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分裂

擬分裂也稱為二分裂,一般指生殖方式,無絲分裂有絲分裂減數分裂是真核有性生殖的細胞的分裂方式,原核生物如細菌以無性或者遺傳重組二種方式繁殖,最主要的方式是以擬分裂這種無性繁殖的方式:一個細菌細胞壁橫向分裂,形成兩個子代細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擬分裂
  • 外文名:Quasi splitting
簡介,比較,總述,

簡介

原生動物的擬分裂
除細菌以外,擬分裂也是原生動物(並不是指原核細胞的動物)最普遍的一種無性生殖。一般是有絲分裂,分裂時細胞核先由一個分為二個,染色體均等的分布在兩個子核中,隨後細胞質也分別包圍兩個細胞核,形成兩個大小、形狀相等的子體,擬分裂可以是縱裂,如眼蟲;也可以是橫裂,如草履蟲;或者是斜分裂,如角藻。

比較

細菌沒有核膜,只有一個大型的環狀DNA分子,細菌細胞分裂時,DNA分子附著在細胞膜上並複製為二,然後隨著細胞膜的延長,複製而成的兩個DNA分子彼此分開;同時,細胞中部的細胞膜和細胞壁向內生長,形成隔膜,將細胞質分成兩半,形成兩個子細胞,這個過程就被稱為細菌的擬分裂。
無絲分裂則是發現最早的一種真核細胞的分裂方式,在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而且不僅在體細胞中,甚至在生殖細胞中都能進行無絲分裂。由於其核分裂的過程不出現染色體和紡錘絲,胞質分裂後的遺傳物質不一定能夠平均分配給子細胞,與有絲分裂有很大區別,故稱無絲分裂。有絲分裂的過程大致可劃分為4個時期:第一期核內染色質複製倍增,核及核仁體積增大,核仁及核仁組織中心分裂。第二期以核仁及核仁組織中心為分裂制動中心,以核仁與核膜周染色質相聯繫的染色質絲為牽引帶,分別牽引著新複製的染色質和原有的染色質。新複製的染色質在對側核仁組織中心發出的染色質絲的牽引下,離開核膜移動到核的赤道面上。第三期核拉長成啞鈴型,中央部分縊縮變細。第四期核膜內陷加深,最終縊裂成為兩個完整的子細胞核;接著,整個細胞從中部縊裂成兩部分,形成兩個子細胞。

總述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無絲分裂和擬分裂有著本質的區別,擬分裂指的是生物進行的一種最原始的細胞增殖方式,而無絲分裂是真核生物獨特的細胞增殖方式,通過這種分裂,可同時形成多個核;且分裂時細胞核仍可執行其生理功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