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八索

擔八索

潮人所說的“擔八索”,是一種謀生的方式,故在民間流傳著“擔八索,覓討賺”這樣一句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擔八索
  • 解釋:一種謀生方式
此一謀生方式大體可分為:挑擔子替人挑貨物、挑擔買賣做生意和挑著擔子走四方為人修理、修補家具用品及農具等三大類。這些挑擔子的大都是挑著兩隻結有四根繩子的竹筐,而且每一挑擔合起來剛好是八根繩子;潮人將“繩子”稱為“索”,因此才稱為“擔八索”,或“挑八索”。
擔八索擔八索
舊時交通和通訊不便,所以在港口碼頭和渡口處,人們經常看到一些腳著草鞋,頭戴竹笠或草帽,腰束“浴布”,專門為人挑貨物的“挑夫”。他們將上百斤的貨物裝進兩個麻袋裡,外面再蓋上油布,底部用麻繩兜著,或者是將貨物裝進兩隻大筐中,一支竹槌(或扁擔)挑上肩,幾乎是風雨無阻地來回往返,將貨物挑到指定點。他們在替人挑貨物的同時,還替人帶信、捎東西,解決了當時通訊滯後,人們寄信、托物不便之苦。但隨著社會的發展,這種“擔八索”者隨之消失了。
挑擔買賣做生意的,又可細分為兩類:一是挑著擔子叫賣做生意的。在上世紀40、50年代,因農村的經濟落後、交通不便,每一村莊除了一兩間賣糖果、煙、“鹹雜”等的鋪仔外,很少見到其它的商店,即使到了上世紀80年代初期,農民家中要用的一針一線、生活用品、農具和農民生產的農副產品都必須到集鎮去購買或挑到集鎮上去販賣,因而挑擔做生意的小販和“挑羹賣菜”的便應運而生。他們挑著擔子走村串巷,沿途叫賣。在“文革”期間,此類“擔八索”的人,還被扣上了“莫須有”的罪名,被稱為“投機倒把”。
另一是指挑著擔子走街串巷,專門“買舊銅錫”(即收購廢品)的和專營收購舊貨“古董”的。雖然現時我們還偶爾見到收購廢品和舊貨的,但已不再是“擔八索”,而是踩著腳踏車或者是駕駛著機車進行收購的:收購舊貨“古董”的,有的還開著汽車進行運載。
在物質不那么豐富的年代裡,我們還經常見到另一類“擔八索”的。他們挑著擔子走東串西,專門為人修理、修補家具用品和農具。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就有的“補鼎”、“拍鐵”、“補雨傘”、“磨剪刀”,“箍桶”、“補籮”、“補臉盆鐵桶”的。
改革開放之後,隨著社會的進步,物質的豐富,農村開設起了各種各樣的商品專賣店或綜合商店,挑擔沿街叫賣做生意的、挑擔走四方修理修補家具和農具的,以及挑擔子收購廢品和舊貨的,已經少見了,有些甚至是再也不能見到了。但是,一些人對於“擔八索”的,仍然是記憶猶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