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德鎮

敬德鎮

敬德鎮位於廣西省百色市德保縣西北部,東連古壽鄉,北接朴圩、巴頭鄉,西靠扶平鄉,南與靖西縣毗鄰。鎮政府所在地距德保縣城43公里,全鎮下轄13個行政村204個自然屯,236個村民小組4266戶,2002年末總人口20469人。全鎮總面積147.89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積20310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敬德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廣西省百色市德保縣
  • 下轄地區:轄13個行政村
  • 電話區號:0776
  • 郵政區碼:533000
  • 面積:147.89平方公里
  • 人口:20469人
  • 方言:壯語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機場:百色田陽機場
  • 火車站:百色站
  • 車牌代碼:桂L
簡介,下轄單位,自然氣候,自然資源,人文歷史,地方民俗,基礎設施,農業發展,

簡介

敬德鎮農業主種玉米、稻穀、豆類、薯類。礦藏資源有鋁土礦等。土特產有八角茴油、油茶、山楂果、紅心李等。其中山楂果和紅心李種植面積和產量居全縣之首。改革開放以後,該鎮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烤菸、甘蔗、八角茴油和山楂果等生產。特別是烤菸生產,已成為該鎮的一大農業支柱產業。2011年,該鎮種植烤菸面積近萬畝,產量達1.29萬擔,產值1200.6萬元。同時該鎮還大力種植山楂、八角等,全鎮擁有山楂果面積8468畝,八角茴油林25200畝。全鎮已形成“田地有烤菸,石山種山楂,土坡種八角”的農業發展格局。
敬德鎮

下轄單位

敬德鎮於2005年6月合併扶平鄉後,下轄20個行政村,包括:敬德村、古甘村、凌懷村、雅里村、多匠村、務洞村、那暖村、渠岩村、隴洞村、巴寧村、隴正村、密安村、多浪村、扶平村、馱良村、大紅村、馱信村、農安村、中力村、念歸村。
敬德鎮敬德鎮

自然氣候

敬德鎮位於德保縣境西北部,為雲貴高原余脈,最高峰黃連山,海拔1616米;東南屬雲嶺山系,摩天嶺叢山環繞,最低山嶺海拔912米,全境西北高,東南低,鑒河由西到東貫穿全縣中部,形成一塊狹長的谷地。全縣為喀斯特地形。主要有峰林谷地、峰叢窪地、土被山三種基本類型,其中又以石山為主。敬德鎮具有熱帶、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特點。年均氣溫為18℃至21℃,最高氣溫37℃,最低氣溫一2.6℃;年均降水量為1462毫米,年無霜期330.7天,年均日照1527.7小時,太陽輻射總量101.91千卡/cm2,十分適宜農林牧漁業生產的發展。全縣共有河流31條,主要河流為鑒河,縣內流程全長76公里,流域面積2166平方公里,水資源蘊藏量為13.71萬千瓦,可開發利用量為2.73萬千瓦,現已開發1.31萬千瓦。
敬德鎮敬德鎮

