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爾城

提爾城

提爾據說是紫色顏料的誕生地。它是最雄偉的腓尼基城市,統治著一些海域,建立了象卡地茲和迦太基這樣繁榮的殖民地。它的歷史地位在十字軍東侵之後逐步衰落,但仍保留了許多主要是羅馬時期的重要的考古遺物。 提爾始建於公元前3000年之初,最初是由一個大陸定居區和一個離岸不遠的中等規模的島嶼城市組成。但直到公元前1000年,這個城市才達到鼎盛時期。公元前10世紀,提爾的國王海拉姆通過填海造陸的方法將兩個島嶼連線起來。隨後他又用同樣的方法在浩瀚的海洋中營造出相當可觀的陸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提爾城
  • 據說:是紫色顏料的誕生地
  • 始建於:公元前3000年之初
  • 地位: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所屬地區:腓尼基
歷史發展,地理概述,歷史影響,重要紀念物,歷史記憶,古城戰事,波斯戰敗,馬其頓軍南進,遇阻,艦隊,再戰,激戰,奇襲,兵敗,屠城,影響,

歷史發展

腓尼基人的擴張開始於公元前815年,當時來自提爾的商人在北非建立了迦太基。最終她的殖民者遍布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同時也為這個城市帶來了繁榮的海上貿易。然而,繁榮和富強也引來了敵人的垂涎,公元前6世紀初,古巴比倫的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圍困這座四面高牆的城市長達13年之久,提爾頑強不屈,巍然屹立。但也可能是當時大陸城市的居民考慮到島嶼完全將其放棄了,公元前332年亞歷山大國王在希臘和波斯之間的戰爭中占領了這個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的海岸基地。由於不能席捲這座城市於一役,亞歷山大國王封鎖這座城市長達7個月,又一次提爾經受了考驗。但統治者利用遺棄的大陸城市的殘跡建築了進攻便道,曾經一度達到了城市的圍牆。亞歷山大利用他的攻城器堅持進攻最終打破了防禦工事。據說亞歷山大對於提爾人的頑強抵抗和其部下的慘重損失極為惱怒,並且因此而毀滅了半個城市。城鎮中的30,000居民或被集體屠殺或被賣為奴隸。提爾和整個古敘利亞在公元前64年都陷入了羅馬的統治之下,而提爾在一段時間內仍然鑄造自己的銀幣。羅馬人在城市中建造了許多重要的紀念物,包括一個溝渠、一個凱旋門和一個在古老遺蹟中最大的競技場。提爾歷史中的基督教人物在新約全書中多次被提到。在東羅馬帝國時代,提爾的大教主使所有腓尼基主教的首領。當時這個城市經歷了第二個輝煌時期,這一點可以從她現存的建築遺蹟和阿拉伯穆斯林軍在公元634年所劫掠的放在Necropolis城邦中的碑銘中得到印證。這個城市沒有抵抗在新的統治者下依然繼續繁榮發展,大量輸出糖、珍珠製品和玻璃。隨著阿拉伯統治的衰落,巴努阿吉爾統治時期,提爾爭取到了一些獨立。這個時期提爾城市被噴泉所裝飾,集市上充斥著玲琅滿目的商品,其中包括地毯、金銀珠寶等。多虧了提爾的堅固工事,它使提爾城市抵擋了十字軍的強大進攻,但在1124年還是不幸陷落了。十字軍在此統治了約180年左右,麥姆盧科斯於1291年重新奪取了這座城市,隨後這座城市在逐漸衰落中進入了16世紀。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束,提爾完整地歸入了新的國家--黎巴嫩中。
提爾城遺址提爾城遺址

地理概述

提爾古城,位於黎巴嫩首都貝魯特以南約80公里。1984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提爾古城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大規模的海上貿易,使提爾城成為東地中海最重要的貿易中心。提爾城是一座雄偉的腓尼基古城,它曾在地中海一帶稱霸一時,統治著加白斯、馬迪克等繁榮的殖民地,直到十字軍東征之後才漸漸衰落。
提爾城遺址提爾城遺址

歷史影響

重要紀念物

羅馬人在城市中建造了許多重要的紀念物,包括一個溝渠、一個凱旋門和一個在古老遺蹟中最大的競技場。提爾歷史中的基督教人物在新約全書中多次被提到。在東羅馬帝國時代,提爾的大主教是所有腓尼基主教的首領。當時這個城市經歷了第二個輝煌時期,這一點可以從她現存的建築遺蹟和阿拉伯穆斯林軍在公元634年所劫掠的放在Necropolis城邦中的碑銘中得到印證。這個城市沒有抵抗在新的統治者下依然繼續繁榮發展,大量輸出糖、珍珠製品和玻璃。隨著阿拉伯統治的衰落,巴努阿吉爾統治時期,提爾爭取到了一些獨立。
提爾城遺址提爾城遺址

