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圖像通信

數字圖像通信

《數字圖像通信》是2010年出版的書籍,作者是何小海。該書深入系統地介紹了數字圖像通信領域的基本理論和技術,並介紹了各種實際的數字圖像通信套用系統,全面地反映了相關領域近年來的最新進展及研究成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數字圖像通信
  • 外文名:Digital image communication
  • 作者何小海主編
  • 出版日期:2010
  • 頁數:353
  • 關鍵字:數字通信圖象通信
  • 分類:計算機通信>圖像通信
  •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全書涵蓋了數字圖像壓縮編碼的基本理論、先進技術,如熵編碼預測編碼變換編碼、矢量量化編碼、二維運動估計、基於內容的視頻編碼、小波變換編碼等;分析了圖像壓縮編碼的相關標準,如JPEG2000,MPEG-4和H.264等,介紹了圖像傳輸相關技術和圖像通信套用系統。本書論述層次清晰,注重基本理論和方法的講述,把握數字圖像通信領域目前新的發展方向,理論聯繫實際,圖文並茂,內容豐富新穎,形象生動地闡明了難懂的技術概念,有助於讀者對數字圖象通信技術的全面認識和理解。

目錄

第1章 圖像及圖像通信
1.1 圖像信號的基本概念
1.1.1 圖像信號的分類
1.1.2 彩色基礎及模型
1.1.3 圖像信號的表示
1.2 人眼視覺特性
1.2.1 相對視敏度
1.2.2 明暗視覺
1.2.3 對比靈敏度
1.2.4 解析度
1.2.5 可見度閾值
1.3 圖像質量的評估標準與方法
1.3.1 主觀評價
1.3.2 客觀測量
1.4 圖像通信系統
1.4.1 模擬圖像通信系統
1.4.2 數字圖像通信系統
習題1
第2章 圖像信號的分析與變換
2.1 圖像信號的數位化
2.1.1 採樣
2.1.2 量化
2.1.3 視頻信號的數位化表達
2.2 二維離散傅立葉變換
2.2.1 二維DFT的定義
2.2.2 二維DFT的性質
2.2.3 二維DFT的實現
2.3 離散餘弦變換
2.3.1 一維DCT
2.3.2 二維DCT
2.4 離散K―L變換
2.4.1 協方差矩陣
2.4.2 K―L變換關係
2.5 圖像的統計特性
2.5.1 圖像的自相關係數
2.5.2 圖像差值信號的統計特性
2.5.3 圖像的變換域統計特性
習題2
第3章 數字圖像壓縮的基本理論
3.1 圖像編碼理論基礎
3.1.1 圖像壓縮編碼系統的基本結構
3.1.2 信源模型及其熵
3.1.3 無失真編碼理論
3.1.4 有失真編碼理論
3.2 統計編碼
3.2.2 香農編碼
3.2.4 LZW編碼
3.3.1 正交變換編碼原理
3.3.2 K―L變換
3.3.3 離散餘弦變換(DCT)
3.4 線性預測編碼
3.4.1 線性預測原理
3.4.2 最佳線性預測
3.5 矢量量化編碼
3.5.1 編碼方法
3.5.2 碼書的設計
3.5.3 初始化碼書
習題3
第4章 靜止圖像編碼
4.1 二值圖像編碼
4.1.2 二值圖像的方塊編碼
4.1.3 JBIG標準簡介
4.2 灰度圖像編碼
4.2.1 幾種典型的灰度圖像編碼
4.2.2 漸進編碼
4.3 JPEG標準
4.3.1 概述
4.3.2 JPEG標準的基本框架
4.3.3 基於DCT的編碼過程
4.3.4 多分量圖像
4.3.6 DCT漸進模式
4.3.7 分級模式
4.4 基於分形的圖像壓縮編碼
4.4.1 壓縮映射
4.4.2 仿射變換
4.4.3 疊代函式系統
4.4.4 圖像的分形編碼方法
習題4
第5章 圖像的小波變換編碼及JPEG2000標準
5.1 圖像的小波變換
5.1.1 連續小波變換與反變換
5.1.2 多解析度分析
5.1.3 一維離散小波變換與反變換
