校任文史教員,及四川大學文學院國文教授等職,因各校爭聘,常同時兼任幾個學校的教席。
1933一1935年,歷任重慶大學講師,四川鄉村建設學院國文教授、川東共立師範學校(川東師範學堂)講師,講授《國學概論》和《文學史》。為發展教育事業,義務兼任重慶私立慈幼國小校長一年。
1935年秋,返回成都,至1940年,歷任成都縣中、省立成都中學、省立第一師範、省立成屆聯中、成城中學、石室中學、協進中學、天府中學、私立文典補習學校教師。
抗日戰爭期中,日機對四川各大中城市狂轟檻炸。成都各學校疏散到偏遠縣城中鄉村避難。
1941年,百川隨石室中學遷往新繁,在該校任教,併兼任新繁中學國文教員,直至1941年底。
1945年,因病不能勝任繁重的教學任務,避地大邑縣,在文彩中學執教半年,稍事休息。
1945年下期返蓉,至1947年,任省立成都中學、成城中學、蜀華中學等校高中文史教師。
1948年任川大中文系特邀文史教授,並擔任川大夜校特約教授,成城中學國文教師等職,直到解放。
百川長於寫作,對語文教學,更有專長,很受學生的崇敬,成績斐然。在四川教育界中,享有盛譽,和另一著名國文教師陶亮生齊名。川人稱譽他們為“黑白二將軍”。百川膚色肋黑,稱為“黑將”,陶亮生皮膚白,稱為“白將”。門生弟子滿蜀中,至今對他們的教育業績,還津津樂道,傳為美談。
解放後,繼續任教於成城中學(後更名成都市第十九中學),並當選為成都市東城區人民代表。1956年,成城中學為他執教三十年舉行慶祝會。
1957年的整風反右鬥爭,在鳴放階段,百川正病重住院治療沒有參加。出院後卻得到劃為“右派”的通知,剝奪了他的教學權利。1962年“摘帽”後,調成都市第十九中學(今成都市田家炳中學),也只能在教務處搞教學輔導工作,不能重上講壇。他抑鬱悲憤,縱酒自放,身體日見衰弱,於1965年秋去世。
百川終身從事教育,兩袖清風。逝世後除滿架圖書和遺著《天山精舍叢稿》外,別無長物。《天山精舍叢稿》共24本,是他一生的著作,有詩、詞、散文、論文、考注等多種著述。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成都十九中學為他平反了冤案。

師從名儒

這冊1944年印製的《霽園遺書·詩鈔》,扉頁有文百川先生親筆題字,送給他的老師向楚先生:“觙公吾師 函丈,門人文宗海敬奉。丁亥冬季於天池精舍。”
向楚(1876-1961),字先喬(仙樵),號觙公,重慶巴南區人,晚清舉人,同盟會會員,著名史學家,曾任重慶蜀軍政府秘書院院長、重慶討袁軍民政廳總務處長、孫中山大元帥府秘書、成都省長公署秘書長及政務廳長,國立成都高等師範學校、成都大學教授,四川大學中文系教授兼文學院院長、中國文科研究所所長、四川大學代理校長,四川省臨時參議會參議員。1949年後任四川省人大第一、二屆代表,政協四川省第一屆委員。1952年任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副館長。著有《巴縣志》(總纂)、《古韻分部及各家之短長得失概論》、《空石居詩存》等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