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美國國家安全局

《揭秘美國國家安全局》詳細揭秘了美國國家安全局的背景、發展、有重要影響力的領導人以及其在歷次戰爭、事件中的所進行的幕後操作,讓人們清楚地了解了NSA在近百年來不斷發展壯大的過程。揭秘——內部機密:美國國家安全局機構(NSA);揭秘——稜鏡竊昕門:被暴露的美國NSA的全球情報監控計畫。

基本介紹

  • 書名:揭秘美國國家安全局
  • 出版社:武漢大學出版社
  • 頁數:230頁
  • 開本:16
  • 作者:王國章
  • 出版日期:2014年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揭秘美國國家安全局》由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王國章,原名王彥,中國商報新聞出版總社資深編輯,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長期從事中外政治人物和商界人物的研究,著有《美國第一政客》《功臣的非正常死亡》《賈伯斯傳》、《左宗棠傳》等著作。

圖書目錄

前言
序 章稜鏡竊聽門:被斯諾登推向前台的美國國家安全局
稜鏡門:全球秘密竊聽事件
始於2004年的監聽電話和網路項目
被監視的科技公司:谷歌、蘋果都在其中
“稜鏡”下的中國網路用戶
被監控的盟友
深陷“稜鏡門”颶風的美國政府
美國政府在“稜鏡”下究竟能看到什麼?
其他國家的情報監控
第一章內部機密:美國國家安全局的組織機構
美國國家安全局的職責和使命
最高領導者:國家安全局局長及副局長
CSS:連通軍隊密碼服務的中央安全局
OIG:總監察長辦公室
EE0:平等就業機會委員會
第二章國家安全局的誕生:“美國黑室”演變的秘密組織
總統簽發的絕密“出生證”
神秘的國家安全局招聘程式
美國NSA的全球情報監控計畫
偵聽站:遍布全世界的“無形之眼”
繼承與發展:從“美國黑室”到國家安全局
冷戰前後美國NSA的挑戰與變革
NSA與美其他情治單位的關聯
第三章局長人物誌:在背後發號施令的國家安全局局長
從艦長到通信業務管理者——厄爾·斯通
卡奈因:國家安全局之父
卡特:敢跟五角大樓叫板的局長
最年輕的局長——鮑比·雷·英曼
麥康奈爾:國家安全局的“文雅紳士”
睿智果斷的“裁員狂人”——麥可·文森特·海登
基斯·亞歷山大:國家安全局強硬的“沙皇”
第四章美俄的較量:國家安全局背後的間諜戰
俄羅斯的“邦德女郎”——安娜·查普曼
藏在國徽里的“順風耳”——“金唇”竊聽器
現實中的“無間道”——“振盪器行動”
高空中的“千里眼”——無處不在的U一2間諜飛機
安在美國“後院”的監視器——盧爾德斯監聽站
背叛祖國的“愛國者”——上校間諜庫克林斯基
第五章網路信息戰:國家安全局開展的信息戰
“9·11”之後的逆襲
“山谷里的矩陣”——布拉夫代爾數據中心
“自由”號間諜船的毀滅
“網路軍團的首腦”——美國網路司令部
“反恐網路進行時”——NsA與GooSe的“聯姻”
“黑客帝國的構建”——NsA未來工作的重頭戲
第六章反恐行動:國家安全局進行的反恐鬥爭
反恐戰場上,國家安全局如何和FBI合作
反恐大幕下,美國國家安全局監聽功能滲透全球
“反恐戰爭”是否正在削弱美國
未來反恐,“影子戰爭”或將成為主流
附錄

