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鬥神

拜鬥神

拜鬥神是揭陽市地方民間信仰最早、時間最長、流傳最廣的保護神。從古至今,當地傳統民俗。凡是進寺廟燒香,不管是神是佛,也不管是祭祖宗,還是敬天地、謝神明,都要拜鬥神。這門官老爺倒也不跟人計較,只燒高香一炷也就算了。倘有禮品,也極簡單隨意,清茶三杯,幾塊糖餅,或幾個水果就可以了。拜鬥神寄託了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拜鬥神
  • 分類:傳統民俗
  • 地區:揭陽市
  • 出處:《禮記·祭法》
鬥神來歷,鬥神傳說,神茶鬱壘,鐘馗,

鬥神來歷

遠古時,人們學會建造房屋之後,希冀各類神明能保佑康寧。由於門戶是房屋與外界相通的地方,也就特別受到重視,於是便對門產生了崇拜——這就是鬥神。
拜鬥神
據《禮記·祭法》載,大夫立二祀,適士二祀,庶人(老百姓)只一祀,其中包括祀門。古代祀典中有五祀之說,所謂“五祀”,即祭祀門、戶、井、灶、土地等五神,周時,“五祀”是周天子及各諸侯的祭祀大典,十分隆重。“祀門”是在九月舉行。秋季九月,正是收穫的黃金季節,人們辛辛苦苦,勞動了一年,準備收藏過冬了,五穀六畜安頓好以後,當然要請個鬥神來守護,否則,一年的血汗豈不白費?平民百姓祀門,當然比不上帝王諸侯排場,但也非常虔誠恭敬

鬥神傳說

五祀所祀神祗,如鬥神、戶神、井神、灶神、土地等,都與人們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密切相關,其根源都始於自然崇拜。鬥神源遠流長,歷久不衰,成為中國民間最富代表性,最有廣泛民眾基礎的流行神。
據查考,我國周代就有祀鬥神,但那時的鬥神還無名無姓。為彌補這一缺憾,不久,就產生了神茶、鬱壘的傳說。

神茶鬱壘

相傳,東海度朔山上有一顆大桃樹,樹幹盤曲,枝葉覆蓋,綿延三千里。上面有金雞,下面有兩個神仙,一個叫神荼,一個叫鬱壘,是兄弟二人。他們站於桃樹下,監視百鬼的行蹤,遇有無端造禍,殘害人類的惡鬼,就用葦索把鬼綁起來,送到山下餵老虎。後來,人們每逢農曆除夕便在門前插上桃木削成的人形,還畫上神荼、鬱壘和老虎,用來驅邪避惡。
有的書上記載,度朔山上有兩個門,西南叫神門,由神荼守衛,凡有邪神進山偷桃,神荼就用木劍砍他的脖子,剛桃枝穿透他的腮,把他投入海中餵毒龍。東北叫鬼門,由鬱壘守衛,如遇貪吃的鬼上樹偷桃,就用葦索捆上他;用桃弓射到山下,讓猛虎吃掉。這二位神仙既然能降服惡鬼,他們本身的形象當然也是十分猙獰可怕。《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畫了二位大神的尊容:坦胸露乳,毛髮聳立,頭上長角,眉峰突起,橫眉立目,冷笑中藏著殺機,一幅十足的凶神惡煞的模樣。後來,人們不掛圖形,只在門上寫了兩位神仙的尊名,邪鬼便望而卻步了。

