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腔

掉腔

掉腔又名紹興高調、新昌高腔,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戲曲聲腔之一。以新昌為中心,流布於浙東紹興、蕭山、上虞、餘姚、嵊縣、寧海等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掉腔
  • 屬性:戲曲聲腔
  • 別名:紹興高調、新昌高腔
  • 流行地:浙東紹興、蕭山、上虞
簡介,參考文獻,

簡介

掉腔
1、與眾不同的聲腔 調腔古戲的乾唱形式,是演唱中的最高層次,沒有相當高的演唱技巧,是難以把握的,這在其他戲曲聲腔中已很難聽到了,新昌調腔卻一代復一代地承傳下了這種古老的演唱方式。新昌調腔還有一個奇特的現象,就是沒有曲譜。前輩老藝人積累了一整套簡單的符號附註在古抄劇本的唱句之旁,形似蚯蚓,名曰“蚓號”,藝人見了就會根據註明的曲牌和不同的符號唱出特定的腔調。 調腔既無曲譜,上海音樂學院的滕永然早在20世紀50年代初到浙江採風,根據藝人的唱腔,記成了曲譜和文字。後來,方榮璋先生花費大量心血整理成了《調腔曲牌集》。到了1983年,他又編寫成了一部52萬多字的《調腔樂府》。這一成果不僅填補了中國地方戲曲音樂調腔門類的空白,還為後人研究調腔提供了大量翔實的資料,紹興市文聯特授予他“魯迅文學獎”。後來,一位名叫呂月明的樂師又在<調腔樂府>和調腔所保留的其他音樂檔案的基礎上,擴編為《調腔音樂集成》,全書125萬字。
2、豐富的劇目 調腔的藝術價值除了與眾不同的聲腔,還有豐富的劇目。調腔所擁有的劇目可說是貫穿了整部中國戲曲發展史。它不僅擁有素有“戲祖”之稱的目連戲、始於宋時的老南戲、形成於元代的元雜劇以及明清時期的傳奇劇,還有新編歷史故事劇和現代戲。其內涵之豐富,形式之完備,在中國現存的劇種中是找不出第二的。在調腔檔案中,僅保存的古劇抄本就達230多本,這些古劇抄本大多為晚清時所抄,其中屬於元雜劇的《北西廂》、《漢宮秋》、《妝盒記》等劇目為調腔所獨有,是極為珍貴的文化遺產。新昌調腔劇團是中國惟一能演《北西廂》的藝術團體,其演出的《漢宮秋》亦能保持元曲的原貌。調腔目連戲在中國目連戲系統中占有重要地位,167出調腔目連劇目中,為其他劇種所沒有的多達72出。
新昌地處浙東山區,環境相對閉塞,調腔因而得以在這一隅之地保存下來。在調腔散曲“風槍聯綴體”中還能找到唐時“踏歌”和宋時“轉踏”的遺響,對於古代戲曲、音樂的研究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調腔深深地影響了周圍的傳統戲曲劇種,寧海平調是它的分支,越劇、台州亂彈、瑞安高腔、紹劇等地方劇種也都從它的劇目、聲腔和表演中得到一定的滋養。

參考文獻

[1] 中國傳統文化
[2] 中國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