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水子

文水子

文水子是流傳在文水縣境內的一個獨特的民間樂種,因其源於並主要流布於岳村一帶,故又稱岳村子。當地人之所以將這種稱為" 子",有兩種解釋:一是因其獨特的演奏樂器小鈸當地人稱為"子";二是因擊打小鈸所發出的聲音而得名。文水子源於祈雨,與當地民眾的生產方式、生活習俗緊密相關,主奏樂器是一種罕見的小鈸(鈸碗大、鈸邊小),被譽為"三晉鑼鼓中的一絕"。文水子具有濃郁的黃土風情,其風格豪放雄渾,粗獷奔放,古樸厚重,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祭祀祈雨文化的縮影,傳承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文水子
  • 分類:民俗
  • 地區:文水縣
歷史溯源,使用的樂器,藝術特色,廣泛運用,傳承意義,現狀,

歷史溯源

文水子是岳村人古老獨有的民間打擊樂器合奏形式。產生於明嘉靖年間,迄今已有500年歷史。起初它是岳村人用來祭祀、祈雨的一種神鼓。由於祈雨儀式在當地民眾生產、生活中的獨特地位,"子"音樂一方面隨著祈雨文化代代傳承,並被當地百姓作為祭祀音樂,而保持其作為儀式音樂的莊嚴性;另一方面逐漸與民眾的生活習俗結合,成為迎神賽社和日常迎賓的儀仗音樂,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歷史的發展逐漸成為岳村人逢年過節、鬧社火、喜慶豐收等不可缺少的民間藝術形式。
在嘉靖年間,文水縣18個村的村民發起一場規模宏大的祈雨活動。即"接麻衣仙姑"。傳說,"麻衣仙姑"娘家是縣城東北二里外的桑村,因繼母娘虐待,她便跑到汾陽黃蘆山石室洞修練成仙。成仙后的仙姑廣施甘霖造福百姓,文水人便想請仙姑回鄉。不知何時定規之盛典,請仙姑回鄉需選拔18村民間藝術精品組成迎神隊伍,如能進入18家迎神隊伍,便是文水各鄉村民的榮耀。在這一活動中,岳村人自製了"子"樂器,創造了最簡便的舞蹈動作,打出了 子雛形,演出了以"雷公閃電"為題裁的一組表演,一舉奪魁。從此,歷代接仙姑回鄉都離不開文水子。文水 子的出現會使整個活動場面掀起高潮。多年來,岳村人把祖傳下來的 子看的比什麼都重要,大人小孩等都會拍子。只要村里一召喚,不論男女老幼,不論春夏秋冬都會跑到一起參加活動。

使用的樂器

子音樂使用的樂器有小鈸大鈸、大鐃、大鼓(雷公鼓),因其樂器的不同組合、獨特的敲擊方法和演奏姿勢等呈現出獨特的音響效果。經挖掘整理," 子"音樂現有《雷公閃電》、《烏雲翻滾》、《普降甘霖》、《喜慶豐收》等曲目。當地人以"陣"指稱子音樂演奏時的隊形變化,有"雙龍出水"、"二龍戲珠"等流動隊形和"方陣"、"菱形陣"等固定陣形,與祈雨內容極為契合。