鐘馗

宋元以後,取代神荼、鬱壘鬥神地位的是能吃鬼、斬鬼的鐘馗。
相傳,鐘馗之父叫鐘惠,母潭氏。忽一天,譚氏夜夢金甲神人手捧纖日,她一口將紅日吞下肚中而有孕。待懷胎月足,又夢神告訴她,腹中小孩乃上界武典之星,日後必成正果。譚氏醒後,生了一個嬰兒,鐘惠給兒取名鐘馗。
鐘馗十歲時,到余南華先生求學,學習很刻苦,處處顯露不凡,先生說他“天縱之奇英,士林翹楚”。
鐘馗長大後,心存正氣,行為端莊,有金石不渝的高尚情操。鐘惠病重,鐘馗虔誠祈禱,寫下一篇禱告文章,願意以身代父,請求天地保佑父親病癒.玉帝聞知,命天使取一仙丹,下凡治癒鐘惠。鐘惠慶五十大壽時,好友張憲見鐘馗文才不俗,願把獨生女兒許配鐘馗。玉帝派天使下凡託夢,賜鐘馗寶劍神筆,並對他說:“用這支筆,記下人間善惡,用這把劍,除盡世上妖魔。”
後來,張憲請鐘馗到張家讀書,張的女兒秀英,不但生得花容月貌,而且詩詞歌賦、琴棋書畫,無不精通。但是,鐘馗專心致志,日不斜視。鐘馗第二年上京應試,中了頭名,但因面貌奇醜,被皇帝免除頭名狀元。鐘馗一氣之下,觸階身亡。玉帝聞知,封他為“驅魔大神”。鐘馗到了陰間,斬妖劈邪,剪除鬼魅。後來,他又率領眾鬼卒,來到人間,斬殺了無數陽間小鬼。
鬥神鐘馗鎮鬼劈邪在民間影響很大很,他的畫像,從宮廷到民居,都受到熱烈歡迎。古時候不僅春節掛鐘馗像,端午節還清出他來驅邪除妖。
唐代以後,又出現兩位著名的武將鬥神,這就是幫助李世民打天下的唐朝開國元勛秦瓊和尉遲恭。
傳說李世民為了爭皇位,在玄武門殺死兄弟二人,自己登基了。俗話說:“人生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驚。”李世民做了虧心事,住進皇宮以後,經常做惡夢,不斷夢見他倆個兄弟變成惡鬼來找他索命。半夜裡常嚇出—身冷汗,鬧得他吃吃不香,睡不安,終日心神不定,慢慢得了大病。吃藥扎針,求神拜佛全不管用,滿朝文武也愁得沒辦法。
這天,秦瓊和尉遲恭兩員大將進宮看望令李世民,詢問他到底得了什麼病。兩員大將是李世民心腹,李就把自己的心病告訴他倆。秦瓊聽了,安慰說:“萬歲不必害怕。常言說,神鬼怕惡人,我和尉遲將軍給你看門,什麼鬼神也不敢進來,你放心啦!”
從那天起,秦瓊和尉遲恭天天守在皇宮門口,日夜不離一步。李世民算是安心了。飯能吃,覺能睡,也不再做惡夢了。可是,只要他倆一離開,李世民馬上就會犯老毛病。
老臣魏徵看到這情況,想叫另外兩名武將替秦瓊、尉遲恭把門,但不行,李世民還犯病。後來,魏徵叫畫匠把秦瓊、尉遲恭的像畫下來,貼於門上,好啦,李世民不犯病了。
這事傳到民間,老百姓都知秦瓊和尉遲恭厲害,也仿著畫了他倆的像,過年時貼到大門上,叫做“鬥神”。這兩位武將鬥神,在民間流傳最廣,影響最大。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不再滿足原來的願望,於是,又幻想起來:如果鬥神不但能驅邪,還能賜福,豈不兩今其美?這樣,又造出了文官鬥神和祈福鬥神。
文官鬥神以天官居多。形象是戴紗帽,穿一品朝服,持吉祥器物或抱象牙笏板,白面五綹美髯,雍容華貴。天官鬥神大都貼於院內堂屋,含有祈福進財之意。
文官鬥神還有取材“五子登科”的。上面畫五個舉燈、執戟、手拿桂枝的童子,寓意“五子登科”。
祈福鬥神大都與升宮發財、福壽延年、多子多福有關。有喜神、和合二仙的,有劉海、招財童子的,還有一天官左子舉盤,盤上置一壽山石,石上升起毛筆一支,暗含“壽比南山”;另一天官手托紅色蝙蝠和海水之類,隱寓“福如東海”之意。
祈福鬥神還常常添畫一些吉祥物,取其吉利,如爵、鹿、蝠、喜、馬、宅、瓶、鞍等,皆取美名,以迎祥祉。
這樣,鬥神已具有驅邪魔、衛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多種功能的保護神,成為最受民眾歡迎的神祗了。
到了現代,畫像鬥神只設於祠堂、家廟、大廳堂、宮觀寺廟大門。倘若一扇大門的,多為武將鬥神,如果有三扇大門的,正門畫武將鬥神,兩邊大門就畫文官鬥神或祈福鬥神了。如今的民居厝宅,大廳門有寫“神荼、鬱壘”的,也有寫“加冠、進祿”的;有的寫“財喜、登門”的,也有寫“迎祥、集福”或“五穀、豐登”的,而春節貼鬥神的風俗,已漸漸被人們淡化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