自然資源

敬德鎮物產資源豐富,主要名優土特產品有八角、茴油、蛤蚧、矮馬、田七、蛤蚧雄睪酒、黑糯米酒等。 八角:一年一收,可成顆使用,也可製成八角油做香料,用其配成中藥、名酒,用途甚廣。1997年全縣已種植八角茴油林28萬畝。天保茴油是世界名貴香料,被譽為天然香料大王,有“法國香水沒有天保茴香油不香”之說。1964年德保被廣西區定為茴油生產基地。目前該縣建成八角茴油基地28萬畝以上,產品遠銷世界各國。該縣香料集團已於1997年兼併了那坡縣香料廠,開發生產茴香醛和21℃凍點的茴香腦,年產值5000萬元。八角茴油生產是德保縣的支柱產業之一。
敬德鎮敬德鎮
蛤蚧:是該鎮的特產之一,與別的地方不同,這裡的蛤蚧腳有五趾,是五爪蛤蚧,具有補腎、壯陽、定喘功能。
矮馬:是該鎮的名貴畜種,體矮而健壯(最矮為80厘米),體態勻稱、結實,性格溫馴,具有較高的觀賞、旅遊玩騎價值,在國際市場有競爭能力。
蛤蚧雄睪酒:是利用本地五爪蛤蚧雄睪加工浸泡米酒製成的藥酒,具有補肺氣,益精血之功,對治療遺精陽萎、腰酸膝軟、神經衰弱有廳效。1988年榮獲香港名酒博覽會金獎,被評為中國文化名酒稱號。黑糯米酒:有天然色素,醇香,富含18種胺基酸和葡萄糖,具有健腦活血、養顏益壽之功效,尤其對年老體弱者和產婦滋補效果特佳。1998年獲得中國文化名酒稱號。
敬德鎮敬德鎮
德保蘇鐵:發現於百色市德保縣敬德鎮扶平村,一座叫郎卡瑪的石山,在這片石山上,這種其貌不揚的植物,大家都對它熟視無睹。牛羊不吃,村民們不用。是中國特有的珍貴物種,屬於國家一級保護物種。就因為太珍貴,它也被稱為“植物中的大熊貓”或“活化石”、“植物恐龍”。
主要礦產資源:銅礦金礦鐵礦、煤礦、錳礦、磷礦、銻礦、水晶礦、鋁土礦、生晶石礦、大理石礦等21種,現已探明銅礦儲量1364.70萬噸,錳礦儲量163萬噸,大理石礦儲量2590萬立方米,鋁土礦儲量6004萬噸,重晶石儲量3000萬噸。現已開採的有銅礦、硫鐵礦、大理礦、重晶石礦等。鋁土礦的開發在即,投資150億人民幣的亞洲最大氧化鋁礦——桂西鋁工程已經於2003年11月在德保剪彩,即將動工建設。

人文歷史

德保秦屬象郡,晉屬興古郡,唐為廢凍州,宋建鎮安峒,元為鎮安路,明為鎮安土府,清康熙二年(1663年)改土歸流,為鎮安府,清乾隆四年(1739年)設天保附廓縣,是清代廣西18個府的治地之一。1951年8月敬德縣和天保縣合併,各取一字而得名。德保縣東部與田東縣、天等縣接壤,西部與靖西縣相連,北面同田陽縣、右江區毗鄰。北回歸線橫穿本縣足榮、那甲、巴頭、敬德等鄉鎮。縣人民政府設在城關鎮,距離百色市政府129公里,是邊境地區靖西、那坡縣與百色右江河谷相連線的咽喉要道。德保縣城目前來說還是屈指可數的壯語縣城之一,從農村到縣城,從縣政府到街坊、從機關單位到學校都以壯語為主要交際語。不過近年來隨著漢語國語的普及,敬德鎮國語的使用頻率開始提高,隨著桂西鋁的建設,必然有大量的外來人口進入,勢必會改變昔日的語言狀況。對於德保來說,如何以健康的語言心態去對待自身的母語壯語以及漢語國語的關係也是非常重要的,在確保壯語母語得到傳承的同時,學好國語也是很重要的。那種為了說國語而放棄壯語母語,或者為了保護母語而拒絕學習國語的做法都是不健康的語言心態,和本地人在一起堅持說母語,和外地人打交道積極用國語,是值得提倡的。
敬德鎮敬德鎮

