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符號控制與認同

教育、符號控制與認同

《教育、符號控制與認同》是2016年3月3日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英國作家巴茲爾·伯恩斯坦。

基本介紹

  • 書名:教育、符號控制與認同
  • 作者:[英]巴茲爾·伯恩斯坦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年3月3日
  • 定價:48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300-15181-6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伯恩斯坦所著的《教育、符號控制與認同》提出了符號理論、教學機制、再語境化場域、認同、縱向話語與橫向話語等極具原創性的概念,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思考架構,便於探究和解釋教育變革及其衍生的問題,啟迪更具意義的實證研究;進而審視教育變革的社會基礎,理解各方教育論述與認同之間權力結構與互動的糾葛。本書在理論上,讓我們更能體會教育社會學的全新風貌;在經驗上,開啟我們思考教育變革更具深度和廣度的觀點;在實務上,可以幫助師資培育者應教改所需,建立不同的師資培育方式,提升師資培育水平。

作者簡介

巴茲爾·伯恩斯坦(Basil Bernstein,1924—2000) 英國著名教育社會學家,倫敦大學教育社會學榮譽退休教授。終生致力於研究政治經濟學、家庭、家庭與學校教育之間的相互關係,其研究影響了整整一代教育社會學家。一生獲得眾多榮譽博士學位和獎項,美國社會學協會教育社會學分會在2001年8月為其頒發威拉德·沃勒(Willard Waller)獎,表彰其終身成就與貢獻。

圖書目錄

目錄
第一部分 走向教育社會學理論
第一章 教育符號及其實踐模式
引言
權力與控制
分類與架構
分類:一些例子
架構
教育符號
符號與變化
符號與意識
傳遞與學習
符號與研究
結論
注釋
附錄:教育文化與教育符號
第二章 教學機制
引言
語言機制和教學機制
教學機制的規則
結論
注釋
第三章 知識教學化:再語境化的研究
引言
知識、定位與作者
能力:它的社會邏輯
教學模式:能力與表現
模式及其類型
模式、對立與認同
再語境化場域及其動力
國家與再語境化
結論
注釋
第四章 官方知識與教育認同:再語境化的政治
教育認同
回溯性教育認同
展望性教育認同
去中央化教育認同
去中央化市場
去中央化治療性認同
模式的套用
地方認同模式
去中央化認同
工具性
治療性
回溯性認同
基要主義
精英主義
展望性
結論
注釋
第五章 論三學與四藝:知識與認識者之間的分離
第二部分 理論與研究
第六章 符號與研究
引言
理論的標準
家庭控制模式:早期概念
學校結構模式
教育符號模式
教育符號與研究
分類與架構的發展
符號獲得模式
教育符號、認知、實現規則與研究
基本概念
生產場域與符號控制
場域與研究
教學話語的建構模式
教學話語:研究
回顧
注釋
附錄
第七章 研究與描述語言
引言
研究經濟學
描述語言
研究方式
一個說明
討論
結論
附錄:子系統網路
第三部分 批判與回應
第八章 社會語言學:個人觀點
附錄
注釋
第九章 縱向話語與橫向話語
引言
縱向話語與橫向話語
話語與知識結構
橫向知識結構:強語法與弱語法
橫向知識結構:變化和取向
教育中的縱向話語與橫向話語
結論
注釋
第十章 符號及其定位:誤識的個案研究
引言
盲目崇拜
符號與模糊性的限制物
規則與教學實踐
規則與教學話語
符號概念與特定模式
“獨斷性”的概念
結論
注釋
附錄
第四部分 附錄
第十一章 伯恩斯坦訪談錄
引言
後記
參考文獻
索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