藝術特色

作為一種民間音樂,文水子的主要樂器是一種在打擊樂器中罕見的特製小鈸、鈸面直徑約20公分,鈸碗直徑約16公分,重約3公斤,類似縮小的大鈸,具有激越剛脆的特點。由於鈸碗大、鈸沿小,捂出來的聲音為" "所以叫" 子"。在"岳村?子"樂器中還有大鼓,大鼓是用來指揮一切的。通常使用的大鼓直徑3尺左右。後來發展到1.5米。木製鼓框,兩面張牛皮,具有威武、渾厚的特點。演奏分正擊(發音為"咚")、輕擊或擊鼓邊(發音為"龍")和敲擊鼓幫(發音為"巴")三種。樂器還有大鐃、大鈸。大鐃人稱"鐃兒",鐃碗較小,不拴鐃巾。它有溫和、清亮的發音特點。大鈸俗稱"鈸兒"鈸面直徑約3l公分,重量為2公斤左右。鈸碗較大,拴環式繩制鈸巾,具有雄壯、強大、擴散的音響特點。
文水子的藝術特色是在演奏的聲效中,以大錘猛擊大鼓表示驚雷,以錘輕擊鼓面表示悶雷。大鐃大鈸的"擦擊"聲(抹、挽)模擬"風的迴響效果"和大鈸的"拋擊"模擬"閃電的視角效果",從而使整個擊樂在演奏中給人以風雨到來之際的各種自然變化和電閃雷鳴、風雨交加的藝術感覺。"擦擊",民間老藝人稱它為"挽抹"。"挽抹"分前挽抹、後挽抹兩種。演奏時其中一扇鐃在手腕的推動下,依半月形向前擦擊稱前挽抹,反之為"後挽抹"。在擦擊時要發出" "的聲音。每四拍擦一次,表演時隊員有時成騎馬蹲襠式、左右擦擊。有時為右前弓步,有時變為左弓步,腹前從下劃至右側,左臂經左上方繞至右側。有時雙腿成大八字,身體直立面向前方,雙手握鐃於胸前拋擊。在演奏中將鐃向上拋擊2、3米,最高可達5、6米。落下來其"聲"仍在點子上,不誤節拍繼續演奏。拋擊分"單拋擊"與"雙拋擊"兩種。"單拋擊"是在演奏中將一扇釵垂直向上"拋擊"。"雙拋擊"即雙釵同時脫手,這需要有過硬功夫和熟練的技巧方可掌握。還有一種是"悶擊","悶擊"也叫捂音,演奏時兩釵相對,然後輕輕一合,使擊釵後的餘音即刻消失。

廣泛運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岳村子被廣泛運用,同時被賦予了新的內涵,成為了當地受人們喜愛的民間藝術形式,影響逐漸從岳村擴大到了整個文水縣,成了"文水子"。文水子具有十分濃郁的黃土風情,其風格豪放雄渾,粗獷奔放,古樸厚重,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祭祀祈雨文化的縮影,傳承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

傳承意義

1991年後,文水子有了突破性的發展。精心設計了"弓步錯擊""跨虎擦擊""跳叉拍擊""童子拜佛""丹鳳朝陽"等舞蹈動作。在演奏上從原來的"擦擊""錯擊""挽抹""拋擊"等幾種技巧的基礎上,又設計了"磨擊""敲擊","刮擊""半擊","邊擊""對擊"等幾種特殊的演奏方法。在道具的改革上,隊員的手腕、腳腕上增加了腕鈴。還設計了"四海龍王、行雲布雨"的大鼓車,鼓車直徑3.5米,高1.8米,4個木雕大龍頭鑲嵌在鼓車四角,四條金龍緩緩升起一米多高,左右搖擺,噴雲吐雨,形象地渲染了"普降甘露"的深刻內涵,描繪了"人神共慶"的祥和之氣。同時又在表演隊伍的四角又增加上3尺大鼓4面。以渲染風雨到來之際的氣氛。在服裝上設計了一套別具風格的表演服裝,男人赤背坦胸、樹葉圍腰、頭戴柳圈、腳穿草鞋,胸前戴長命鎖,腿腕、手腕戴14個銅鈴。1998年後半年,在演出隊伍中參加了80多名本村婦女,服裝上男人戴長命鎖,女人胸前穿肚兜表示了一副遠古時代黃土人的裝束。

現狀

經過多年的恢復整理,文水子音樂多次參加全國性的比賽,頻獲殊榮,成為名符其實的鑼鼓精品,被譽為"三晉鑼鼓中的一絕",山西省鑼鼓四大精品之一。文水 子的曲譜和照片均被選入《山西民間鑼鼓集萃》、《山西民眾文化概述》、《藝術輔導》等資料中,並完成中央電視台和國務院對外辦拍攝的《岳村 子》專題片,全球發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