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學院電氣信息工程學院

攀枝花學院電氣信息工程學院

電氣信息工程學院是學校最早成立的院系之一,現設有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四個本科專業及生產過程自動化技術一個專科專業,在校學生人數1296人。學院專兼職教師60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21人;博士及在讀博士9人、碩士33人;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1人,攀枝花市市級專家2人,校學術梯隊成員6人。學院現有省級特色專業2個(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省級教學團隊1個,省級精品課程1門;近年來,學院主持各級科研項目30餘項,出版學術著作10餘部,攀枝花市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四川省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

學院30年來努力踐行“務本致用、信達天下”的辦學理念,不斷完善學生培養方案,著力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培養,進一步加大實驗實習投入,學院電工電子實驗中心是四川省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建設項目,是我校首批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建設項目,實驗中心下設28個實驗室,實驗教學場地面積3700餘平方米,儀器設備總值達1500餘萬元,總計1200餘台套,為培養學生專業實踐、綜合實訓、創新創業能力提供了有力保障。

學院概況,開辦專業,學院文化,辦學理念,

學院概況

學院緊緊圍繞“培養具有創新、創業精神的高級套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牢固樹立“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服務學生成長成才”的工作理念,努力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風氣,注重學生科技創新培養和創業就業指導。我院組織學生參加全國電子專業人才設計大賽榮獲省一等獎、國家三等獎6人次,工信部全國電子專業人才設計與技能大賽榮獲省一等獎、國家三等獎10人次,飛思卡爾智慧型車賽獲華南賽區三等獎、西部賽區三等獎和省級三等獎12人次,中國機器人大賽暨RoboCuP中國公開賽榮獲省三等獎4人次,“挑戰杯”移動飛信四川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榮獲三等獎4人次,“藍橋杯”全國軟體和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大賽分獲省一、二、三獎5人次。
學院成立30年來,為社會輸送本、專科學生8000餘名,在成都、重慶、攀枝花和沿海城市建立了數十個穩定的就業實習基地,各專業畢業生就業率均保持在95%以上。

開辦專業

專業名稱
層次
學制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本科
四年
自動化
本科
四年
電子信息工程
本科
四年
測控技術與儀器
本科
四年
生產過程自動化技術
專科
三年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本科 學制四年 工學學位)
主幹課程:電路原理、電子技術基礎、計算機技術(計算機基礎、程式設計及單片機原理及套用)、電機學、電力系統分析、自動控制原理、電力電子技術、信號分析與處理、繼電保護原理、高電壓技術、電力拖動控制系統、PLC原理及套用等。高年級可根據社會需要設定柔性的專業限選課。
就業去向:畢業生可在各級發電企業、電業局及各類大中型企業從事工程設計、電力設計或電氣設備的維護、檢修、安裝和調試等方面的工作。該專業的畢業生還可從事其他行業中的電氣技術工作。
自動化(本科 學制四年 工學學位)
主幹課程:電路原理,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自動控制原理,單片機原理及套用,電機與電力拖動基礎,電力電子技術,信號分析與處理,可程式序控制器,工廠供電,計算機控制技術,過程檢測及儀表
就業去向:畢業生可從事計算機控制、工業生產過程的檢測控制,電氣工程及自動化系統分析、設計、運行、科技研究與開發等工作。
電子信息工程(本科 學制四年 工學學位)
主幹課程:電路原理、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電磁場理論、信號與系統、數位訊號處理、通信原理、單片機原理與套用、FPGA/CPLD基礎、DSP套用技術、嵌入式系統等。
就業去向:學生畢業後可以從事電子工程師領域的電子、通信器件等設計開發工作或軟體工程師領域的軟、硬體開發工作;也可到高校院所,從事教育、科研工作等方面的電子設備和信息系統的設計、套用開發以及技術管理工作。
測控技術與儀器(本科 學制四年 工學學位)
主幹課程:電路原理、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信號分析與處理、電子測量技術、感測器與現代檢測技術、自動控制原理、單片機原理及套用、PLC原理及套用、測控電路及裝置、虛擬儀器、過程控制與自動化儀表。
就業去向:畢業生可在電力、石油、化工、冶金、機械等國民經濟各行業從事測量與控制領域有關感測技術、工業控制、檢測與測試、信息處理等方面的套用、維護、設計、運行管理和研究開發等方面工作。
生產過程自動化技術專業(專科學制三年)
主要課程:電路原理,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自動控制原理,單片機原理及套用,PLC原理及套用,過程檢測及儀表,過程控制,工廠供電,計算機控制系統,
就業去向:畢業生可從事計算機控制、生產過程的檢測控制、維護、維修和管理專業知識及操作技能,以及生產過程自動化產品的售後服務的高級技術套用型專門人才。

