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劍留徐

掛劍留徐是一個典故,源於春秋時期,公子禮踐諾守信、掛劍留徐的事跡

典故,遺址,

典故

典故:掛劍留徐
季札(前576—484年),春秋時吳王壽夢第四子,稱公子札,是一位古代賢人,因受封於延陵(今常州)一帶,人稱"延陵季子"。季札博物閱覽,具有政治、外交方面的卓越才能,是具有遠見卓識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又精通音樂;他不僅自己志趣高潔,而且待人寬厚,守信用、講謙讓。他有許久感人的事跡和傳說,最為後人稱道的是他踐諾守信、掛劍留徐和三次讓國、甘為人臣的故事。
踐諾守信、掛劍留徐
春秋吳王余祭四年,季札受聘出使北方的魯、齊、鄭等國。季札從南方的吳國出使北方的魯、齊、鄭等國,必經徐國,就順道拜訪了徐國的國君。在交談中,徐國的國君對季札身上的寶劍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幾次欲言,又不便啟齒。季札從徐國國君的舉止神態看出了他的心思,欲以劍相贈,但轉念又想,佩帶寶劍出使別國是一種禮節,現出使魯、齊、鄭等國,沒有寶劍怎么行呢?季札在心裡許諾,待從魯國回來,一定把寶劍贈給徐君。哪料,這一承諾,竟成永恆。一來由於當時交通工具落後,行程緩慢;二來由於中原太大,訪遍諸國,需些時日;三來由於季札愛好廣泛,知識淵博,每到一處總要研究一番。如到齊國、鄭國時,季札忠告晏嬰、子產早日隱退;到晉國時,季札發現君主殘暴,就勸叔向好自為之。特別是中原的音樂對季札更具吸引力。《左傳》就有季札觀周樂一章。就這樣,一年後季札才從中原返回。再到徐國時,聽說徐君已經去世,非常悲痛、後悔。季札要將寶劍贈給徐國嗣君。嗣君答曰:“先君無命,孤不敢受劍。”由於新國君堅持不受,季札只好來到老國君墓前,解下寶劍,掛在松樹上(唐朝詩人李白《陳情贈友人》詩:“延陵有寶劍,價重千黃金。觀風歷上國,暗許故人深。歸來掛墳松,萬古知其心。”)。
季札的從者曰:“徐君已死,尚誰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許之,豈以死倍吾心哉!”
季札踐諾守信、掛劍留徐的高尚之舉,很快在諸侯各國傳播開來。為了紀念季札,後人在徐君墓前築起一座高台,名曰“掛劍台”。這是目前全國有史料可查詢.

遺址

掛劍台-友誼的見證,誠信的豐碑
掛劍台
掛劍台掛劍台
掛劍台位於徐州泉山區雲龍山的之麓,旁邊有一塊高大的青石做成的石碑。碑的中間刻著“掛劍台”三個蒼勁有力的大字,兩側刻著一幅對聯。上聯是:“延陵季子兮不忘故”,下聯是“脫千金劍兮掛丘墓”,上邊的橫聯是“踐信泉台”。掛劍台是徐州的著名古蹟之一,徐州市人民政府,曾於五十年代中期重修過。春秋時代,吳國國王夫差的弟弟吳季子,是位學識淵博,很講信用的人。有一年,他出使齊國,途經彭城,與徐君交上了朋友。徐君非常喜歡吳季子隨身佩帶的一把寶劍,吳季子看到如此喜愛這把寶劍,就想把寶劍送給他,但是由於寶劍是當時外交禮儀中非常重要的物品,吳季子告訴徐君:“你既然看中了此劍,哪有不送之理,不過,要等我出使齊國,辦完公事回來才行。”徐君高興地答應了。  他倆說定後,吳季子告別徐君到齊國去了。半年後,吳季子從齊國回到彭城,準備把寶劍贈送給徐君。萬萬沒想到,徐君已經去世去多日了。為了實踐自己的諾言,吳季子就要求徐君的兒子代父收劍。徐君的兒子卻拒絕說:“家父在世時,不曾說過這件事,臨終也沒留下遺言,寶劍再好,我也不能無緣無故地收下。”吳季子見徐君的兒子不願代父收劍,萬般無奈,就把寶劍掛在徐君的墓碑上,回吳國去了。 吳季子這一遵守諾言,講究信用的舉動,深深感動了彭城百姓。為了表彰吳季子講信用的美德,教育後代向吳季子學習,彭城的老百姓,就自願捐款,建起了掛劍台。二千五百年過去了,季札與徐君的品德已為徐州人民所繼承,徐州人民古樸淳厚、熱情好客、義氣大方,對朋友恪守信義等就是季子掛劍的遺風,多年來,這些世情風俗,就像掛劍台一樣,年年修葺,代代相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