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包山遺址

敖包山遺址位於通榆縣興隆山鎮政府所在地西北約1.5公里的敖包山上。敖包山略呈西南、東北向,東西長約450米,南北寬約250米,高10米左右。北面坡較陡,其餘三面皆為緩坡。敖包山遺址是新石器時期的人類生活遺存,1981年確定為吉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敖包山遺址
  • 南北寬:約250米
  • :10米左右
  • 北面:坡較陡
遺址結構,出土文物,

遺址結構

敖包山遺址遺物以崗頂為中心,在東200米、北200米、西800米、南200米的範圍內均有分布,尤以崗頂和西部更為密集。在敖包山正南300米處,有一個東南西北走向的沙崗,長約150米,寬約80米,此處遺物也較密集,是敖包山遺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兩崗之間,為一橢圓形窪地,遍布蚌殼、海螺,早年曾是一座湖泊。
在敖包山頂部及西坡暴露著明顯的居住址遺蹟。大體呈西南東北向排列。由北向南共有13座。其中有8座大體在一條直線上。房址的間隔除個別幾座外,均在5-6米之間,大體連成一片。一般房址的直徑為4-5米,是半地穴式圓形房屋,只有一座較寬大,南北寬6米,東西長約8米。居住面低於地表20-50厘米,房址內,特別是中間部位有成堆的魚、鳥、野兔骨骼、蚌殼、細石器、陶片等,並雜有灰燼,可能是火塘遺址,年代距今5000年左右。

出土文物

採集到的大量文物標本,主要有陶器殘片,石器、玉石飾件,蚌殼飾件和兔、鳥,魚類骨骼。由於大風剝蝕,還暴露出13座居住址和2處灰坑。
陶器多為沙質和細泥質,均手制。夾沙陶可分為粗沙質和細泥質兩種。粗沙質陶片中夾有大量沙粒,製作粗糙,多為黑紅色,素麵。細泥質陶多摻有貝殼粉,有的能看到其上夾有小海螺殼。
陶片的顏色主要有3種,黃褐色較多,灰褐色次之,黑色最少。有的黃褐色陶帶有黑色夾心,有的是黃褐色陶胎,內外壁又飾以灰褐色陶衣,這是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
陶器的表面多帶有紋飾,也有少量的素麵陶。紋飾以細繩紋和粗繩紋為多。也有錐刺紋,附加堆紋,壓印格線紋、壓印格線坑點紋、細密篦點紋、雙線弦紋、壓印“之”字紋等。
陶器的器形多數為直口和小敞口深腹罐、壺類器物,此外還發現有斜口器。口沿是圓唇多、尖唇少。有的口沿外部帶有製作時遺留下的較薄的附加泥餅。器物底多為平底,帶足器物很少見。僅見1件大器物的圈足,為黃褐色細沙陶,火候較高,質地堅硬,帶有用火燒燎過的黑色煙燻痕跡。陶器耳有橋形、瘤形和雞冠形等。有的器耳與器身一次製成,有的是先做好器物再把器耳粘在器壁上。還有很多陶片鑽有圓形小孔,小孔距口沿多在2至3.5厘米之間,孔徑在0.5至1厘米左右。可以穿繩提攜,代替器耳,這可能是遺址中器耳較少的主要原因。
在居住址區內採集到圓柱形陶人頭部和丁字形陶人頭部各1件。圓柱形陶人為細泥夾沙陶捏制而成,上端已殘,殘高3.5厘米,頭部較為寬大、扁平,左右寬2.5厘米,前後長2厘米,太陽穴部稍內收。方圓口、尖鼻、鼻樑直通額頭,盲鼻孔,沒有耳朵。丁字形陶人為夾蚌殼粗沙質陶捏製成坯,後又經擦磨加工而成,下端已殘,殘高6.4厘米,頭頸部呈丁字形,額頭以上為上弦月狀,弦長5.6厘米,寬2.3厘米。眼部以下漸為圓柱形,直徑為2.8厘米,正反兩面都有眼、口,沒有耳、鼻,一面清晰、一面模糊,是簡化了的人面形。另有1件丁字形陶坯,為黃褐色細泥質陶捏成,造型與丁字形陶人相似,但體較小,無眼、口痕跡。還有1件圓形陶柱,似圓柱形陶人下部身段,直徑為2.4厘米,殘高5.5厘米,細泥夾沙質地,上飾有較粗深的斜劃紋。
石器主要以細石器為主,典型器物為石鏃、刮削器、打制石斧和敲砸器。
石鏃有三角形和柳葉形兩種。三角形石鏃又有平底三角形和凹底三角形之別,多為白瑪瑙石、紅褐色和灰白色火成岩石料製成。柳葉形石鏃較多,一般都帶有兩翼,多為灰綠色和淺灰色燧石製成,形狀勻稱美觀,表面留有明顯的魚鱗狀或波浪狀琢痕。
刮削器種類很多,有長條形、圓頭形、半圓形、三角形、梯形等,為燧石、黑曜石、瑪瑙石加工而成。此外還出土有殘石鋸數件,有的一面有鋸齒,有的兩面有鋸齒。
其他石器,打制的主要是石斧和敲砸器,磨製的有石鑽、石矛、石鑿、石犁、鶴嘴鋤、石磨盤和石磨棒等。打制石器多為暗紅色花崗岩製成。敲砸器主要是圓形、蒜頭形和亞腰形,都有明顯的使用痕跡。
飾件有玉石珠、石球(殘半)、蚌殼等。玉石珠呈白色,圓柱形,直徑1.2厘米,上有一圓形扁孔。石球為灰綠色、黑色燧石和白瑪瑙石壓琢而成,是鑲嵌用的裝飾品。蚌殼飾件多為小蛤蜊殼背部磨孔而成。此外還有化石環等裝飾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