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讓

敬讓

敬讓。禮貌用語。意指恭敬謙讓。“九戒”中就提到:一者克勤,愛國守法,是念真戒;二者敬讓,孝敬父母,是初真戒。《禮記·經解》:“是故隆禮由禮,謂之有方之士;不隆禮,不由禮,謂之無方之民,敬讓之道也。” 曾有著名和政敬讓的典故。敬讓,唐 敬暉之子,開元中為魏州長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敬讓
  • 拼音:jìng ràng
  • 注音:ㄐㄧㄥˋ ㄖㄤˋ
  • 解釋:恭敬謙讓
基本釋義,和政敬讓,唐·敬讓,

基本釋義

詞目:敬讓
繁體:敬讓
近義詞:禮讓 謙讓 推讓
反義詞:輕浮 傲慢 無禮
出處:《禮記·經解》:“是故隆禮由禮,謂之有方之士;不隆禮,不由禮,謂之無方之民,敬讓之道也。”
示例:《漢書·元帝紀》:“蓋聞明王之治國也,明好惡而定去就,崇敬讓而民興行,故法設而民不犯,令施而民從。”
典籍記載
蘇綽:慈愛則不遺其親,和睦則無怨於人,敬讓則不競於物。 三者既備,則王道成矣。
溢法:敬事供上曰恭。供奉也。 尊賢敬讓曰恭。敬有德,讓有功。 既過能改曰恭。言自知。執事堅固曰恭。守正不移。

和政敬讓

原文
唐,和政公主下嫁柳潭。安祿山陷京師,其姊寧國公主方嫠居,主乃寄三子於所親,以馬乘寧國,自與潭徒步驅之,日跋涉百里,潭供薪水,主供炊滌,以事寧國,卒免於難。肅宗有疾,主侍左右甚謹。詔賜田,以女弟寶章公主未有賜,固辭讓以與寶章,帝從之。
和政敬讓·蒙漢良書和政敬讓·蒙漢良書
和政恩撫孤侄,遠避朝權,授矢平賊,仗義諭盜,輸財助國,上疏恤民。憐布思之妻,策社稷之計,詔饋一無所取,善行不可悉述。余取其友愛,以愧姊妹之薄者。
白話解釋
唐朝的和政公主,嫁給了柳潭做妻子。安祿山造反的那一年,京城被攻破,和政公主的姐姐寧國公主的丈夫戰死了,寧國公主十分悲傷。和政公主便毅然將自己的三個孩子寄居在親戚家,自己和丈夫一起趕到寧國公主那裡,將寧國公主從淪陷的京城裡救了出來。逃離京城的路上,和政公主又把僅有的一匹馬讓給了寧國公主騎,自己和丈夫跟著馬步行,每日長途跋涉,但從不叫一聲苦和累。一路上,柳潭打柴汲水,和政就燒火做飯,服侍著姐姐寧國公主,終於,三人非常艱辛地走到了目的地而幸免於難。後來平定安祿山叛賊之後,肅宗做了皇帝,和政公主又很小心地服侍著肅宗皇帝,皇上病好,要賞賜和政公主良田百畝,但和政公主想到妹妹寶章公主還沒有田地,便懇求皇上轉賜予寶章,肅宗答應了。和政公主真是十分友愛姐妹啊!
其實和政公主的嘉德不止這些。平時,她就遠避朝權、授矢平賊、仗義諭盜、輸財助國、上疏恤民,真可謂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女子!在這裡只講了她友愛姐妹的美事,不過是為了警醒那些姐妹兄弟之情情薄者。

唐·敬讓

敬暉之子,開元中為魏州長史。先是周利貞受命殺敬暉後,開元初以酷吏罷官,起復後為辰州長史。一次敬讓與周利貞受命殺敬暉後,開元初以酷吏前奏道:“周利貞希奸臣意,枉殺先臣暉,惟陛下正罰,以謝天下。”左台侍御史翟璋秦:“讓官小職微未將大臣監引越位奏事,應依法嚴處。”玄宗李隆基道:“敬讓為父訴冤應該矜憐,違犯朝儀也應處分。”罰讓俸金三月,科周利貞枉殺大臣罪,賜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