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千

掛千

掛千,中國傳統年俗。用吉祥語鐫於紅紙之上,長尺有咫,粘之門前,與桃符相輝映。其上有八仙人物的,為佛前所掛。掛千民戶多用它,世家大族用它的較少。其黃紙長三寸,紅紙長寸余,是“小掛千”,為市肆所用。最早的掛千當是以制錢(銅錢)串掛的,與壓歲錢一樣,有壓勝的作用,表達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掛千
  • 節日:春節
  • 地區:中國
簡介,歷史,來源,製作,

簡介

掛千,是北京人的寫法,正字作掛箋兒,天津衛俗稱“吊錢兒”。 每逢春節,在中國城鎮鄉村,人們都喜歡在自家的門楣上,貼上一排色彩繽紛的“掛千兒”。掛錢兒上刻鏤著吉祥的圖案和文字,迎風飄舞,煞是好看;它和春聯交相輝映,呈現出一派濃厚的鄉土氣息和辭舊迎新的節日景象。
掛千掛千

歷史

掛千是京都尋常百姓家過年的點綴物。《燕京歲時記》說:“是物(掛千)民戶多用之,世家大戶鮮用之者。”這表明,掛千有極廣泛的民眾性,是地道的中國民間藝術。現今,每逢春節,在一些大的賓館或商廈,尚可見到懸掛巨大紅掛千,很富有中國氣派,又有現代風格。而在天津,千門萬戶(日童)(日童)日,總在門前飄揚著耀眼的掛千。

來源

中國民間形成貼“掛千兒”的習俗,來源於宋時的“幡勝”。在南北朝時成書的《荊楚歲時記》曾提到了“剪彩”;而在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地區,1967年發掘的88號北朝墓中也出現了剪彩實物:一輪團花,狀如閃光花環,就是掛千的前身。唐宋時每逢立春日,人們便用銀箔、羅彩剪成飾物或小幡、戴在頭上或系在花下,用以歡慶春日來臨,並與相贈送。蘇軾在《分類東坡詩》中云:“蕭索東風兩鬢華,年年幡勝剪宮花”。後來,人們用它來避邪,把幡勝放大,在立春之日,貼在門楣上。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載:“歲旦在你……街市撲買錫打春幡勝,百事吉斛兒,以備元旦懸於門首,為新春吉兆。“這種錫打春幡勝,就是最早的“掛千兒”。
掛千掛千

製作

掛千,在中國民間工藝中屬剪(刻)紙一類。剪(刻)紙時,先預備一塊木板兒,板心挖一方槽,槽內注入融化的石蠟,冷卻之。再將染紅的竹紙、宣紙以數十張成一沓,四角用紙捻兒釘住(以免走樣兒),即可放在板心上鏤刻。掛千上的圖紋必須用四方或幾方連續型,紋線不可中斷。不然,就不能“成個兒”了。大都是長方形,一般長為26至30公分,寬20至25公分,由中心、框線、穗兒構成。其中有的只有圖案,有的只有文字,有的既有文字又有圖案。一般每套五張,分別用五種顏色的紙、帛、絹刻成,以取統一而多樣的形式美。
據《帝京歲時紀勝》載:“掛錢輝五色。”五色原指青、赤、黃、白、黑。五色的明度層次清楚,它們的並列,可以在人們的視覺中產生鮮明的對比效果。因在中國民俗中人們忌諱黑白二色,所以,掛錢兒的五色為大紅、粉紅、黃、綠和藍。掛千貼在門窗上,很紅火,與紅春聯交相輝映,顯得春意盎然。主要貼在門楣上,也有把它貼在倉庫、雞舍、豬舍和井台上;中心的圖案和文字須與框線緊密相連,如果象窗花那樣細密,人們主會看不清楚。所以,掛千兒差不多都要剪刻得疏案簡練,才使它的圖案形成富有特色的、粗線條的藝術風格。曾有好趣之君針對掛錢兒的特點,(制)就了這樣一個謎語:“長方形,一塊板兒,瀝瀝拉拉胡椒眼兒,中心襯著圖和字兒,辭舊迎新添風采兒。”
新春嘉節一到,家家戶戶皆用掛千兒把門口裝飾得面目一新,喜氣盈盈,使人們感到嚴冬已去,新春益然,成為中國民間春節一大習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