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城考古遺址公園

揚州城考古遺址公園

揚州城遺址是目前國內保存最為完好的古城遺址之一,面積16.8平方公里,漢代以來城池位置變化不大,並呈疊加式發展,眾多地上、地下文物遺存基本上保存較為完好,1996年被國務院首批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成為我國唯一將整個古城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城市。2010年10月,揚州城考古遺址公園入選第一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名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揚州城考古遺址公園
  • 地理位置:揚州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面積:16.8平方公里
簡介,結構,歷史,保護措施,風土人情,

簡介

揚州城考古遺址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今揚州老城區及西北郊,為隋、唐、宋時期揚州城池遺址,面積約16平方公里。揚州歷代城池相互疊壓,隋、唐、宋城遺址保存相對較好。1987年以來,經過科學、系統的考古勘探和發掘,基本查清了隋、唐、宋揚州城遺址的規模、布局、建城年代及其沿革關係。
唐揚州城遺址是唐代南方的重要城址。位於今江蘇省揚州市。原名吳州,隋開皇九年(590)改為揚州。7世紀時,溝通南北的大運河建成,揚州居水陸要衝,成為當時物資轉運的中心之一。唐代安史之亂後,全國經濟中心南移,揚州的地位日趨重要,曾為大都督府和淮南節度使、淮南道採訪使、鹽鐵轉運使治所,並是當時中外交通的重要港口之一。
抗日戰爭前,劉師培、羅振玉等人,曾收集和考證揚州出土的唐人墓誌,見於《廣陵墓遺文》和《國粹學報》中。抗日戰爭中,日本人安藤更生在揚州採集到古代的瓦和陶瓷標本,繪製了“揚州城附近要圖”,並寫有《唐宋揚州城的研究》一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對揚州唐城作了全面調查,並對“子城”、五台山唐墓群、手工業作坊遺址等進行了試掘和發掘。

結構

漢代以來城池位置變化不大,並呈疊加式發展

歷史

自春秋開始築城,歷經漢、六朝、隋、唐、宋、元、明、清至今,近7000年的文明史和2500年的建城史,給現在的揚州留下了數不清的歷史文化遺產、遺存,其中,揚州城遺址面積約18.25平方公里,是我國保存最好的古城遺址之一。1955年,其中的隋宮城、唐子城被江蘇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揚州城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保護措施

政府對市區各級、各類文保單位的保護與使用狀況進行了全面調查,制定了一批文保單位的維修方案;普哈丁墓園、龍虬莊遺址被列入國務院第五批全國重點文保單位;實施了歷史文化名城解讀工程。採取政府推動,社會參與的方法,啟動了博物館城工程建設,取得初步成果。汪氏小苑、吳道台宅第、個園住宅、準提寺等一批建築得到了維修保護與合理利用。配合城鎮建設、古城改造和南水北調等國家重點工程,開展考古和發掘工作,發掘遺址面積10000平方米、古墓葬600餘座,出土文物4000餘件;配合公安部門加大對盜墓等文物犯罪活動的打擊力度。
1、做好文物保護基礎工作。積極申報全國重點、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完善已公布的文保單位“四有”檔案工作;公布1-2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和文保控制單位。
2、加強揚州城遺址保護。積極配合江蘇省人大常委會制定《揚州城遺址保護管理條例》,編制《揚州城遺址保護規劃》,完成揚州城遺址新一輪國保檔案編制工作,增設文物保護標誌牌,配合城市建設,做好遺址的考古、科研工作,保護、展示重要遺蹟。
3、加強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利用與管理。重點維修一批文物保護單位,加快吳道台宅第三期工程、重寧寺、匏廬、汪姓鹽商住宅、小盤谷、阮家祠堂及故居、鐵佛寺的維修;加強文物資源整合力度,對維修好的古建築積極創造條件,作為文物旅遊景點對社會開放。利用天寧寺建設文化博覽館,利用天寧寺庫房,建設廣陵琴派史料陳列館等,使揚州的古代文化在現代文明進程中充分展現出其獨特的魅力。
4、開展地下文物的調查、發掘和展示。配合瘦西湖新區建設、南水北調、西氣東輸等重大工程和城市基本建設,做好地下文物的勘探、調查和搶救性發掘工作;對已發掘的地下文物遺址進行整理和恢復展示,配合做好唐、宋城、北門、南門等遺址展示工程。
5、推進歷史文化名城保護進程。配合做好國家、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和歷史文化保護街區的保護工作,配合有關部門做好歷史文化名城解讀工程;編制實施《揚州博物城建設專項規劃》;做好世界文化遺產項目的申報準備工作,加強運河文化帶的保護和建設。

風土人情

1保護我國文物遺產2對旅遊地要愛護3注意個人安全4保管好自己物品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