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車遊戲

搭車遊戲

《搭車遊戲》是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創作的短篇小說,收錄於小說集《好笑的愛》中。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搭車遊戲
  • 作品出處:小說集《好笑的愛》
  • 文學體裁:短篇小說
  • 作者:米蘭·昆德拉
內容簡介,人物介紹,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小說講述了一對外出度假的情侶各扮成素不相識的司機和搭車女郎,途中互相調情逗趣。然而假戲越演越投入,漸漸地,原本羞怯、純潔的少女變成了放浪的賣笑女,並由此而體味到生理上和心理上極大的自由和快感。小伙子在少女的放浪挑逗刺激下也變得猥褻和粗俗不堪。這時本我戰勝了自我,現實原則失敗了,快樂原則勝利了。然而,當他們雲顛雨狂性放縱過後,自我又回到了現實中。小伙子再也不能接受他以前的戀人,少女也為自己的所為感到羞愧和後悔。

人物介紹

男主人公
男主人公出發前從不檢查油箱是否加滿。當燃油耗盡時,男主人公便順理成章地要求女友利用其肉體上的魅力,以搭車為名,乘坐其他司機的汽車到加油站打來汽油。這對於天性羞澀的女主人公來說顯然不是愉快的差事,男主人公卻不以為然,依然利用自己女友的美貌為自己的任性買單,全然不顧女友的感受。男主人公認為女友是完全屬於自己的物品,她的一切都應該為自己服務,其身體也不例外,利用她的生理優勢為自己贏得便利是在自然不過的事情。正因為如此,男主人公從來不去親力親為一件很簡單的事情,檢查油箱。這正是由女性他者邊緣化的社會地位所造成的。

作品鑑賞

《搭車遊戲》的意義在於為人類艱濕地帶著面具的生存作了一次釋放。通過相戀的兩個人在一次旅遊中突發奇想玩賞了搭便車的遊戲,結果在遊戲的過程中因為遊戲不需要負責任的緣故,這兩個青年男女分別無所顧忌地展現出了自己本來偽裝得很好的性格的另外一面,都在對方面前毫無保留地泄漏了自己的隱秘,為自己的愛情和婚煙帶來毀滅性的後果。故事意義的呈現是通過這兩個人的性情的流露來完成的,從害羞的姑到不知廉恥的放蕩的女人,這一切都是遊戲的結果。而在文章中作者所想強調的也正是這一點,他讓讀者看到人真實的另外一個側面,但是這卻是一個殘酷的展示,因為代價是青年男女對對方的絕望:他知道遊戲已經結束,但不願再恢復他們之間原有的關係。他不想吃回頭草。他在黑暗中躺在姑娘身邊,卻絲毫不願再碰她的身體。
《搭車遊戲》表達了情慾的本性是自由的,它受到自我的壓抑才被迫進入潛在的狀態。性壓抑是難以承受的重,但更可悲的是,當人從性壓抑的“重”中反叛出來進入性自由的“輕”時,這種“輕”卻使人更加難以承受。
《搭車遊戲》體現的主題旨在表現兩性關係之間的一種權利鬥爭,這種鬥爭是在個人深處的政治和社會環境下必然形成的,並且到最後個人的鬥爭必然受控於社會環境而以失敗告終,在昆德拉的其他作品中也經常體現這樣的主題。批評家莫瑞斯對於故事的結局曾給予這樣的評價:“故事的最後,男女主人翁意識到在追求自由的過程中他們其實已經陷入自己原本想要逃離的專制,這種專制已經變成了現實政治環境的一面鏡子。”故事的另一特點在於昆德拉將其深層次的主題隱喻藏於故事的玩笑、幽默與遊戲之中。

作者簡介

米蘭·昆德拉,捷克裔法國作家,生於捷克布爾諾市。50年代初,他作為詩人登上文壇,出版過《人,一座廣闊的花園》(1953)、《獨白》(1957)以及《最後一個五月》等詩集。1967年,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玩笑》在捷克出版。但好景不長。1968年,蘇聯入侵捷克後,《玩笑》被列為禁書。昆德拉失去了在電影學院的職務。他的文學創作難以進行。在此情形下,他攜妻子於1975年離開捷克,來到法國。他的絕大多數作品,如《笑忘錄》(1978)、《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1984)、《不朽》(1990)等等都是首先在法國走紅,然後才引起世界文壇的矚目。他曾多次獲得國際文學獎,並多次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的候選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