歷史記憶

這個時期提爾城市被噴泉所裝飾,集市上充斥著玲琅滿目的商品,其中包括地毯、金銀珠寶等。多虧了提爾的堅固工事,它使提爾城市抵擋了十字軍的強大進攻,但在1124年還是不幸陷落了。十字軍在此統治了約180年左右,麥姆盧科斯於1291年重新奪取了這座城市,隨後這座城市在逐漸衰落中進入了16世紀。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束,提爾完整地歸入了新的國家--黎巴嫩中。它曾經因為紫色而成為古羅馬的盛城,它曾經參戰歷史上著名的陸海之戰。現在,它又淪為戰爭的紛擾之地。現在的提爾古城一片廢墟狼藉,隱約可見羅馬時期的道路和拱門。。公元前1000年,提爾城的伊羅王通過填海造陸將城市的兩部分連線起來,又在城市周圍的海域如法炮製出了面積可觀的陸地。這不僅擴大了城市版圖,而且使提爾成為東地中海地區最重要的貿易中心,此時,這個城市達到了鼎盛時期。
提爾城遺址提爾城遺址

古城戰事

公元前4世紀,亞歷山大大帝在封鎖了該城7個月之後終於將之攻克,毀掉了半個城市。公元前63年,包括提爾城在內的整個古敘利亞都落入羅馬人之手,在羅馬帝國的統治期間,提爾城經歷了一個較為繁榮的時期,城中興建了許多重要紀念物,而今在考古遺址中保留下來的也主要是這一時期遺留下的建築。直到拜占庭時期,提爾仍舊占據海上貿易的重要位置,其染料貿易依然興旺發達。羅馬人在城中修建的紀念物,現在保留下來的主要包括羅馬使列柱大街、宏偉的凱旋門、浴場、劇院和戰車競技場。其中以戰車競技場最為著名,是羅馬時期最大的競技場之一。這是公元前332年1月至7月馬其頓軍隊和腓尼基人在地中海東部海岸提爾城進行的一場陸海戰。
提爾城遺址提爾城遺址

波斯戰敗

公元前333年秋,波斯軍在伊蘇斯戰役中的失敗,如晴天霹靂,使許多臣服於波斯的城市和地區感到震驚。有的迅速與波斯脫離關係,有的主動倒戈於馬其頓,有的正處於進退兩難的境地,但也有的仍準備繼續抵抗。馬其頓軍取得勝利後,沒有乘勝追殺大流士,也沒有接著擴大戰果,向波斯帝國的心臟巴比倫進軍,而是沿敘利亞海岸線向南挺進,繼續堅持他們的目標,為贏得全部制海權而鬥爭。

馬其頓軍南進

公元前333年冬,馬其頓軍迅速向南挺進。沿途,腓尼基的比面羅斯、西頓等城都望風而降,主動迎接馬其頓軍入城。但是當他們推進到腓尼基港口提爾城時,卻遭到城內守軍的堅決抵抗。馬其頓軍前進受阻,亞歷山大立即召集將領研究準備攻打提爾。提爾城是在一個海島上,地處地中海東交通線上,其戰略位置十分重要。該城四周有高聳的城牆,並掌握著大批的戰船,控制著制海權。

遇阻

公元前332年1月,馬其頓軍向提爾城發起了進攻,由於沒有艦隊,他們就準備修築一條堤壩。他們動員了大量的士兵和居民,從附近取來石頭和木頭。開始築堤工程進展順利,發展很快。後來,堤壩快接近提爾城時,提爾城內的腓尼基軍隊發起了襲擊。他們時而從城頭上用排箭射擊築堤人員,時而駕駛戰船破壞堤壩,一會兒衝擊這邊,一會兒衝擊那邊。馬其頓軍不斷受到打擊,使得堤壩工程無法進行,為此,他們用獸皮製成木塔,推到壩上以掩護工程的開展。但是,提爾城的軍民機智勇敢,一種方法被破壞,他們又找到對付馬其頓軍的新辦法。他們把運輸船上裝潢樹枝、松脂硫磺等易燃品,趁順風點燃樹枝,把船飄到木塔附近,火借風勢迅速撲向木塔,頓時木塔上大火沖天,接著,城內的士兵和居民乘機乘小船衝到堤壩上,搗毀了保護堤壩的木樁、木柵。

