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容說

擴容說

擴容說(dilatancy hypothesis)又稱微裂隙說、膨脹說,是關於地震成因的一種假說,是首先由努爾(1972年)和阿加維爾等(1973年)根據水飽和岩石的膨脹現象,提出的解釋震前波速變化的理論。認為地震發生前,岩石受力達到一定程度就會出現許多細微的裂縫,使體積增大;如果壓力進一步加大,地下水滲入並達到飽和,這時岩石即變得易於滑動,如壓力繼續增加就會發生斷裂錯動,產生地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擴容說
  • 外文名:dilatancy hypothesis
  • 又稱:微裂隙說、膨脹說
  • 理論:震前波速變化的理論
  • 一級學科:地質科學
  • 二級學科:地震地質學
釋義,發展情況,其它地震成因假說,

釋義

擴容說(dilatancy hypothesis)又稱微裂隙說、膨脹說,是關於地震成因的一種假說,是首先由努爾(1972年)和阿加維爾等(1973年)根據水飽和岩石的膨脹現象,提出的解釋震前波速變化的理論。認為地震發生前,岩石受力達到一定程度就會出現許多細微的裂縫,使體積增大;如果壓力進一步加大,地下水滲入並達到飽和,這時岩石即變得易於滑動,如壓力繼續增加就會發生斷裂錯動,產生地震。

發展情況

擴容說在努爾(1972年)和阿加維爾等(1973年)理論基礎上又提出了濕模式和乾模式兩種模式。膨脹模式可表述為:地震發生前,岩石受力達到一定程度,就會出現許多大致平行於最大壓縮方向的微破裂,致使岩石產生膨脹,即擴容。因為在濕的和乾的韋斯特利花崗岩中,地震波速vP、vS隨著有效圍壓的變化(據力武常次,1976年)在含有大量縫隙的介質中,縱波(P波)的傳播速度要小於不含縫隙介質;但縫隙的存在對橫波(S波)的傳播速度影響卻相當小。因此就較圓滿地解釋了為什麼當地殼應力增大到雖還不至於引起主破裂但卻足以產生膨脹時,會出現vP/vS(縱波速度與橫波速度之比)的減小。肖爾茨等(1973年)的工作表明了在濕的和乾的岩石中,隨著有效應力(總應力和孔隙壓力之差)的增加,vP和vS的變化趨勢。

其它地震成因假說

彈性回跳說:是出現最早、套用最廣的關於地震成因的假說,是根據1906年美國舊金山大地震時發現聖安德列斯斷層產生水平移動而提出的一種假說。提出者是里德(H.F. Reid)。假說認為地震的發生,是由於地殼中岩石發生了斷裂錯動,而岩石本身具有彈性,在斷裂發生時已經發生彈性變形的岩石,在力消失之後便向相反的方向整體回跳,恢復到未變形前的狀態。這種彈跳可以產生驚人的速度和力量,把長期積蓄的能量於霎那間釋放出來,造成地震。總之,地震波是由於斷層面兩側岩石發生整體的彈性回跳而產生的,來源於斷層面。岩層受力發生彈性變形,力量超過岩石彈性強度,發生斷裂,接著斷層兩盤岩石整體彈跳回去,恢復到原來的狀態,於是地震就發生了。
岩漿衝擊說:是關於地震成因的一種假說。認為由於岩漿向地殼中的薄弱部位衝擊,使地殼破裂和發生運動,產生了地震。如火山熔液的注入,空隙流體壓力的增高等均能引起地震。並認為深源地震並不一定伴有斷層,可以由岩漿流動所引起,它對解釋深部地震或火山地震來說具有一定意義。主張這一學說的以日本松澤武雄為代表。
相變說:是關於地震成因的一種假說。認為由於岩石在一定的溫度和壓力下,發生了體積和密度的快速變化,對周圍的岩石產生了快速的壓力或張力,因而產生了地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