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關於加強農村學校體育衛生工作的幾點意見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九五”期間,各級教育部門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認真落實《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和《學校衛生工作條例》,以“普九”為契機,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進程中,重視發展農村學校體育衛生工作,使我國農村學校體育衛生工作出現了可喜局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教育部關於加強農村學校體育衛生工作的幾點意見
  • 外文名: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bout several ideas to strengthen the rural school sports health work
  • 文  號::教體藝[2002]9號
  • 發布日期::2002-6-26
基本信息,內容,

基本信息

發文單位:教育部
文 號:教體藝[2002]9號
發布日期:2002-6-26
執行日期:2002-6-26

內容

但是,由於我國絕大多數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較低,辦學條件較差,特別是一些地方和學校教育觀念落後,對學校體育衛生工作重視不夠,因此,從總體上講,我國農村學校體育衛生工作仍是整個學校教育工作中相對薄弱的環節。為切實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和《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要求,儘快改變我國農村學校體育衛生工作的薄弱狀況,現提出以下意見,請各地根據本地教育的實際情況認真研究、落實。
一、提高認識,轉變觀念,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和基礎教育新課程標準的實驗推廣,開足開齊體育課並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實施素質教育,就是要認真貫徹黨的德、智、體、美等諸方面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學校體育是黨的教育方針的重要方面,是素質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缺少體育的學校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也就談不上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了加強學校體育,促進青少年學生的全面發展,我部在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改革中,增加了體育課的課時,更加突出了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目前,基礎教育新課程標準正在全國實驗。在不斷擴大實驗和推廣的基礎上,將於2005年在全國實行。各地要在新課程標準的實驗、推廣過程中,高度重視體育課課時的落實。到2005年農村中、國小校必須按照基礎教育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開足開齊體育課,並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二、採取有效措施,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學質量,教師是關鍵。農村學校體育教師數量不足、質量不高是制約農村學校體育工作開展的瓶頸,各地應採取有效措施予以解決。2005年前,要按國家有關規定配齊體育教師。規模較小的農村國小,可採取中心校體育教師巡迴教學和兼職教師經過培訓上崗的方式解決師資問題。要有針對性地加大對農村學校體育教師的培訓力度。在“園丁工程”的實施中,各地應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培訓計畫,力爭在2005年前,使農村中國小體育教師普遍接受一次專業培訓。
三、堅持因地制宜原則,認真做好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儘快改變我國農村,特別是西部地區農村落後的生活方式、衛生習慣和衛生條件,是我國農村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實施素質教育的一項基礎性工作。認真做好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是完成這一任務的有效途徑。近些年來,許多地方對農村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高度重視,在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經驗,取得了很好的成績。此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將衛生和健康教育的內容滲透到國家級課程的相關學科中進行,解決了一些地方健康教育不落實的問題。考慮到廣大農村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各地應在地方課程中安排必要的課時,以進一步加強農村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
四、加大投入力度,保證體育、衛生和健康教育的教學條件。各地應加大對學校體育、衛生和健康教育的投入,保證場地、設施能夠滿足體育、衛生和健康教育的教學需要。2005年前,中心國小以上學校(含中心國小)要按照國家器材配備標準,配齊體育、衛生和健康教育的器材。農村國小應有基本滿足教學需要的場地和器材。要積極倡導和鼓勵學校和學生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因地制宜,修舊利廢,自製體育器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