撓擱

撓擱和抬擱是反映古代廣大農民慶祝豐收景象時,將子頂在脖子之上,以示合家歡樂的民間舞蹈。大同地區遠在300年前,就有撓擱和抬擱出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撓擱
  • 反映:古代廣大農民慶祝豐收
  • 表現:將子頂在脖子之上
  • 地點大同地區
簡介,表演技巧,民眾評價,

簡介

撓擱是在一個壯漢肩背上綁起一根豎起的鐵桿,高約米,鐵桿頂端安有鐵座,鐵座上綁有一個化了妝的孩子;有的鐵桿分成兩叉,鐵座綁有兩個化了妝的孩子。鐵座面的人稱“撓擱人”,下面的壯漢稱“底座”。表演時“撓人”由一個五六歲的孩子扮演,男女皆可,按照民間故事說或者戲曲舞台人物化妝成金重玉女、和合二仙、青蛇蛇、梁山伯與祝英台/底座”多由青年壯漢扮演,身穿彩,按醜行化妝。
抬擱是在一個長8米,寬6米的底座上綁幾根鐵桿,鐵桿子高約2米,鐵桿頂端有鐵座,幾個鐵座上均綁有了妝的孩子,稱“抬擱人”,下面由八個青壯年抬著,底座空處用布圍住,上面畫有各種圖案。表演時,“抬擱人”也和“撓擱人”一樣,按照戲曲舞台人物化妝,下面抬座的人也是身穿彩衣,按丑角化妝。

表演技巧

撓擱的表演藝術,關鍵在於“底座”身上的功夫,“底座”必須壓穩腳根,挺直腰板,把勁用在腳腕和腰部,將膀子前後甩開,才能使鐵桿上的“撓擱人”彩衣、飄帶左右飄舞如飛,酷似天上神仙一般,表演者隨著鑼鼓節奏之變換來變換步伐,變換隊形,其動作之優美,變換之花樣,常使觀眾目不暇接,讚不絕口。

民眾評價

大同地區的元宵佳節或者重大廟會中,撓擱和抬擱在文藝活動隊伍里是喜聞樂見的節目,廣大觀眾曾經給予很高的評價,“東關的撓擱,南關的龍,四義轎房抬擱最出名,北關的高蹺蓋大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