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零集

《拾零集》包括魯迅的小說、散文、散文詩總計22篇,是魯迅於1933年應上海天馬書店之約,從《吶喊》、《彷徨》、《故事新編》、《野草》、《朝花夕拾》五種文學作品中選編而成,是魯迅唯一的一部“自選集”,堪稱魯迅小說、散文、散文詩的薈萃,魯迅文學創作精華的濃縮。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拾零集
  • 創作年代:十九世紀二十年代初
  • 文學體裁:自選集
  • 作者:魯迅
作品簡介,作者簡介,

作品簡介

《拾零集》其實是《二心集》的縮編。1934年《二心集》要出版,《二心集》本來一共有37篇文章加一篇譯文,一共是38篇文章,但38篇文章被刪掉了22篇,就剩下16篇了,連原來的一半都不到。後來乾脆改了一個名,叫《拾零集》,拾些零七八碎的,《拾零集》出版了,所以魯迅說當時的國民黨政府是"武力征伐和文力征伐並舉”,對共產黨領導的中央蘇維埃蘇區是武力征伐,搞五次圍剿。在文化界則是進行文力征伐,魯迅還說自己的文章被刪的這個程度大約"凡是主張改革的文章,現在幾乎不能發表,甚至還帶累刊物",發表你文章那個刊物、報刊也跟著倒霉。在報上我已經沒有發表的地方了,黑暗之極,無理可說。真是自有生以來第一次遇見。
該書出版後,大受讀者歡迎,截至1941年,曾印行7次,其中4次遭到國民黨當局的查禁。此次重印,由本市魯迅研究者劉運峰以1933年天馬書店版為底本,對照《吶喊》、《彷徨》、《故事新編》、《野草》、《朝花夕拾》的初版本以及1981年版《魯迅全集》進行了校勘,本著尊重底本,擇善而從的原則,改正了底本、初版本和1981年版的訛誤。同時,對文中的疑難部分做了注釋,體現了近年來魯迅研究界的最新成果,給讀者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新版本的《魯迅自選集》還將魯迅5種作品的序言、題記作為附錄一併刊出,以助於讀者對原作的理解。