艦隊

守軍不斷的反擊,使馬其頓軍一籌莫展,亞歷山大深深感到,眼前的戰鬥,單單靠陸上作戰,不掌握戰船,控制不了海面,要想攻下提爾是不可能的,因為整個戰役都是在陸上進行的,戰船沒有隨行。此後他決定親率一部分兵力到西頓和其他城邦蒐集戰船,同時命令加寬堤壩,建造更多的木塔和擂石器。經過一段時間的徵集,馬其頓軍聯合組建了一支有一百五十艘戰船的海軍,加上賽普勒斯諸國王又率領一百二十戰船前來投奔馬其頓,從而使他們充分掌握了制海權。後來,伯羅奔尼撒還派四千名希臘僱傭兵前來支援,這就使他們的力量更加壯大。於是馬其頓軍開始第二次圍攻提爾。

再戰

馬其頓軍所有船隻在海面上列成陣勢,近衛步兵分別配置在各條戰船上。寬闊的海面上,龐大的艦隊逆風停泊,起先,提爾人準備跟馬其頓軍在海面上決一雌雄,當他們看到這支陣容嚴整,數量出乎意料之外的龐大艦隊,並知道賽普勒斯和腓尼基艦隊都已投降馬其頓,他們大為驚駭,遂放棄正面交鋒的打算,只是把戰船密密麻麻地擠塞在南北兩個港口的出口處,封鎖海港,不讓敵人進入。 因為提爾海軍拒絕交鋒,亞歷山大就命令艦隊主動出擊,企圖衝進港口內。可是提爾人的戰船嚴密封住了狹窄的港口,馬其頓的艦船幾經攻擊,都未能奏效,亞歷山大隻好命令停止出擊。分別派賽普勒斯艦隊封鎖提爾城北面的港灣,腓尼基艦隊封鎖南面的海灣。這時,築堤工程已經完成,擂石器、木塔和撞城槌也已造好。一些平底運輸船上還裝載了撞城槌,這在古代戰爭中還是前所未有的。亞歷山大決定把各種攻城器材推到提爾城下,把裝有撞城槌的平底運輸船開到城邊,準備再次發起進攻。然而提爾人也作了新的準備。他們用巨大的石塊加寬了城牆,城頭上豎起了更多的木塔,集中了大量的彈射機,另外把大批巨石拋擲到城牆四周的水裡,形成許多石堆,企圖阻止馬其頓的戰船接近城牆。
提爾城遺址提爾城遺址

激戰

戰鬥打響後,馬其頓軍首先從堤壩上發動攻擊。提爾人面對敵人的猛攻,毫不畏懼,他們從木塔里向馬其頓軍射箭投石,密集的箭石打得馬其頓人不敢接近城牆。接著,馬其頓軍把撞城船開了過來,試圖從海上摧毀城牆。提爾城上剎時萬箭齊發,一支支帶火的箭飛向敵船。馬其頓軍手舉盾牌,擋住箭石的襲擊,繼續前進。那裡知道,當他們快要接近城牆時,海水中一塊塊石頭頂住了船頭,使得戰船無法靠近城牆。馬其頓軍陸上進攻受阻,海上出擊又被巨石擋住,使亞歷山大大為惱火,思來想去,最後決定搬掉海里的石頭。但是要搬掉這些石頭並非易事,城頭上提爾人箭石不斷襲來,海面上提爾人的裝甲船又不斷衝來,使馬其頓軍的船不能停泊,後來,他們也如法炮製一些裝甲大船,橫泊錨前,才擋住了提爾人的戰船和箭石的攻擊,即使如此提爾人又改派潛水員跳到水裡割斷錨索。後來,雙方又在水下展開了較長時間的鬥爭。最後,馬其頓人還是克服了重重困難,把一塊塊石頭從海里拉出來,裝上戰船,拋到深水裡。馬其頓的戰船開到了城下,提爾城四面受敵。

奇襲

面對這個局面,提爾人決定發動海上突擊,向封鎖北港的賽普勒斯艦隊進攻。他們發現,大約中午時分,馬其頓聯合艦隊上的船隻都到岸上去吃飯休息,於是決定利用這個機會進行奇襲。為使敵人不發現他們的企圖,他們在很長的時間裡,總是揚起風帆,來回運動,使馬其頓軍造成錯覺,放鬆以警惕。7月的一天中午,提爾人十艘滿載裝備精良的水兵,象往常一樣輕輕搖櫓,慢慢向賽普勒斯艦隊前進。賽普勒斯海軍一點也沒有發覺,一個個和以往一樣,下船吃飯。就在這時,提爾人突然奮力划槳,全速向賽普勒斯艦隊衝去,賽普勒斯艦隊受到出乎意料的攻擊,許多戰船被撞壞擊沉。擔任警戒的水兵立即發出警報。這天亞歷山大雖然也上岸吃飯,但沒有象往常那樣休息。聽到警報後,他立即命令腓尼基艦隊加強防守,防止敵人襲擊南港;接著親率一部分戰船到北面港口,支援賽普勒斯艦隊。城頭上的提爾人看到亞歷山大出征,便用各種信號催促他們的艦隊撤退。

