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崙的金字塔

拿破崙的金字塔

《拿破崙的金字塔》是上海文藝出版社2010年5月1日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國人威廉·迪特里希。

基本介紹

  • 書名:拿破崙的金字塔
  • 作者:[美]威廉·迪特里希
  • 譯者:吳曉妹 羅天妮
  • 出版社上海文藝出版社
基本信息,作者簡介,內容簡介,編輯推薦,媒體評論,背景知識,

基本信息

書名:拿破崙的金字塔
作者:[美]威廉·迪特里希
譯者:吳曉妹 羅天妮
出版日期:2010-5-1
頁數:391
開本:32
ISBN:9787532138760

作者簡介

威廉·迪特里希,一九五二年生於美國華盛頓,後畢業於華盛頓大學新聞系。他是一名優秀的新聞記者,為《西雅圖時報》工作期間,撰寫了許多傑出的科學報導,一九九0年獲得普利茲獎。 從小喜愛歷史的威廉·迪特里希之前曾以羅馬帝國為背景,創作了《上帝之鞭》等作品。《拿破崙的金字塔》是他的第一本暢銷歷史冒險小說,其續集《羅塞塔的鑰匙》同樣廣受歡迎,從而使他躋身於暢銷作家之林。

內容簡介

伊生·蓋奇,一個不務正業的浪子,從剛獨立的美洲新大陸來到大革命後的法國,成天流連賭場尋找運氣。一天,他從賭桌上贏得一枚據說受到詛咒的古埃及掛飾,也從此遭逢一連串的厄運:家中遭人入侵,與他一夜風流的妓女也慘遭殺害。為了逃避警察的追捕,他不得不尋求共濟會兄弟的幫助,和其他科學家一起跟隨拿破崙的遠征軍前往埃及。在兵荒馬亂的戰事中,蓋奇周旋於一心想奪取力量的拿破崙、信奉異端的法國伯爵、陰魂不散的阿拉伯殺手,以及亦敵亦友的美麗埃及女祭司之間,他必須想辦法解開掛飾之謎,同時也要設法逃過各方奪寶人馬的追擊……

編輯推薦

普利茲獎得主暢銷之作,挑戰《國家寶藏》之離奇解謎,媲美《奪寶奇兵》之驚險刺激。
一座沒有法老的金字塔,一枚隱藏驚人線索的黃金掛飾,一連串完美的幾何公式,指向埃及一個久藏地底的秘密──拿破崙為它揮師埃及!

媒體評論

史蒂芬·史匹柏和喬治·盧卡斯應該合作拍一部比《奪寶奇兵》更經典的電影:聖城耶路撒冷錯綜複雜的地下密室到約旦佩特拉失落的鬼城,再到騷動不安的革命的巴黎……伊生·蓋奇,一個魅力十足的浪子,為我們演繹了一個更驚險、更傳奇的尋寶故事。
——西雅圖時報 引人入勝的戰爭場面,百轉千回的幾何之謎,神秘莫測的法老墓穴,窄如髮絲的逃生機會,交織成了這部精彩非凡、無與倫比的探險小說。讀者一定會歡呼雀躍。
——《出版人周刊》
裝備著印第安戰斧和賓夕法尼亞來復槍的伊生·蓋奇讓人眼前一亮——這才是新式的美國人,充滿了冒險的精神和渴望。
——《今日美國》

背景知識

拿破崙的埃及之行
1798年,拿破崙·波拿巴入侵埃及,這是人類歷史上一次重大的軍事行動,不僅如此,它還是法國歷史、埃及歷史以及考古史上的重要轉折點。對於波拿巴來說,出征埃及雖然不算成功,但卻成了他人生新的起點,促使他鋌而走險,利用其聲譽奪取了法國的最高統治權;對於埃及來說,法國的入侵結束了幾百年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和馬穆魯克集團在埃及的統治,標誌著埃及歷史上一個新時代的開始。從此,埃及不僅打開了通往西方技術和貿易的大門,還開始了一段殖民主義與民族獨立、現代文明與古老文明相互對抗、較量的動盪時期,其中,文化的衝突迄今還在。就考古學而言,拿破崙在其侵略大軍中帶上了167位專家學者,這是前所未有之事。早在1799年,法軍士兵就在羅塞塔鎮發現了一塊石碑,碑上刻有希臘文字、世俗體(象形文字草寫體)文字和古埃及象形文字,它將為解讀古埃及象形文字提供一把金鑰匙。隨著羅塞塔石碑的發現,加上科考團的學者們在1809年至1828年間創作的23卷本恢弘巨著《埃及記述》的問世,一門嶄新的學科——埃及學應運而生。埃及學的誕生標誌著“浪漫時代”的到來,從此,凡是與埃及相關的一切均漸為時尚。人們陶醉與此,對古埃及的迷戀遍及全球並一直延續至今。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我們今天對古埃及的了解幾乎全部始於拿破崙的埃及之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