作者簡介

魯迅(1881-1936),浙江紹興人。中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魯迅原名周樹人,字樟壽,號豫才;“魯迅”是其投身五四五四運動後使用的一個筆名,因為影響日甚,所以人們習慣稱之為魯迅。
魯迅,1881年9月25日出生於紹興都昌坊口一個封建士大夫家庭,7歲啟蒙,12歲就讀於三味書屋,勤學好問,博聞強記,課餘喜讀野史筆記及民間文學書籍,對繪畫藝術產生濃厚興趣,自此打下堅實的文化基礎。他不囿於四書五經,多方尋求課外讀物,努力掌握歷史文化知識。紹興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特別是眾多越中先賢的道德文章,給魯迅的思想以很大的薰陶和影響。魯迅少年時代,祖父因科場案下獄,父親病故,家道從此中落。魯迅由一個封建士大夫大家庭的長房長孫,變成了一個破落戶子弟。家庭所遭受的一系列重大變故,使少年魯迅飽受人間冷暖,世態炎涼,看到了“世人的真面目”,認識到封建社會的腐朽和沒落。魯迅母親魯瑞,農民的女兒,品格高尚,對魯迅影響很大。
1898年春,魯迅離開故鄉,滿懷人生新的希望,考入了南京江南水師學堂,翌年,因不滿學堂的“烏煙瘴氣”,改入江南陸師學堂附設的礦務鐵路學堂。他廣泛接觸西方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閱《時務報》,看《天演論》,深受維新思潮和進化論學說的影響,初步形成“將來必勝於過去,青年必勝於老人”的社會發展觀。
1902年,魯迅以優異的成績畢業,被官派赴日留學。他先入東京弘文學院學習日語,後入仙台醫學專門學校習醫。因深受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浪潮的影響,積極投身於反清革命的洪流之中,課餘“赴會館,跑書店,往集會,聽講演”,立下了“我以我血薦軒轅”的誓言。1906年,魯迅在事實面前,有感於國內同胞的愚弱,認識到改變國民性的重要,便毅然棄醫從文,邁出了人生道路上具有決定意義的一步,選擇了文學藝術,以筆作為自己救國救民的戰鬥武器。他參與籌辦文藝雜誌《新生》,撰寫了《人之歷史》、《科學史教篇》、《文化偏至論》、《摩羅詩力說》等早期重要論文。魯迅認為,中國的嚴重問題在於人,不在於物;在於精神,不在於物質;在於個性,不在於“眾人”;要“立國”,必先“立人”,而“立人”的關鍵,在於個性的覺醒與精神的振奮。
辛亥革命前夜,魯迅回到祖國,先在杭州的浙江兩級師範學堂執教,擔任化學、生理學教員,後又回到故鄉紹興,擔任紹興府中學堂監學兼博物教員、山會初級師範學堂監督(校長)。他一方面教書育人,培養青年, 一方面積極投身於辛亥革命。 他領導故鄉文學團體“越社”, 支持創辦《越鐸日報》。 1912年初, 魯迅應教育總長蔡元培之邀,赴南京臨時政府教育部任職,不久,隨教育部遷至北京,任社會教育司第一科科長,同時先後受聘於北京大學、北京高等師範學校、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等一些高等院校,擔任校外兼職講師。
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後,魯迅深受鼓舞,與李大釗、陳獨秀等當時許多先進知識分子一起,寫文章,辦雜誌,揭開了中國五四運動的序幕。他站在反帝反封建的前列,積極提倡新文化、新思想、新道德,猛烈抨擊幾千年來的舊文化、舊思想、舊道德。1918年,他發表了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小說通過象徵的藝術手法,無情地揭露了中國幾千年封建社會吃人的本質,強烈地控訴了封建禮教和封建宗法制度的罪惡。此後,魯迅“一發而不可收”,以徹底的不妥協的姿態,創作了《孔乙己》、《藥》、《阿Q正傳》等許多小說和大量雜文、隨筆、評論,從而成為五四五四運動的先驅和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
1926年夏,魯迅離開北洋軍閥盤踞的北京,南下廈門,擔任廈門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同時兼任國學院教授。1927年初,魯迅又轉赴當時的革命中心廣州,擔任了中山大學中文系主任,同時兼任教務主任,一邊從事教育和文學創作,一邊投入新的戰鬥。同年4月,反革命政變發生,魯迅經受了腥風血雨的考驗,因營救學生無果,憤而辭職。在血的教訓面前,魯迅早年形成的社會發展觀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他嚴厲解剖自己的思想,糾正了過去只信進化論的“偏頗”,從此,他的思想發展進入了一個嶄新的起點。
20年代中期,參與創辦《莽原》周刊、《語絲》周刊和文學社團末名社。1927年初到廣州中山大學任文學系主任兼教務主任。1927年8月到廈門大學任教授。
