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者邑鄉

撒者邑鄉

撒者邑鄉屬於會東縣,位於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南端。境內擁有豐富的地上地下資源,蘊含著巨大的開發優勢和發展潛力,素有“攀西明珠”之美譽。撒者邑鄉轄南山、撒者邑、白拉渡、王家墳4個村委會。撒者邑鄉農業主產玉米、馬鈴薯。種植蘋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撒者邑鄉
  • 所屬地區: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
  • 面積:24平方公里
  • 人口:0.4萬
  • 氣候條件: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
簡介,經濟概況,經濟發展,

簡介

撒者邑鄉是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會東縣轄鄉。原屬會理縣鯵魚區魚格鄉,1952年置撒者邑鄉,1955年併入聯合鄉,1981年從聯合公社析置撒者邑公社,1984年復置鄉。撒者邑鄉位於縣境西北部,距縣府20公里。面積24平方公里,人口0.4萬。通公路。轄南山、撒者邑、白拉渡、王家墳4個村委會。撒者邑鄉農業主產玉米、馬鈴薯。種植蘋果。

經濟概況

自1952年7月1日建縣,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各族人民由貧困落後向文明富裕邁進。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小平同志南巡談話後,全縣人民乘改革春風,舉改革大旗,堅持兩 個“一三三”發展戰略,緊緊圍繞“11988”富民興縣目標,立足資源優勢,大搞綜合開發,農業上強化一個基礎(糧食),打出“三個拳頭”(烤菸甘蔗蠶桑),狠抓“三根支柱”(鄉鎮企業、畜牧、林果);工業上立足一個重點(資源開發),抓緊“三大建設”(能源、交通、原材料),突出“三大骨幹”(礦業、製糖、繅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基礎設施建設突飛猛進,支柱產業生機勃發,對外開放成績斐然,科教興縣碩果纍纍,社會事業欣欣向榮,綜合實力明顯增強,城鄉面貌日新月異。1999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達13.0126億元,全部工業總產值達6.78億元,農業總產值達9.45億元,糧食總產量15.42萬噸,財政收入9580萬元,農村人均純收入1778元,兩個文明建設不斷邁上新的台階。“九五”期間,會東被評為全國婦女兒童工作先進縣,榮獲省委、省政府授予的“少數民族先進縣”稱號。
撒者邑鄉撒者邑鄉

經濟發展

最近,縣委、縣政府緊緊抓住西部大開發機遇,確立了十五期間全縣“115533”發展戰略,即:穩定一個基礎(農業),抓住一個機遇(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做好“五篇文章”(基礎設施、生態建設、結構調整、科教興縣、改革開放),培育五大支柱(烤菸、蠶桑、甘蔗、礦業、水電),調整三大結構(產業、城鄉、所有制結構),發展三大項目(鄉鎮企業、畜牧業、林果業)。推出了一系列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舉措,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招商引資的優惠政策。會東是投資開發、高回報的理想區域。一是礦產資源豐富,儲量大、品位高、易開採,已探明金屬礦22種,被中外專家譽為礦產資源富集的“聚寶盆”。二是農業資源得天獨厚,雨熱同季、光熱充足,農作物產量高、品質優,是全省名列前茅的優質烤菸、蠶桑(繭)、蔗糖、畜產品等基地,為綠色食品深加工奠定了廣闊的發展前景。三是水能資源開發潛力極大,水電資源蘊藏量達540.25萬千瓦。四是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全縣公路四通八達,主要幹線為水泥或柏油路面;水電裝機年發電量達6041萬千瓦時,已與西南大電網110千伏輸電線路併網通電;商貿、賓館、廣播電視、圖書館、俱樂部、體育場等一大批生活和文體娛樂設施齊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