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殿

拜殿

拜殿,立於殿庭下申訴冤屈。是中國古代,諂媚帝王的一種行動,也指伊斯蘭教等宗教的禮拜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拜殿
  • 館藏地點:河南省洛陽市九都東路171號
  • 所屬年代:清
  • 所屬博物館:洛陽隋唐大運河博物館
  • 所屬地區:河南洛陽
釋義一,解釋,出處,釋義二,解釋,出處,釋義三,解釋,出處,釋義四,

釋義一

解釋

立於殿庭下申訴冤屈。

出處

宋●鄭文寶《江表志》卷三:“國中至寃者,多立於御橋下,謂之‘拜橋’……又有闌入立於殿庭之下者,為‘拜殿’。進士曾覬南省下第,乃釘足,謝泌下第,立殿稱寃。舉人之風掃地矣。”

釋義二

解釋

諂媚帝王的一種行動。

出處

新五代史·蘇循傳》:“晉王將即位…… 循始至魏州,望州廨聽事即拜,謂之‘拜殿’。及入謁,舞蹈呼‘萬歲’而稱臣,晉王大悅。”

釋義三

解釋

指伊斯蘭教等宗教的禮拜堂。

出處

郭沫若《蘇聯遊記·烏茲別克紀行》:“拜殿頗宏大,可容納千人以上……拜殿門前有方形月台,高出殿面幾級,容人被引上月台,坐在石欄桿上觀儀。”

釋義四

在寺廟建築中指正殿之前的建物,善信於此處擺設祭品祀神,故稱為“拜殿”;拜殿有與正殿相連,亦有隔天井與正殿相對,有者三川殿即是拜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