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洋畫

拍洋畫

拍洋畫,是一種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流行很廣的兒童遊戲,在北方部分地區叫“扇洋片”。孩子們拿出一些多餘的洋畫,把洋畫合在一起,擺在地上,輪流用巴掌去拍,或者用洋畫去拍洋畫,能拍翻即可拿走。

洋畫是一種質地堅硬的彩色小畫片,題材多為《封神榜》、《西遊記》等小說、卡通片中的人物。洋畫的尺幅相對比較固定,一幅整版洋畫的尺寸十分近似,具體的尺寸約為25.5×18厘米。不僅如此,各地版式也十分相似,其中,以每一整版橫排五張洋畫,縱列五枚洋畫,全版共25枚洋畫的版式最為常見。每張洋畫的尺寸約為4×3厘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拍洋畫
  • 其他名稱:扇洋片
  • 發行日期:二十世紀八十年代
  • 歷史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
起源發展,遊戲玩法,遊戲意義,

起源發展

最早的“洋畫”,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外國菸草公司向中國促銷香菸的一種手段。這種用厚紙片製作的長方形畫片,面積略大於火花(火柴盒封面畫)。洋畫上,印有精美的圖案,比如“水滸一百零八將”。每包香菸內,附有其中的一“將”。集齊若干枚規定的圖案,可以免費領取一包香菸。後來,洋為中用,洋畫成為一種寓教於樂的袖珍型啟蒙讀物。過去的煙紙店內,常常有洋畫出售。畫片上印有歷史故事、花鳥魚蟲、戲曲人物等,有的畫片背面還印有與畫面圖案匹配的謎語。
不同的地區叫法不一樣,在上海,洋畫被稱為“香菸牌子”;在廣州,洋畫被稱作“公仔紙”;而在西北地區,洋畫還被稱為“拍將”;在東北地區,孩子們則將拍洋畫稱為”玩pià jì“(現稱“玩卡”,改為用圓形卡片)。
價廉物美的洋畫,一分錢可以買十張,很受孩童喜歡。兒童比較喜歡收集洋畫,它們除了可以作為啟蒙讀物來欣賞,還別出心裁成為一種“另類”玩具。

遊戲玩法

拍洋畫拍洋畫
拍洋畫一般適合兩人遊玩。場地以室外的平整水泥地為佳。玩時,通過“剪刀、布匹和石頭”的規則,決定先後次序。先者為甲,後者為乙。乙方將自己的洋畫放在地上,甲方手持自己的洋畫,在空中划過一條弧線。洋畫脫手落地時,要算準距離落在緊靠對方洋畫的一側。如果甲方的洋畫落地後能利用氣流掀翻對方的洋畫,則能贏取這枚洋畫。洋畫的表面上,往往塗抹一層厚薄均勻的蠟。如此增重,可以增加拍擊的力量。同時,當對方拍擊時,也不易被對方掀翻。
正拍
將洋畫的正面朝上,反面朝下,用手拍打,使正面翻轉向下者為勝,否則拍擊權即轉交對方。
反拍
將洋畫的正面朝下,反面朝上,用手拍打,使正面重又向上者為勝,否則拍擊權即轉交對方。
雙翻
一次拍打導致兩張洋畫同時翻轉者獲勝,如只有一張洋畫翻轉,則視為失敗。拍擊權即轉交對方。
一條龍
一條龍又叫“清一色”,拍打者必須依次將檯面上所有洋畫“拍反”,否則視為失敗。拍擊權即轉交對方。
滿堂紅
滿堂紅又叫“過三關”,限定遊戲參與者每人每次只能出一或兩張洋畫,拍擊者需將檯面上所有的洋畫“拍反”,然後再將這些已翻轉的洋畫全部“拍正”,此後,還需揮手扇風,利用氣流之力將洋畫“掀翻”,連續通過三關者,方可贏得台面全部洋畫。

遊戲意義

紙牌上面通常印有各式各樣色彩豐富的圖案,圖案的美觀及稀有是兒童評判該紙牌價值的依據之一。其遊戲型態相當豐富,而且因為對抗性和蒐集性強,特別受到男童的喜愛。在電子遊戲盛行前,和彈珠竹槍等同被兒童視為“寶物”,經常隨身攜帶,也是兒童在同儕間顯現地位的象徵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