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玉

挖玉

挖玉是指離開河床在河谷階地,乾灘、古河道和山前沖積洪積扇上的礫石層中挖尋和闐玉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挖玉
  • 外文名:Dig jade 
挖玉,挖玉地點,歷史記載,方法,

挖玉

挖玉是指離開河床在河谷階地,乾灘、古河道和山前沖積洪積扇上的礫石層中挖尋和闐玉礫。這些地方的玉也是由流水帶來的,但早已離開河道。礫石層之上早已有或多或少的沙土覆蓋,礫石曾中有的已被石膏和泥沙所膠結或半膠結。由於挖玉付出的勞動很艱巨,長時間局限在很小的範圍里,獲取率很低,不如揀玉效果明顯,因此從事挖玉的人不多,只有當某地已經有了出玉的的可靠訊息,而且大有希望的時候才會吸引人們去挖玉。

挖玉地點

著名的挖玉地點是玉龍喀什河東岸,洛蒲縣吉牙鄉的古馬特,過去曾被稱為胡麻地。其地挖玉的最早時間不詳,到清代乾隆年間已在此采貢玉。乾隆24年(1759),清政府在和闐設有辯事大臣,和闐城設三品阿奇木伯克,以加強統治,收羅貢玉。那時,和闐采玉充貢,歲有常例。此地因產羊脂玉,所以,采玉人不少。清代詩人肖雄記載,大、小騾馬地"兩地產棗紅皮脂玉,在沙灘中掘取,當是生長其間者。"謝彬於1916年到和闐,在《新疆遊記》說:"小胡麻地,前清於此采貢玉,居民遷千餘戶。到了晚清,汞玉列停止,采玉由民間自行開採。洛蒲縣設立於清光緒28年(1902),該縣主簿揚丕灼在《洛浦縣鄉土志》中記述了胡麻地采玉情景,那時挖玉者甚眾,"小胡麻地在縣北三十里,盡砂磧,因出子玉、璞","尋挖者眾,沿沙阜有泉,起房屋,植樹木,以便客民寓居之所","任人挖尋,不取課稅"。揚丕灼還寫下了《浪掏沙――玉河八景詞》共八首。其中《完璞呈華》一首即描繪了在小胡麻地采玉的情景:"月出澹雲遮,渺渺平沙。眼前完璞見青華。道是似螢螢又細,碧血猶差。終日聽鳴鴉,夜夜燈花。水泉聲里有人家。舉畚朝朝趨社鼓,一路煙霞;可見,當時挖玉場面十分熱鬧,"夜夜燈花",所挖得之玉,"似螢""碧血猶差",多為青白玉和青玉。挖出玉也盛多。

歷史記載

在清代以後,這裡也不復采玉了。考古學家黃文弼於1929年到小胡麻地考察時,已無采玉者。他寫到:為當地人掘玉石之所,旁有乾河川一道。河岸高二丈許,兩旁沙積迤儷繼續不一,現水已乾,惟有泉水南流,當地人即在河中掘起玉石。俗稱羊脂玉,以言白潤如脂也,現不多見,亦無開採者。
近年,在胡麻地踏勘,所見以往采玉的乾河谷寬500-800米,自西南向東北蜿蜒展布。河谷中儘是沙礫,猶如戈壁荒漠。但其中有一處處盤狀和漏斗狀窪地,四周卵石散亂堆砌,為過去挖玉的遺蹟。在河谷兩旁為表面起伏不平的階地,由於引水灌溉,已造就了片片綠洲和林帶。過去挖玉之盛況已為農業所替代,當地居民僅知道這裡過去挖過玉,但不知道究竟哪裡有玉,自然無法挖玉。

方法

挖玉的方法,據謝彬在《新疆遊記》中說:"常以星輝月暗候沙中,有火光爍爍然,其下即有美玉。明日坎沙得之,然得者恆寡,以不能定其處也。"此說難以置信,因玉不會"火光灼灼然"。據調查和訪問,挖玉首先是選擇地方挖直徑10-20米的大坑,邊挖邊找玉,挖得沙礫堆砌坑周圍,采坑一般上大下小,呈漏斗狀。因現今已塌陷,不知坑的深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