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績

敗績

敗績,漢語辭彙。

拼音:bài jì

指打了敗仗;潰敗;失敗的記錄等。

見《左傳·莊公十年》:“齊師敗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敗績
  • 外文名:debacle
  • 繁體:敗績
  • 拼音:bài jì
  • 注音:ㄅㄞˋ ㄐㄧˋ
基本解釋,引證解釋,詞義溯源,

基本解釋

1、指軍隊潰敗。
2、指事業的敗壞、失利。

引證解釋

  1. 指軍隊潰敗。
    ①《書·湯誓》:“ 夏 師敗績, 湯 遂從之。” 孔 傳:“大崩曰敗績。”
    ②清 昭連 《嘯亭雜錄·楊誠齋軍門》:“ 孫 壯其言,因與賊戰,乃至敗績。”
    ③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十六篇:“八仙‘火燒東洋’,龍王敗績。”
  2. 指事業的敗壞、失利。
    ①《楚辭·離騷》:“豈余身之憚殃兮,恐皇輿之敗績。” 王逸 註:“皇,君也;輿,君之所乘,以喻國也;績,功也。”
    ②晉 葛洪 《抱朴子·廣譬》:“故 蔣琬 敗績於百里,而為三台之標; 陳平 困瘁於治家,而懷六奇之略。”

詞義溯源

古文與現代文的明顯不同,就是現代文看起來是一個詞的,古文是兩個詞(字),並且意義更為豐富。以下試溯源“敗績”一義。
先說“績”。績,《說文》:“緝也。”本義是績麻,就是將麻纖維合股加捻,其目的是將較短的、散亂的麻纖維捻在一起,以便於紡線。“績”作功績義講,自是從有關麻事的積短為長,積少成多引申而來的。“成績”一詞的本義,實指績麻為線的這種工藝。若“成績”再大一些,則“線”可紡成“布”,再成“衣”,則算完成大功一件,因此成績大了就可以成為“功績”。
春秋中前期(特別前期)打仗基本上是車戰,作戰單位主要是戰車。戰前雙方要各自陳師布陣,並且通過布陣形成一種整體力量(戰鬥力、衝擊力),戰爭開始後就整體向對方衝擊,即《國語·越語上》所謂“旅進旅退”。雙方交戰,行陣要堅固,不能散亂失列,否則布陣所集結起來的力量就會被沖跨和瓦解,大凡古人說到軍隊潰敗,往往提到軍隊失列、散亂和不整,如《左傳·成公十六年》“速則失志,不整喪列。志失列喪,將何以戰?”(喪列即失列)《禮記·檀公上》“馬驚敗績。”鄭玄註:“驚奔失列”。《左傳·莊公十一年》:“大崩曰敗績。”等等,指的就是行陣崩潰,布陣所聚焦起來的行陣力量瓦解。
再說“敗”。敗,本義是毀壞,搞壞。既然“成績”的“成”是將麻纖維聚合,使之更緊密,堅固,則其反義“敗”就意味著毀壞了,不整齊、消散、散亂。因此將軍隊陣不成型,散亂失列(即已潰不成軍)說為“敗績”就不難理解了。因落敗戰車四處奔逃以致車轍混亂,有經驗的將領還可以通過觀察車轍來判斷敵人的真實軍情。如著名的《曹劌論戰》中就有這樣的情節:齊師敗績。公將馳之(準備追擊)。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看車轍是不是混亂,防齊軍詐敗設伏);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俗語常說的“兵敗如山倒”,實際上也就是古人所謂的“大崩曰敗績”。崩,本義是山倒塌,大崩,就是一敗塗地了。塗,泥也,由堅固的山變成軟爛的泥,那就形容潰敗得很厲害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