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橋

抱橋

抱橋,典故名,典出《莊子集釋》卷九下〈雜篇·盜蹠〉。相傳古代書生同一女子相約在橋下見面。他等了很久,不見女子到來,這時河水猛漲,淹沒橋樑,書生為了堅守信約,不肯離去,抱住橋柱,淹死在水裡。後以“抱橋、抱柱”等喻堅守信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抱橋
  • 拼音:bào qiáo
  • 注音:ㄅㄠˋ ㄑㄧㄠˊ
  • 解釋:同“抱柱”,指堅守信約
基本信息,詳細釋義,典源,譯文,釋義,用典示例,

基本信息

詳細釋義

典源

《莊子集釋》卷九下〈雜篇·盜蹠〉
世之所謂賢士,伯夷叔齊。伯夷叔齊辭孤竹之君而餓死於首陽之山,骨肉不葬。鮑焦飾行非世,抱木而死。申徒狄諫而不聽,負石自投於河,為魚鱉所食。介子推至忠也,自割其股以食文公,文公後背之,子推怒而去,抱木而燔死。尾生與女子期於梁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樑柱而死。此六子者,無異於磔犬流豕操瓢而乞者,皆離名輕死,不念本養壽命者也。

譯文

世人所稱道的賢士,就如伯夷、叔齊。伯夷、叔齊辭讓了孤竹國的君位,卻餓死在首陽山,屍體都未能埋葬。鮑焦著意清高非議世事,竟抱著樹木而死去。申徒狄多次進諫不被採納,背著石塊投河而死,屍體被魚鱉吃掉。介子推算是最忠誠的了,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給晉文公吃,文公返國後卻背棄了他,介子推一怒之下逃出都城隱居山林,也抱著樹木焚燒而死。尾生跟一女子在橋下約會,女子沒有如期赴約,河水湧來尾生卻不離去,竟抱著橋柱子而淹死。這以上的六個人,跟肢解了的狗、沉入河中的豬以及拿著瓢到處乞討的乞丐相比沒有什麼不同,都是重視名節輕生赴死,不顧念身體和壽命的人。

釋義

相傳古代書生同一女子相約在橋下見面。他等了很久,不見女子到來,這時河水猛漲,淹沒橋樑,書生為了堅守信約,不肯離去,抱住橋柱,淹死在水裡。後以“抱橋、抱柱”等喻堅守信約。

用典示例

宋 劉筠 《又贈荷花一絕》:“風波若未乖前約,一死何曾更抱橋。”
玉台新詠·古詩〈穆穆青風至〉》:“安得抱柱信,皎日以為期。”
李白 《長干行》之一:“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台。”
陳去病 《惜別詞》:“而今抱柱空遺恨,流水悠悠豈復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