1927年10月,魯迅到了上海,從此定居下來,集中精力從事革命文藝運動。1928年與郁達夫創辦《奔流》雜誌。1930年,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成立,他是發起人之一,也是主要領導人,曾先後主編《萌芽》、《前哨》、《十宇街頭》、《譯文》等重要文學期刊。他參加和領導了中國左翼作家聯盟、中國自由運動大同盟和中國民權保障同盟等許多革命社團。他主編《前哨》、《奔流》、《萌芽月刊》等許多刊物,團結和領導廣大革命的、進步的文藝工作者,與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國民黨政府及其御用文人進行針鋒相對的鬥爭。他堅持韌性戰鬥,撰寫了數百篇雜文。這些雜文,如匕首,似投槍,在反文化“圍剿”中,作出了特殊的貢獻。他與共產黨人交往密切,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他以“竊火者”自喻,致力於中外文化交流,倡導新興木刻運動。他關心青年,培養青年,為青年作家的成長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1936年10月19日,魯迅在上海大陸新村寓所與世長辭,終年55歲。
魯迅寫過一首《自嘲》詩,其中有兩句為“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這是他一生的真實寫照。
魯迅一生寫下了1000多萬字的著譯,他的《吶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等許多作品一版再版,被翻譯成英、俄、德、法、日、世界語等多種文字,飲譽全球。《魯迅全集》是他留給中國人民和世界各國人民的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吶喊》(短篇小說集)1923,新潮社
《中國小說史略》(上下卷)1923一1924,新潮社
熱風》(雜文集)1925,北新
彷徨》(短篇小說集)1926,北新
華蓋集》(雜文集)1926,北新
《華蓋集續編》(雜文集)1927,北新
》(論文、雜文集)1927,未名社
野草》(散文詩集)t927.北新
朝花夕拾》(散文集)1928,未名社
而已集》(雜文集)1928,北新
三閒集》(雜文集)1932,北新
二心集》(雜文集)1932,合眾書店
《魯迅自選集》1933,天馬
《兩地書》(書信集)與景宋合著,1933,青光書局
《偽自由書》(雜文集)1933,青光書局
《魯迅雜感選集》瞿秋白編選,1933,青光書局
南腔北調集》(雜文集)1934,同文書局
拾零集》1934,合眾書店
《準風月談》(雜文集)1934,興中書局
《集外集》楊霽雲編,魯迅校訂,1935,民眾圖書公司
《門外文談》(論文)1935,天馬
《故事新編》(小說集)1936,文生
《花邊文學》(雜文集)1936,聯華書局
《且介亭雜文》(雜文集)1936,三閒書屋
《夜記》(雜文集,後編入《且介亭雜文末編》)1937,文生
《且介亭雜文二集》(雜文集)1937,三閒書屋
《且介亭雜文末編》(雜文集)1937,三閒書屋
《魯迅書簡》(影印本)許廣平編定,1937,三閒書屋
《魯迅全集》(1一20卷,收著作、譯文和輯錄的古籍)1938,魯迅全集出版社
《集外集拾遺》(綜合集)1938,魯迅全集出版社
《漢文學史綱要》(文學史)1941,魯迅全集出版社
《魯迅全集補遺》唐韜編,1946,上海出版公司
《魯迅書簡》許廣平編,1946,魯迅全集出版社
《魯迅日記》(影印本)1951,上海出版公司;鉛印本,1959,人文
《魯迅選集》1952,開明
魯迅小說集》1952,人文
《魯迅全集補遺續編》唐韜編,1952,上海出版公司
《魯迅書簡補遺》吳元坎輯,1952、上海出版公司
《魯迅全集》(1-lO卷)1956-1958,人文
《魯迅選集。(1一2卷)1956-1958,中青
《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文學史)1958,三聯
《魯迅選集》(上下冊)1959,人文
《魯迅書簡》(致日本友人增田涉)1972,人民日報社
《魯迅詩稿》1976,文物;1981,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魯迅書信集》(上下卷,收《兩地書》以外書信1381封)1976,人文
《魯迅佚文集》1976,解放軍報社
《魯迅書簡》(致曹靖華)1976,上海人民
《魯迅手稿全集》(書信8冊,日記6冊)1978一1980,文物
《魯迅致許廣平書簡》1980,河北人民
《魯迅全集》(1-16卷)1981,人文
魯迅全集卷一(墳 熱風 吶喊)
魯迅全集卷二(彷徨 野草 朝花夕拾 故事新編)
魯迅全集卷三(華蓋集 華蓋集續編 而已集)
魯迅全集卷四(三閒集 二心集 南腔北調集)
魯迅全集卷五(偽自由書 準風月談 花邊文學)
魯迅全集卷六(且介亭雜文 且介亭雜文二集 且介亭雜文末編)
魯迅全集卷七(集外集 集外集拾遺)
魯迅全集卷八(集外集拾遺補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