序言

“你早已經生活在了這樣一個世界裡:你發出的每一個聲音,都有人在聽;你做出的每一個動作,除非是在黑暗中,否則都有人在仔細觀察。”這是英國作家喬治·奧維爾在20世紀40年代末所著小說《1984》中的一句話。
監聽、監視、監控,這一系列的事情曾頻繁地出現在小說以及影視劇中,但2013年6月,一個名叫愛德華·斯諾登的年輕人卻將這一切赤裸裸地呈現在了我們的現實之中。斯諾登將深藏於美國政府背後的“稜鏡”計畫展現在了世人面前,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涵蓋全球的竊聽網路。世人頓時驚覺,原來在信息世界裡,美國也一直孜孜不倦地推行著它的“霸權主義”。
早在多年以前,好萊塢的銀幕上就出現了各種類似“稜鏡”計畫的間諜題材,將美國的情治單位“黑化”成為完全不尊重人權與隱私的“信息盜竊者”。如今,人們卻不禁感慨,好萊塢的導演們確實具有敏銳的目光,早已看透了政府藏在黑暗裡的臉孔,才在銀幕上一次次地預言了斯諾登式的現實故事。
也許正是由於好萊塢的孜孜不倦,美國的情報部門在眾人眼中並不陌生,尤其是在影視劇中以高頻率出現的美國中央情報局與美國聯邦調查局。
一直以來,大多數人都認為,美國中央情報局便是美國最神秘的間諜大戶,但凡是被揭露出來的與美國有關的間諜活動,無一不扣在了中央情報局的頭上,有時也讓中情局有苦難言。直到斯諾登的出現,才終於扯開了美國情報界最神秘情治單位——美國國家安全局的面紗。
一份美國參議院情報委員會的報告中提到過這樣一句話:“在美國,最有權勢的情報人物無疑是國家安全局局長,而並非中央情報局局長或者聯邦調查局局長。”事實確實如此,一直被認為是美國情報大戶的中央情報局實際上對美國情治單位全部活動的控制率不超過15%。
那么,這個被斯諾登以及“稜鏡門”事件推到聚光燈下的神秘機構究竟是一個怎樣的部門呢?
美國國家安全局簡稱“NSA”,由於其神秘的存在,一直被人戲稱為“No Such Agency”,即“沒這個局”。自成立之後,國家安全局一直處於高度保密狀態,無論是報紙還是雜誌都極少刊登關於它的訊息,甚至在政府內部,也並非所有人都知道它的存在。莫斯科的《文學報》就曾這樣評論過它:“美國情報人員的嘴巴實在太嚴了,他們從未提到過國家安全局,甚至從他們的表情中也難以察覺到這個部門的存在。”
這樣一個幾乎不為人知的部門,卻堪稱全球最大的“情報工廠”,它所擁有的雇員超過16萬人,它所編織的偵聽網路幾乎覆蓋全球,它的間諜活動每小時至少耗資100萬美元……它仿佛擁有千里眼和順風耳,無論你躲在哪一個角落,只要它想知道你的訊息,它必然就會知道,但你卻永遠看不清它的樣子。
更令人難以想像的是,美國國家安全局的雛形——美國“黑室”,在成立之初不過是一間隱沒在鬧市中占地不過25平方米的房間。它為美國在一戰中立下了汗馬功勞;它經歷了二戰的洗禮,展開了驚人的蛻變;它與各國的間諜組織鬥智鬥勇,譜寫了一段段人類間諜史詩。在歷經風雨的同時,它也享盡輝煌與榮光,最終成為美國情報界乃至世界情報界的霸主。
美國國家安全局名義上是國防部的一個部門,但實際上,它隸屬於總統,並直接為美國國家安全局委員會提供情報;它所有的開支以及人員編制都不受財政部以及人事部的管轄;它甚至能夠監控包括中央情報局以及聯邦調查局在內的其他美國政府高級官員;它每天所提供的情報占據了美國政府每天所收到情報的90%。
在美國國家安全局的發展歷程中,隨著世界局勢的變化,美國政府的角色一直在變化,為了適應當前國家利益的需要,國家安全局也一直在進行著不停的變革與發展,尋找著在每個不同時期的角色定位。
在戰爭中,國家安全局主要承擔的職能是監控敵人的一舉一動,截獲所有軍事方面的信息,作出分析解讀,提供有用情報,幫助軍隊獲得勝利。但進入和平年代之後,國家安全局的角色定位卻發生了巨大的轉變——“9·11”恐怖攻擊事件在美國上空投下了恐怖主義的陰影,反恐成為了美國政府在和平年代的頭號任務,而這項任務就落在了國家安全局的頭上。
在恐怖主義的威脅下,美國國家安全局擁有越來越多的許可權,同時也承擔著越來越多的責任。打著“維護國家安全”的旗號,美國國家安全局將監控網路遍布了全球每一個角落,試圖將世界每一處發生的事情都置於它的視線之下。
直至斯諾登掀起了美國情報監控網路的神秘一角,人們才驚覺,原來每一天世界都在上演真人秀,全球公民被迫參演,美國國家安全局則是這場真人秀的觀眾。他們能夠任意撕開你的秘密,偷窺你正在進行的活動,甚至可能知道多年以前你躲在某個小角落裡,幹了什麼不為人知的事。不得不說,斯諾登所披露的這一切簡直引起了繼世界末日之後全球最大的恐慌。美國政府的狡辯,“受害”國家的譴責,人權組織的抗議……所有一切交織在一起,上演了一出現實悲喜劇。
美國國家安全局背後所隱藏的秘密究竟還有多少,我們不得而知,本書所涉及的,比起那些隱藏在背後的美國國家安全局的秘密而言,不過只是微乎其微的一小部分,包括斯諾登多次曝光的那些信息,也不過是滄海一粟,然而希望讀者透過這冰山一角,能夠走近這個神秘的組織,一窺它的前世今生。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