學院文化

電氣信息工程學院 院徽詮釋院徽的中心圖案由兩個大寫“E”和一個大寫“I”相擁而成,“EE”是我院英文名稱中(Electrical Engineering)的字頭縮寫,“I”是信息技術(Information)的首字母,兩個字元“E”和一個字元“I”緊緊相擁組合的圖形,形成一個象形的“電”字,說明了我院以電學為主,學科綜合、相互交
叉,反映了我院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也具有從光電子器件、積體電路、電子信息系統到自動化的象徵意義。外圍的“College Of Information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是我院的單位英文名稱,“1983”字樣代表我校創建於1983年。
攀枝花學院電氣信息工程學院院徽攀枝花學院電氣信息工程學院院徽
攀枝花學院電氣信息工程學院旗攀枝花學院電氣信息工程學院旗
院徽前景色為深藍色,背景色為白色,藍色是博大的色彩,是永恆的象徵,具有沉穩的特性,強調理智、科技、效率。圓形構圖渾然一體,象徵著學院師生凝聚、團結、融合及對美好未來的追求,展現學院師生向地方高水平套用型學院昂首邁進的信心與勇氣。

辦學理念

務本致用 信達天下
務本: 致力於根本
《論語·學而》:“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大學》云:“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禮記·學記》:“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後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謂務本。”
清李漁《閒情偶寄·頤養·卻病》:“有務本之法,止在善和其心。”
漢王符《潛夫論》“務本”文中說:凡治之大體,莫善於抑末而務本,莫善於離本而飾末。……百工者,以致用為本;……不失本末之要義。
凡事有根本,只有抓其根本,才能與道相應。
其一, 做人之務本, 立德,立信,立身,立業,堅守對家庭,對社會,對國家的責任。
其二,學院發展,以人為本,以教師發展,學生成才為本,以大學基本任務為本。
其三,教師之本
教師自身發展,研究事物之根源,研究電氣信息類學科基本規律,摒棄浮躁功利因素,潛心研究學術。
教學以育人為本,引導學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
其四,學生之本
學業是大學生立身之本,是大學生應當集中精力努力掌握的知識、能力、素質體系。具備和擁有好的學業,才可能貢獻社會,贍養家庭。
致用: 實踐—力行, “修齊治平”
《易·繫辭上》:“備物致用,立成器以為天下利,莫大乎聖人。”孔穎達疏:“謂備天下之物,招致天下所用。”
“致用”出自《周易》“精義入神,以致用也”。
《大學》云:“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王符在其《潛夫論》中曰:“百工者,以致用為本。”
取自“經世致用”,經世致用作為儒家文化的精華,以一種思想、學術、文化傳統而存在的。逐漸發展成一種思想學風,瀰漫於各類學校,學校教師學生都應關注國計民生,學習於國敷用的實際之學,將之與國家的富強和振興緊密聯繫起來。包含了豐富的內涵:
立志—愛國,經世致用就是關注社會現實,面對社會矛盾,並用所學解決社會問題,以求達到國治民安的實效,要有遠大理想抱負,志存高遠,胸懷天下,有求實、務實以及“以天下為己任”的情懷。
求變—創新,獨立思考,有所創新,絕不蹈襲前人。
學問—廣博。具有廣博的學問,是實踐經世致用思想的內在要求。惟此,才會對社會、工程問題應付自如,得心應手。
實踐—力行。實踐和力行是經世致用學風的最主要特色,經世致用思想作為儒家文化精華,自然也吸納和繼承了來自其母體的“修齊治平” 的實踐功能。
“致用”有重實功實用之意,將學與用有機地結合起來,是一種重要的治學態度。電氣信息類專業與生產實踐、社會生活緊密相連,是一種套用科學,它講究實用,強調功能,“致用”是工科專業的首要目的。培養高素質、套用型專門人才,“致用”是本科教育的根本落腳點。電氣信息工程學院作為攀枝花學院主要工科院系之一,致用也是學院科研、教學的目標。
信達天下
信息之信,電氣信息工程學院各專業,無不以信息的獲取、處理、傳輸、套用決策為根本,國家的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新型農業現代化戰略,都需要信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