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該亞公國(摩里亞公國)

亞該亞公國

摩里亞公國一般指本詞條

亞該亞公國(Principality of Achaea)又稱摩里亞公國(Principality of the Morea),系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後西歐封建主在拜占庭帝國廢墟上建立的十字軍國家之一。它是希臘地區的十字軍政權中世系延續最久,實力也最為強大的一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亞該亞公國
  • 英文名稱:Principality of Achaea
  • 所屬洲:歐洲
  • 政治體制:君主制
  • 國家領袖:戈特弗里
  • 適用法律:羅馬尼亞敕法
  • 滅亡時間:1432年
建立過程,內政體制,繁榮和滅亡,

建立過程

1205年,塞薩洛尼基王國國王博尼法斯派遣法國騎士威廉·查普利特(William of Champlitte)和戈特弗里·威列哈督因(Geoffrey I of Villehardouin)率領一百名騎士和五百名步兵去消滅拜占庭在伯羅奔尼撒半島(摩里亞)的殘餘勢力。他們在康多羅斯橄欖林之戰(康多羅斯戰役,Battle of the Olive Grove of Koundouros)中擊敗了十倍於己的拜占庭軍,迅速征服了幾乎整個伯羅奔尼撒半島,少數堅持抵抗的要塞也相繼陷落。威廉當年自立為亞該亞“君主”,定都半島西北沿海的安德拉維達(Andravida)。1209年他死後由戈特弗里繼任。戈特弗里將全公國分為12個男爵領地,每塊領地進一步分為多塊收入1000金幣的小封地,從而在南部希臘穩固地建立起西歐式的封建體制。

內政體制

亞該亞公國的最高權力機關為大議事會(grand court),由君主召集貴族組成,其決議對君主有約束力。君主下設首相、元帥和財政大臣等官職,初步建立了一套封建國家機器。公國適用的法律稱為“羅馬尼亞敕法”(Assizes of Romania),其內容混合了法國習慣法和拜占庭法,影響遍及其它希臘十字軍國家。原拜占庭的某些貴族頭銜和普羅尼埃制(參見拜占庭軍區制)也得以保留,但被改造以適合公國的西歐封建體制。每個男爵領地的男爵每年必須在公國軍隊中服役4個月,另加4個月衛戍各地城堡。除非獲得君主的同意,否則任何貴族都嚴禁擅自離開公國。

繁榮和滅亡

戈特弗里·威列哈督因死後,他的兒子傑弗里二世即位,成為了亞該亞公國的三代君主。傑弗里二世在位期間經歷了塞薩洛尼基王國崛起,以及在保加利亞人的戰爭中走向覆滅;同時也見證了,拉丁帝國是如何逐漸被尼西亞帝國蠶食。在尼西亞圍攻君士坦丁堡時,傑弗里二世也向拉丁帝國提供了一小支部隊作為增援,並和其他增援威尼斯等艦隊一起擊退了拜占庭人,這一舉措姑且還算使得拉丁帝國繼續苟延殘喘了一段時間。
在戈特弗里的孫子,威列哈督因的威廉二世統治下(1246-1278),公國臻於鼎盛。威廉二世獎掖藝術,其宮廷成為法語文化興盛的中心。亞該亞公國在其統治下,於1248年完成了對伯羅奔尼撒半島全境的征服。1249年,威廉遷都斯巴達故城附近的米斯特拉斯
威廉二世為了爭奪內格羅蓬特公國的控制權,先後與威尼斯和雅典公國開戰,並成功戰勝了它們,但這些拉丁國家與尼西亞帝國結盟。1259年,威廉在佩拉崗尼亞戰役(Battle of Pelagonia)中被尼西亞帝國俘獲,被迫在1262年割讓包括米斯特拉斯在內的拉科尼亞地區以換取自由。此後為抵抗拜占庭人的蠶食,威廉在1267年承認西西里國王查理一世(安茹的查理)的宗主權。1287年威廉去世無嗣,由於威廉的長女嫁到西西里,成為查理之子菲利普的妻子,查理一世及其子查理二世相繼執掌公國政權。
但是安茹王朝在西西里的統治,卻遭到了許多亞該亞貴族的反對,尤其是威廉二世的小女兒瑪格麗特為首的威列哈督因系貴族,不斷向安茹王朝發起挑戰,整個亞該亞公國也由此陷入了相互傾扎的權力鬥爭之中。
1379-1380年,納瓦拉傭兵團掌控了亞該亞公國,1387年傭兵團團長薩普雷諾成為亞該亞公國君主,亞該亞公國名義上臣服於阿拉貢王國
1389年到1402年,薩普雷諾與威尼斯、教皇、西西里王國和奧斯曼帝國反覆周旋,勉強保住了自己和納瓦拉傭兵團擁有的亞該亞公國。
最後義大利的那不勒斯王國趁機獲利,獲得了亞該亞王國的統治,後來緊隨其後的伊比利亞半島上的阿拉貢王國,則將那不勒斯和亞該亞一起收入囊中。
1402年到1429年,納瓦拉傭兵團統治的亞該亞公國迅速走向衰落,威尼斯人、熱那亞人、那不勒斯人、拜占庭人、米蘭人和阿拉貢人一次次地將他們打敗。到1429年,納瓦拉傭兵團在希臘地區僅剩下幾個要塞還在手中,其他地方全部被侵削完畢。1430年,拜占庭的莫里亞君主托馬斯·帕里奧略格強占了亞該亞公國最后土地的大部分,並於1432年通過聯姻最終合併了公國的剩餘領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