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刀代筆

捉刀代筆

詞 目 捉刀代筆

發 音 zhuō dāo dài bǐ

釋 義 指代人出力或代寫文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捉刀代筆
  • 拼音:zhuō dāo dài bǐ
  • 釋義:人出力或代寫文章
  • 出處:《世說新語·容止》
出處,成語出處,相關成語,考證,

出處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頭。既畢,令間諜問曰:‘魏王如何?’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解釋】床:指坐榻;捉刀人:指拿著筆的旁侍。古代的侍從,有專門的刀筆隸,所以,這裡的“刀”為修改竹木簡錯字的小型工具,和筆的作用類似。捉刀人,比喻替別人代筆作文的人。
魏武將見匈奴使的“使” (使者)
捉刀代筆捉刀代筆
自以形陋的“以” (認為)
不足雄遠國的“雄” (稱雄)
使崔季珪代的“使” (讓)
既畢的“既” (在)
魏王何如的“何如” (怎么樣)
然床頭捉刀人的“然” (但是)
此乃英雄也的“乃”(是)
魏武帝將要會見匈奴使臣,認為自己形象醜陋,不能夠威懾遠方的國家,讓崔季珪代替自己。魏武帝親自拿著寫字用的刀具和筆站在一邊充當旁侍。見面完畢以後,讓間諜問(匈奴使臣)“魏王怎么樣?”使臣回答“魏王風雅威望不同常人,但床邊舉著刀的那個人,才是真英雄。”魏武帝聽到之後,派人追殺這個使臣。
1.深刻反映了曹操的矛盾心態。
2.表現出曹操嫉賢妒才,心胸狹窄,奸詐狡猾,殘忍的性格。
3.描寫曹操羞慚,自卑心理。
4.怕匈奴使者回匈奴後說不利於自己的話(醜行、醜貌)。
5. 匈奴使者是人才,不為己用必後患無窮。

相關成語

考證

國內權威工具書如《現代漢語詞典》等,對“捉刀”等詞中的“刀”,均解釋為“殺人之刀”或語焉不詳。第五版《現代漢語詞典》是這樣解釋的:
〈書〉〈動〉曹操叫崔琰代替自己接見匈奴使臣,自己卻持刀站立床頭。接見完畢,叫人問匈奴使者:“魏王何如?”回答說:“魏王雅望非常,然床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見於〈世說新語·容止〉)後來把代別人做文章叫捉刀。
2010年,著名學者宋傳偉先生根據自己多年的考證與推理,對這些權威的解釋提出質疑,認為這種解釋前後矛盾,不能使人信服。在自己的論文中,宋傳偉先生大膽否定了傳統的解釋,認為此處的所謂“殺人之刀”實際應為一種書寫工具。認為“捉刀人”“捉刀”的目的不是殺人,而是主人身邊的“秘書”,這樣,權威工具書上解釋的“代別人作文章”才能順理成章。這樣,對於”捉刀““捉刀代筆”“刀筆隸”等詞中的“捉”和“刀”的分析也就迎刃而解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