5.1.4 二維離散小波變換與反變換
5.2 提升小波變換
5.2.1 提升格式的基本原理
5.2.2 構造的提升方法
5.2.3 傳統小波變換的提升實現
5.3 整數小波變換
5.4 小波變換編碼
5.4.1 編碼基本原理
5.4.2 小波圖像係數的特點
5.4.3 小波變換編碼的幾個主要問題
5.5 基於小波變換的零樹編碼
5.5.1 嵌入式小波零樹編碼
5.5.2 SPIHT算法
5.6 EBCOT編碼算法
5.6.1 概述
5.6.2 碼流的可分級性
5.6.3 量化和逆量化
5.6.4 塊編碼
5.6.5 率失真最佳化
5.6.6 層的格式和表示
5.7 JPEG2000標準
5.7.1 概述
5.7.2 JPEG2000的基本框架
5.7.3 圖像預處理
5.7.4 核心算法
5.7.5 碼流格式
5.7.6 感興趣區域
5.7.7 可伸縮性及容錯性
習題5
第6章 序列圖像編碼及運動估計
6.1 序列圖像編碼系統
6.1.1 視頻圖像壓縮的必要性
6.1.2 視頻圖像編碼系統的一般結構
6.1.3 視頻編碼方案分類
6.2 視頻圖像幀間預測編碼
6.2.1 幀間圖像預測編碼的依據
6.2.2 基於預測的編碼方法
6.2.3 運動補償幀間預測編碼
6.3 二維運動估計
6.3.1 二維運動估計的基本概念
6.3.2 基於塊的運動估計――塊匹配算法
6.3.3 基於像素的運動估計――像素遞歸方法
6.3.4 基於格線的運動估計
6.3.5 全局運動估計
6.3.6 基於區域的運動估計
6.4 基於波形的視頻編碼
6.4.1 三種常用視頻幀
6.4.2 基於塊的混合視頻編碼
6.4.3 編碼參數選擇
6.5 基於內容的視頻編碼
6.5.1 基於物體的視頻編碼
6.5.2 基於知識的視頻編碼
6.5.3 基於語義的視頻編碼
6.5.4 分層編碼系統
習題6
第7章 視頻圖像編碼標準
7.1.1 MPEG―x系列標準
7.1.2 H.26x系列標準概述
7.1.3 AVS標準
7.1.4 視頻編碼標準的套用和性能比較
7.2 MPEG―1視頻編碼和解碼
7.2.1 MPEG―1的系統結構
7.2.2 系統層
7.2.3 音頻層
7.2.4 視頻層
7.3 基於對象的視頻編碼標準MPEG―4
7.3.1 MPEG―4標準構成
7.3.2 MPEG―4視頻編碼中的分層描述
7.3.3 MPEG―4視頻編碼原理
7.3.4 套用情況
7.4 H.264/AVC視頻編碼新技術
7.4.1 概述
7.4.2 H.264的總體結構
7.4.3 H.264/AVC視頻編解碼器結構
7.4.4 幀內預測編碼
7.4.6 整數變換及量化
7.4.7 變換係數的掃描
7.4.8 環路濾波
7.4.9 熵編碼
7.4.10 H.264套用
習題7
第8章 圖像的傳輸技術
8.1 視頻傳輸中的差錯控制
8.1.1 概述
8.1.2 容錯編碼
8.1.3 信道傳輸層的差錯控制
8.1.4 解碼端的差錯掩蓋
8.1.5 編碼器―解碼器互動式差錯控制
8.2 視頻傳輸中的碼率控制
8.2.1 碼率控制概述
8.2.2 碼率控制的實現
8.2.3 碼率控制的模式
8.3 視頻的網路傳輸
8.3.1 視頻的傳輸模式
8.3.2 視頻的傳輸網路
8.3.3 網際網路上的數字視頻傳輸協定
習題8
第9章 數字圖像通信套用系統
9.1 數位電視
9.1.1 數位電視概述
9.1.2 數位電視傳輸標準
9.1.3 數位電視系統組成及關鍵技術
9.1.4 數位電視的常見分類
9.1.5 數位電視的套用
9.2.1 流媒體概述
9.2.2 流媒體工作原理及系統組成
9.2.3 流媒體的主要解決方案
9.2.4 流媒體的套用
9.3 IPTV
9.3.1 IPTV概念及特點
9.3.2 IPTV的系統架構及關鍵技術
9.3.3 IPTV與有線數位電視的異同
9.4.1 視頻監控概述
9.4.2 視頻監控的發展演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