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現象學

教育管理現象學

《教育管理現象學》是2010年由重慶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天平。

基本介紹

  • 書名:教育管理現象學
  • 作者:楊天平
  • 出版社:重慶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0年12月1日
  • 頁數:259 頁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62459439, 7562459436
  • 叢書名:面向實踐的教育管理叢書
  • 尺寸:23.8 x 16.8 x 2.2 cm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媒體評論,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教育管理現象學》主要內容簡介:現象學一詞最早出現在1764年亨利希·拉姆貝特的著作《研究與描述真理以及區別錯誤與假象的新工具或新觀念》中,由希臘文Phainomenon演化而來,其意為“顯示在經驗事物中者”,是討論現象的學問,是關於假象和假象的各種形式的理論。1786年,康德在《自然科學的形上學原理》一書中,用現象學指運動在時間中顯現的相對性與絕對性問題的科學。1807年,黑格爾出版《精神現象學》一書,看法與康德相背。他認為,現象和本質是同一的,本質必然表現為現象,現象也都反映本質。因此,現象學是通過對精神表現方式的研究而認識精神自身的一門學問。也就是說,不論是自然還是精神等事實,皆是遠離的顯現,此顯現過程即為現象學的研究領域。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現象學概述
第一節 現象學的產生
第二節 現象學的發展
第三節 現象學的界說
第二章 現象學關聯
第一節 現象學與後現代理論
第二節 現象學與批判理論
第三節 現象學與解釋學
第四節 現象學與人類學
第五節 現象學與敘事研究
第三章 教育管理現象學
第一節 教育管理現象學的產生
第二節 教育管理現象學的方法
第三節 教育管理現象學的啟示
第四節 教育管理現象學的不足
第四章 格林菲爾德革命
第一節 生平簡介
第二節 觀點述評
第五章 霍基金森價值論
第一節 生平簡介
第二節 教育管理價值論
第六章 福斯特批判理論
第一節 生平簡介
第二節 教育管理批判論
第七章 現象學步入教育管理學的路徑:文化理論
第一節 企業文化:現象學的理解迷宮
第二節 道德領導:了解現象學之餘
第八章 范梅南現象學教育學
第一節 現象學教育學界說
第二節 現象學教育學舉要
第三節 現象學教育學特徵
第九章 一位中學校長的成長曆程
第一節 包校長的成長軌跡
第二節 教育感悟
第三節 “我”的解讀與思考
第十章 “洋思奇蹟”的締造者
第一節 走進蔡林森
第二節 “洋思奇蹟”背後
第十一章 被壓抑的瑞典支持型男性領導
第一節 學校領導者的角色
第二節 以教師的眼光看領導
第三節 教育者性別差異的討論
第十二章 一位校長的時間管理
第一節 問題選擇
第二節 現象描述
參考文獻

媒體評論

哲學必須有能力將它的普遍命題的大鈔票換成接近實事分析的小零錢;純粹現象學展示了一個中立性研究的領域,在這個領域中有著各門科學的根。
——埃德蒙德·胡塞爾(E.Edmund Husserl)

作者簡介

楊天平,浙江師範大學發展規劃處處長、教育經濟與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浙江省高等教育學會常務副秘書長,美國學術刊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adership in Education:Theory&Practice通訊評審專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同行評議專家、教育部重大課題攻關項目招標評審專家、中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會常務理事、浙江省教育管理研究會副會長等。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0餘項。在《外國教育研究》等刊物上發表譯作約11萬字,在人民出版社、重慶大學出版社等出版專(譯)著10餘部;在《教育研究》《馬克思主義研究》等刊物上發表論文300餘篇,其中,在外刊和CSSCI源刊上發文60餘篇,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等全文轉載20餘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