地方民俗

德保縣民情淳樸。縣內壯、瑤民族風俗各異。
稻作風俗有開耕、播種、祭青苗、洗剪具等。祭青苗在農曆七月間,舊時閉城門,禁行人,戶間各戶烹腸煮酒于田間聚飲,一日而罷。
飲食風俗有打血、筐燙肉、血腸、酸肉、酸魚、霉乾菜、竹棒飲、豆腐團、麥茂、米茂、南瓜甜酒、南瓜雞、金鍋飯、馬由炒冷飯、打菜包、珍珠酥、糯米炒油肝、五湖四海、紅薯窯、花生窯等。
婚俗中有答歌為婚,結婚中有定婚禮、結婚、包辦婚禮,還有分姓、送種子、哭嫁、拜別父母、賞新娘、三朝回門認新等各俗。
生育風俗中有安神、求花、出生小孩、滿月、百日、盤花扣銷、、掛彩等習俗。
節日慶賀習俗除夕、元宵、土地公、掃墓、端午、牛魂、中元、中秋、霜降、送灶王等風俗各異的節日。牛魂一節每年於農曆五月舉行,是日,鄉間各戶染五色糯米飯,宰豬祭禮供奉耕牛,用雞、鴨肉來犒勞耕牛。小孩則拿雞肉、五色飯到野外聚餐。俗稱“收牛魂”。送灶王節於農曆十二月二十三舉行,各家燒香點燭,用酒、肉等祭品送灶王上天。次日到除夕,各戶就為先禁忌地修房、打掃庭院。
社交風俗有:交同年、交情意、認乾爹娘等。山歌對歌習俗多在歌圩節,全縣共有小孩、青年、老人慾圩節29個,是廣西歌圩最多的縣份之一。從正月二十七日至四月二十六日,各地有間隔地舉辦斗歌、情歌等會唱和賽歌,還有自由對唱等。
【文化活動】
德保縣的文化、藝術活動,歷來相當活躍,民間的戲曲更是豐富多彩,流傳於本縣的地方戲劇和歌舞主要有壯劇、木偶戲、末倫、撈蝦舞、山歌等,而以壯劇和山歌尤其為民眾所喜愛。德保壯劇屬南路壯劇,俗稱“呀嗨戲”或“馬隘戲”,它具有濃郁的民族風俗和地方特色,很受民眾歡迎,現壯劇常用的唱腔曲調有馬隘調、平板、嘆調、喜調、哭調、採花、高腔等,拌奏樂器有馬骨胡(是主奏樂器),配樂器有土胡、二胡、三弦或秦琴及笛子等。演奏時具有和聲色彩,深厚悠揚,悅耳動聽,很有民族情感。德保山歌民間叫“吟詩”或叫“唱歡”,在壯家瑤寨,男婚女嫁、勞動生產、逢年過節、談情說愛等場合,多以山歌來表達喜慶、歡樂、愛情等。壯族山歌分為南路山歌、北路山歌系。南北路山歌都以七言為一句,有平仄、有押韻。南路山歌以四句為一首,以兩人為一組合唱,有高低聲兩部,唱出的山歌高亢、激情、清雅、動聽。北路山歌以八句或十句為一首,一般以3至7人為一組來合唱,有高低兩部聲,歌聲雄壯、穩定、悠揚、振奮、引人。山歌歷來是採取自唱、對唱、合唱的形式,通過山歌抒發感情、讚頌好人好事、抨擊時弊、揭露壞人壞事。近年來,在各鄉鎮歌圩、春節或其他重大節日,縣、鄉、村分別舉辦山歌比賽,吸引成千上萬聽眾,很受民眾歡迎。
【民眾體育】
德保縣是崇尚體育運動的傳統縣份。流行於農村的民眾體育活動項目以籃球、陀螺、雞毛毽、舞獅為主,尤其以籃球最為活躍。還在民國時期,德保縣(時為天保縣)組隊參加廣西第六區籃球賽榮獲了第一名。解放後,德保縣城鄉籃球活動更為活躍,大凡中心國小所在地和較大的自然屯,都建有籃球場,大的村屯有男女籃球隊,每逢工餘閒間,屯與屯互訪。每到重大節日各鄉鎮均舉辦籃球賽。此外,全縣中國小校每年還舉辦“萌芽杯”小學生籃球賽,中學生籃球賽等。近兩年來,全縣農村民眾利用傳統歌圩節舉行籃球賽更是盛況空前。全縣18個鄉鎮都有自己傳統的歌圩節,各鄉鎮的歌節時間分布各不相同,每逢歌節,附近鄉鎮都會派出本鄉鎮的籃球隊、山歌隊前去捧場,每次比賽都有10支以上球隊參加,農村里就流行著這么一句話來形容德保籃球的盛況,“哨聲不斷,賽事不斷,友誼不斷”。歌圩節籃球比賽大部分經費民眾自籌,也有鄉鎮和部門的資助,一般歷時3—5天,觀眾少的一萬人次,多的五萬餘人次。 2003年10月,德保縣組織代表團參加全市“十個千”文體活動,獲男子籃球比賽第一名殊榮,得到了市領導的表揚。自治區體育局、廣西體育彩票中心對德保縣農村籃球運動發展工作也給予了充分的肯定,決定從2004年起,每年在德保舉行一次全縣農村籃球聯賽。今年德保縣“中國體育彩票杯”農村村級籃球聯賽是德保目前為止規模最大的一次農村村級籃球聯賽。
【旅遊景點】
有雲山疊翠、鑒水瀠洄、獨秀擎天、響泉流韻,還有新辟的曲橋柳陰、西湖回瀾、響水瀑布、虎洞酒香、吉星奇洞等旅遊開發景點以及代表百粵民族的百粵坡,吸引眾多騷人墨客。
