擂鼓台(湖北省秭歸縣歷史景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擂鼓台”位於屈原的誕生地湖北省秭歸縣樂平里屈原村古名),為“屈原八景”之一。
“擂鼓台”在香爐坪下的響鼓溪西岸,與響鼓岩、珍珠簾成一組姊妹景點。響鼓溪的淙淙水聲,聽起來猶如擂鼓台的鼕鼕鼓聲。楚頃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攻克郢都,楚國君臣倉皇逃走,屈原聞訊懷石投江。次年,白起火燒夷陵(今宜昌市境內),縱火燒毀楚先王陵墓,繼續揮師西上,進攻楚國的巫郡和黔中郡。西楚百姓奮起抵抗。激戰之夜,鄉民們忽然聽見了鼕鼕鼓聲,一陣緊過一陣,猶如集結于軍萬馬的號角。鄉民們從四面八方向鼓聲響起的地方靠攏,將擂鼓台團團圍住。忽然看見擂鼓台上升起一面巨大的鼉鼓,氣勢如虹的屈原,掄起鼓槌拚命地擊打,鼕鼕鼓聲聲震四野。鄉民們為屈原的愛國精神所感動,刀光劍影輝映夜空,喊殺之聲震撼大地,秦軍嚇得丟盔棄甲,望風而逃。一輪紅日怒涌而出,鼉鼓化為石鼓,屈原無影無蹤。屈原回鄉擊鼓抗秦的一幕,在屈原故里傳為佳話。擂鼓台山明水秀,奇峰突兀,為樂平里一大奇觀。吳丈蜀《擂鼓台》詩:“碧樹蔥蘢前古台,曾聞對陣刃鋒摧。當年戰鼓終沉寂,無有秦軍掠地來。”李盛良《擂鼓台》詩:“痛恨奸臣與寵姬,登台擂鼓而攻之。揚眉振臂槌高舉,直到風雲變色時。”作者敢於標新立異,不寫擊鼓抗秦,而寫擊鼓攻奸,直掏楚國亡國滅族 的根源,更加耐人尋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