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氣沐龍湯(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接氣沐龍湯,中醫方劑名。出自《綱目拾遺》卷八。主治陽衰久痿,滑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接氣沐龍湯
  • 組成:紫梢花、甘草、甘遂、良姜
  • 出處:《綱目拾遺》卷八
  • 主治:陽衰久痿,滑精
組成,用法用量,主治,方義,使用注意,

組成

紫梢花、甘草、甘遂、良姜、文蛤、母丁香、巴戟天、川烏、附子、吳茱萸、川椒、細辛、淫羊藿、蚊床子、楝樹子、甘松各一兩,鎖陽、蓯蓉、官桂、羊皮、紅蔗皮、滿山紅、罌粟殼(水泡,去筋)各二兩,紅豆(須擇酒藥內所用辣者)七十粒,白頸蚯蚓(炙)七條,倭鉛(切薄片)八兩。

用法用量

上勻七劑。每日一劑,瓦鍋內煎湯,先薰,後洗,以冷為度,晚重溫藥湯再洗。

主治

陽衰久痿,滑精。

方義

紫梢花補腎,益精,蓯蓉補腎陽,巴戟天、淫羊藿、蛇床子補腎陽,強筋益精血;骨; 川烏、附子、官桂補火助陽。母丁香、良姜、吳茱萸溫中散寒,理氣燥濕;川椒溫脾胃,補命門,散陰寒。滿山紅具有清熱解毒、和血調經。甘遂瀉水散結;紅豆健胃益氣生津、祛濕利尿;文蛤清熱利濕、化痰散結、滋陰利水;細辛散寒化飲;楝樹子疏泄肝熱,除濕熱;甘松理氣止痛,開郁醒脾、羊皮補虛祛瘀消腫;紅蔗皮甘性平寒,具有清熱、生津、養陰、潤燥的功能、粟殼收斂固澀腸;白頸蚯蚓通經活絡、活血化瘀;倭鉛(鋅) 維持性器官和性機能的正常。甘草調和諸藥,全方共奏溫腎壯陽,補精固澀,健脾利濕,活血化瘀之效。

使用注意

七日內禁房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