雲山壯話叫“珠山”,就是珠寶之意,它與屹立於縣城以西3公里處的西山為姐妹山,相傳兩姐妹從雲南一路賞景而來,妹妹來到小西湖時,見到那裡風光嫵媚,留足觀看,便化為今天的西山,是德保十景之一,名曰“西山夕照”;姐姐來到今天的德保縣城,回首看著妹妹便凝注在這裡,成為今天獨秀峰,也為德保十景之一,名曰“獨秀擎天”,獨秀峰,又名珠山,位於縣城偏北,為雲山配岳。山峰像一支青筍,山腰峭壁鐫“雲山”二字,下有“配岳”兩字,筆跡遒勁。獨秀峰山岩玲瓏,幽勝天成,石縫罅間,盤生古榕佳樹,四季蔥鬱。峰腳正南面,有天然岩洞,叫毓秀岩。由此洞向左走約百來步,有石級直上至慈雲洞,洞內建有李真人閣和觀音閣。由慈雲洞沿石級往下二十餘級,右邊有一亭閣叫紫霞亭,亭後有一聯:“名高北斗星辰上,詩在千山煙雨中。”民國29年,紫霞亭被日本飛機炸毀,由此亭左躡上二百餘級,有一天然洞,叫流雲洞。洞中豁然,別有天地,穿洞而出,倚崖建有一宮閣,名叫鐘靈閣。清代和民國年間在此祀關聖帝君與諸葛武侯。閣中掛明代青銅鐘和清代鐵鐘各一口。鐘靈閣右側是八仙宮,為獨秀峰最大宮閣,置身於此,憑欄縱目,遠處層巒疊嶂,田疇村舍,錯落有致,腳下樓宇參差,鑒水環抱城郭,令人陶醉在詩畫中。從八仙宮右側拾級而下,有一天然小洞,名為古佛洞,為祀福壽三星之地。該勝跡清代時建有各種式樣宮閣8間,現存3間,改建1間,有歷代名人詩題、字刻石33幅,其中明代1幅,清代30幅,解放後2幅。清代著名文學家、詩人、歷史學家趙翼的《獨秀山古榕樹歌》詩曰“秀山聳削無寸土,其上乃有榕樹古。咄爾托根何奇哉!不以土植以石栽……”,讚美獨秀峰優美景色。
又叫“鑒水瀠洄”,源頭出自都安鄉三合村的鑒山腳下,其水河床瀠洄如帶,水質浩白如鏡。其主要風景點有鑒隘塘(今三合電站處)、小西湖、響水瀑布等。趙翼曾有《鑒隘塘瀑布》一首詩曰“惜哉遠落蠻徼內,未與天台廬阜名爭馳……”盛讚弦目驚心的鑒河飛瀑奇景,“響水瀑布”灘地全長400多米,有四處瀑灘,灘寬30米左右,間隔約100米,灘頭兩岸,稻田井然,岩灘礁石上布滿著潔如綠珠的葛仙米,水從數丈高崖灘瀑跌而下,震聲如雷,潔花如梅,煙雨如氳,每當晨曦折照,虹橋披金,美不勝收。
曲橋柳蔭俗稱九曲橋。鑒河緩緩地流過千山萬壑。到德保縣城東形成一個大迴旋,注成無數洲嶼。1981年利用這天然景觀建曲橋迴廊300米,鐵索橋30米。石拱橋三座,把十多個沙洲和小嶼肩連為一體,行道間,植棕櫚、楊柳、小葉榕、相思、斑竹、木棉等南方特有園林樹種,小嶼間,起碧漣等榭亭,河面上立當地民間傳說中珍姐撈蝦塑像。這裡一年四季碧水漣漪,修竹蓊蔥,榕蔭匝地,采禽翔伏。度步於此,忘城市之喧囂,喜林泉之在目,82年開放遊覽時,時任廣西壯族自治區副主席羅立斌撰聯:“鑒水廉泉培懿德,芳山勝跡保文明”。
吉星岩吉星岩前的一棵千年古桐和一棵桑樹王就象是吉星岩的兩個守護神,巍然矗立,直插雲天,陽光從茂密的枝葉中點點滲透,閃爍迷離。吉星岩洞口開闊,洞頂高懸,岩口順著滕蔓滴下的水連成珠鏈,仿佛古代美女額頭的絢麗裝飾。進入岩洞,裡面的萬千氣象令人嘆奇。大小鐘乳石林次櫛比,姿態栩栩如生,高大的“神象”,多彩的“海底珊瑚”、一望無際的“黃土高原”、黝黑的“天下第一鐘”,就如同技藝精湛的石匠潛心雕鑿出來的作品一般,那么逼真而富有意趣。2003年底,吉星岩被評為百色18大景點之一。投資5000萬元的吉星岩開發區已完成規劃評審。
老虎洞因洞內鐘乳石紋樣與虎皮極為相似而得名。德保酒廠的天然酒窯,有中國最大的恆溫酒窯之稱。幽深的洞內,壇壇美酒暗香浮動,開啟之日定是天地同醉。正是"老虎洞內深酒巷,新醅陳釀醉八方"。德堡山明水秀,明麗的山水自然出好酒。2003年底,老虎洞景區通過自治區旅遊局規劃評審。2005年初,德保縣招商投資500萬元開發老虎洞的“紅色旅遊”項目,老虎洞成為連線百色右江旅遊帶與靖西、那坡旅遊帶的必經之地。
紅楓林德保境內約有十萬畝紅楓林,每年10月至次年2月,德保紅楓五顏六色,披滿山頭。故有德保紅葉賽九寨的說法,2004年,德保縣開展紅葉攝影活動後,大批區內外攝影愛好者和旅遊觀光客雲集德保,德保紅楓已逐漸成為百色紅色之旅的一個瞧點,成為繼華銀鋁業工程後世人注目的一張德保新名片。
題圖:德保縣田園風光