兵敗

但提爾人的艦隊已陷入混戰之中,在這一片震耳欲聾的喧鬧聲中,既聽不到他們的喊聲,也無法脫身出去。當他們發現信號時,亞歷山大率艦隊已經逼近,撤退已經來不及,只好掉頭向港內逃跑。但是一些艦船已從左後方衝過來擋住了退路,提爾人的艦隊受到亞歷山大率領的艦隊的衝擊,結果,兩艘戰船被俘,其餘幾隻戰船逃出險境,水手大部分都跳入水中逃回城內,沒有受到多大損失。海戰的勝利使馬其頓軍大受鼓舞,圍攻也日漸激烈。撞城船在南面港口附近轟塌了一處城牆。亞歷山大十分高興,命令撞城船繼續攻擊,擴大突破口,迫使提爾人全力以赴地保護缺口,造成其他地方兵力的空虛不足。賽普勒斯艦隊和腓尼基艦隊向南北兩港同時發起攻擊,另外一部分戰船裝載擂石器,石彈和弓箭手,繞城航行進行機動射擊,使敵人感到四面受敵,處處危險。
以馬其頓軍全面進攻下,突破口完全打開了。馬其頓軍兩艘裝有跳板的大船迅速搭在城牆缺口上,由近衛部隊組成的突擊隊立即踏上跳板,衝上岸去。提爾人奮力阻擊,第一個衝上去的突擊隊長還未站穩就被刺落城下,緊接著,亞歷山大率軍衝上去,打退阻擊的敵人,占領了突破口側面的城牆,並奪占了一些城樓和障壁。提爾人慌忙向皇宮退卻,亞歷山大率軍緊緊追趕。與此同時,擔任機動的馬其頓軍攻城船,環城來回行駛,時而攻擊,時而轉移,從四面八方打擊提爾人,使他們感到處處受敵,防不勝防。南北兩個港口的戰鬥也在緊張進行。南面,腓尼基艦隊搗毀了木柵,沖入港內,把提爾人一部分戰船毀壞,一部分推到岸上,北面,賽普勒斯艦隊直接沖入港內,占領了港口和城北部。

屠城

此刻,提爾人看到馬其頓軍已經攻入城內,城牆已落敵手,大都退入皇宮,占領了一個聖陵企圖繼續堅守。亞歷山大率近衛軍發起攻擊,很快衝垮他們的防禦,並殺死了許多逃跑之敵。不一會,從南北港口進攻的突擊部隊和機動攻城船上的步兵都已進入城內,控制了整個城市。經過七個月的圍攻,提爾城終於淪陷。馬其頓人早已按捺不住的怒火爆發了,於是展開了一場血腥大屠殺,提爾城一片血海,八千名提爾人被砍倒在血泊之中,三萬人被淪為奴隸,只有少數貴族得以赦免。這個富裕的城市被洗劫一空。而馬其頓方面,整個圍城戰役中只有四百人陣亡。

影響

提爾圍城戰役是歷史上一次著名的戰役。這次戰役的勝利,意味著波斯艦隊的徹底毀滅。因為這不僅是波斯的海軍基地,連所有腓尼基的艦船,其中包括賽普勒斯在內,全都落入亞歷山大的掌握之中。其餘的艦隊也隨著提爾的陷落被繳獲了。這樣,馬其頓就獲得東部地中海的絕對控制權,並使之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海權國家。大流士這時派使臣向亞歷山大求和,提出願意重金贖回他的妻子兒女和母親,並準備把幼發拉底河以西直到愛琴海一帶的土地割讓給馬其頓,使彼此互相修好,成為盟邦。亞歷山大拒絕了大流士的求和。
公元前332年秋,馬其頓大軍沿海岸繼續向南挺進。這一行動從海上戰略的觀點看已經沒有意義了,但從政治戰略和經濟戰略看,是十分必要的。埃及是波斯帝國的一個省,他們備受壓迫,占領埃及,亞歷山大就將以被壓迫者的救星的姿態出現於埃及。埃及又是一個巨大的糧食產地,占領它就可以解決希臘經常出現的糧荒,也為鞏固已取得的勝利打下基礎。有了安穩的後方,也就可以繼續放心地深入波斯腹地,囊括整個帝國。馬其頓軍兼程南進,當他們進到腓尼基南部的加沙時,又受到城內守軍的抵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