基礎設施

該村注重基礎設施建設。一是興建地頭水櫃和飲水池52座,總容量3120立方米,可灌溉面積130畝,二是投工投勞進行飲水改建工程,解決村里8個自然屯1600多人的飲水難問題,三是發動民眾沼氣池,改善生態環境。僅2005年全村就新建沼氣池62座,四是發動民眾修建公路,解決民眾行路難問題,去年來修建村屯公路3條,總長13公里,解決了5個自然屯的行路難問題,五是投資5萬元修建5.6公里農毛渠,為本村的農業生產及產業結構調整提供了用水保障。

農業發展

地處德保縣西北部的敬德鎮,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和生態優勢。該鎮大力發展綠色高效生態農業,全力打造綠色經濟產業,已經形成了烤菸、劍麻、山楂、八角、油茶等 “五個萬畝”種植基地,綠色產業已成為該鎮經濟發展的中流砥柱,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奔小康闖出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
改革以前敬德鎮農產品結構單一,糧經種植結構不合理,農民增收緩慢是多年來困擾敬德鎮農業經濟發展的一大難題。為解決這個難題,敬德鎮圍繞氣候資源優勢,經過充分調研和論證,對全鎮的農業產業布局進行了進一步明確定位,按地質類別把全鎮劃分成3個不同的經濟帶。在丘陵山地、土地貧瘠、水源缺乏地帶,種植山楂、劍麻等耐旱作物;在地勢平坦、土地肥沃的地帶種植優質烤菸;在水質充分、地勢陡斜的土坡地帶,則種植油茶和八角茴油樹。
立體布局的特色產業發展已初顯成效,全鎮已經形成1.1萬畝烤菸、1.12萬畝劍麻、1.2萬畝山楂、3萬畝八角茴油林和2萬畝油茶林的“五個萬畝”種植基地。2007年,全鎮菸葉收購量達20680擔,總產值達1086萬元,收入超1萬元的農戶就達420戶,農民人均增收357元。目前,該鎮的山楂果種植面積和產量已躍居全縣之首,1萬多畝的山楂果每年可實現產值1000多萬元。該鎮在近3年來每年實施八角茴油林低產改造均超過7500畝,每年的八角產值均超過1500萬元。針對大多數林農對油茶林“只管收入,不懂付出”,致使全鎮一些油茶林呈現出“老、稀、雜、病”的現狀,該鎮還積極引導林農實施油茶低改和新造,通過增大復墾力度來提高油茶產籽數量,增加農民收入,如今,每年可生產茶油萬餘公斤。通過爭取扶貧開發部門的支持,2007年,全鎮一次性移栽370萬株劍麻,種植面積達1.12萬畝,預計2年後就可有收成。通過打造“五個萬畝”種植基地,該鎮在德保縣城西北部豎起一道綠色的屏障,“綠色銀行”效益初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